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师范教育思想精粹:以学生为本

中国师范教育思想精粹:以学生为本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为处于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关心学生,这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师范教育的要求。上述案例和事迹都表现了孔子与学生深厚的师生情谊,更体现出孔子爱护学生、以学生为本的师范教育思想。这就是学生尊师的突出表现,也是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

中国师范教育思想精粹:以学生为本

孔子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为处于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关心学生,这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师范教育的要求。

案例阅读

孔子与子路

子路只比孔子小9岁,跟随孔子时间最长。子路的性格耿直,疾恶如仇,孔子非常喜欢子路。在三千弟子中,子路也是少有的敢于顶撞孔子的,他们亦师亦友,“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努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子路当着孔子的面表示愤怒或者不悦,但孔子并未因此而生气,恰恰相反,表现出对子路的关心和爱护。

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路啊,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从整部《论语》来看,子路与孔子对话的次数是最多的,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和学生之间的亲切感,师生之间惺惺相惜。教师对学生的出身、知识底子非常了解,所以能够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先叫名字,然后提问,让人觉得既贴心又关爱,再慢慢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原则。教会学生从无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必须靠学习,也要经常提问,此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真实含义。孔子经常和子路交流,有时甚至争论。所以,子路死前不忘孔子“君子死而冠不免”的教诲。

案例阅读

孔子与颜回

面对颜回的死,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谁最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爱学习。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不犯同样的过错。只是他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听到谁爱好学习的了。”孔子深深地赞许了颜回好学的品质。颜回的好学不仅仅指他爱好学习,而且还包括他不迁怒、不贰过的心性修养。自己有了过失而不反省修正,反而怨恨别人,就是迁怒。对自己的过错照旧再犯而不思改正,或者对他人犯过的过失不加借鉴自己也犯,是为贰过。颜回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可见他的德行、涵养极深。而他有此涵养,是由于他好学。所以孔子在他英年早逝后悲恸至极。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真是个大贤人啊,颜回!用一个竹筐盛饭,用一只瓢喝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而忧愁,颜回却能照样快活。真是个大贤人啊,颜回!”从上文可以发现,孔子对颜回能够做到淡泊自守非常高兴,尤其是颜回在贫困的环境下,依然不改其道。孔子此言既是对颜回的肯定,也是对颜回的褒扬。

案例阅读

孔子与冉伯牛

孔子对学生非常关心。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冉伯牛得了重病。孔子去看望,在屋子的南窗外握着他的手和他诀别。孔子说:“丧失了此人,这真是命啊!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病!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病啊!”此时能够感受到孔子心中的那份凄凉、那份悲愤,伯牛有疾之年,不知年龄几何,然作为其教师,看到学生生病的样子,又知道病不可治,只能对天长叹:伯牛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病啊!伯牛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病啊!孔子以极其沉痛的语气与他的得意门生冉伯牛诀别,体现了师生之间真诚深切的爱。(www.xing528.com)

案例阅读

孔子与子贡

孔子还有一个特别的弟子是子贡。孔子生前很喜欢子贡,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孔子死后,筑庐守孝六年的仅子贡一人。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教诲,子贡成为一个贤德的人、一个有出息的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他始终牢记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坚持以诚待人、诚信交易。《论语》多处记载子贡与孔子探讨“信”的问题,孔子与子贡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没有“信”一切就荡然无存。“言必信,行必果”,子贡也因此慢慢达到“忆则屡中”“义利双赢”的境界,成为中国历史上十大商人之一、儒商鼻祖。

上述案例和事迹都表现了孔子与学生深厚的师生情谊,更体现出孔子爱护学生、以学生为本的师范教育思想。同时教师也受到学生们的尊敬,在学生眼里,孔子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人格崇高,其谆谆教导成为学生的座右铭,在学生心目中威望极高。特别是子贡,十分敬仰孔子,认为其师范教育思想有如日月光辉、照耀人间。这就是学生尊师的突出表现,也是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上。没有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谈不上对学生的爱,这方面也是孔子作为教师的表率的集中体现。

案例阅读

孔子严格要求学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这段话的意思是: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对宰予这个人,不值得责备呀!”孔子又说:“以前,我对待别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待别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是因宰予的表现而改变了对人的态度的。”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钱财,来增加他的财富。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由于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其他学生可以去声讨冉求。

从以上《论语》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要求很严厉,但是学生对孔子是无比尊敬。宰予对孔子无限钦佩,曾说“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同时,季康子问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冉求带着无比崇敬的神情说:“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质诸鬼神而无憾。”并在他的推动下,把流浪在外十四年的孔子接回鲁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