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脑卒中防治形势严峻,预防措施需重视

中国脑卒中防治形势严峻,预防措施需重视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2030年,中国将有3 177万脑卒中患者,脑卒中防控形势将非常严峻。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等均可增加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3.糖尿病研究证实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肥胖者易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可增高脑卒中的危险性。4.吸烟吸烟容易引发缺血性卒中,吸烟量较大的男性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是非吸烟者的3倍。

中国脑卒中防治形势严峻,预防措施需重视

(一)脑卒中的流行特征

血管疾病是指脑供血系统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持久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又称为脑卒中或脑中风。脑卒中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可分为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卒中(脑梗死、脑栓塞)两大类。

1.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 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第二致死原因和成人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的患者数及其致残的负担在将来势必急剧增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脑卒中发病率各地区不同,而且多个研究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发病率更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率与死因,城市居民的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5.56/万,是城市居民的第3位死亡原因;农村居民的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50.17/10万,是农村居民的第2位死亡原因;据世界银行预测,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中国脑卒中发病病例数会直线上升。至2030年,中国将有3 177万脑卒中患者,脑卒中防控形势将非常严峻

2.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点 ①北方地区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高于长江以南,且由南向北的梯度趋势递增,其中黑龙江省尚志县朝鲜族居民的发病率比广西壮族居民发病率高6倍,死亡率高9倍;②中国居民中脑出血的发生率大大高于欧美人。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脑出血的发生率占所有卒中的10%~15%,而我国脑出血的发生频率为30%~40%,个别高发区(如长沙市)高达50%;③脑卒中的患病率、发病率城市居民高于农村人群,但死亡率城乡差别不大。

(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1.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在任何年龄组,血压升高程度与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性均呈正相关,其作用并不随年龄增长而衰减。

2.心脏病 心脏病与脑卒中的关系非常密切。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等均可增加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有心房纤颤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增加5倍。冠心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机会也比无冠心病者高4~6倍。

3.糖尿病 研究证实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肥胖者易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可增高脑卒中的危险性。

4.吸烟 吸烟容易引发缺血性卒中,吸烟量较大的男性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是非吸烟者的3倍。吸烟还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危险度随着吸烟量增加而上升。

5.酗酒 少量饮酒并不增加脑卒中的危险,但长期过量饮酒,尤其是酗酒则容易诱发出血性脑血管病。

6.血脂异常 高血脂对脑血管的危险性比冠心病稍弱,但高血脂与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同时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www.xing528.com)

(三)脑卒中的防治措施

1.第一级预防 通过干预高危致病因素,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具体措施为:

(1)控制盐摄入,降低血压:盐摄入量与高血压所致的脑卒中死亡率呈正相关,降低血压可以有效地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2)合理饮食:提倡低盐、低脂肪、低热量的饮食,并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食物为主。

(3)限制饮酒,严格戒烟

(4)增加运动,控制体重。

(5)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劳逸结合。

(6)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第二级预防 一旦有脑卒中的前期征兆,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就医,防止脑卒中病情加重,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脑卒中的前期征兆包括:①突然头晕;②肢麻、面麻、舌麻;③说话吐字不清;④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或无力;⑤头痛程度突然加重;⑥精神状态发生变化;⑦原因不明的跌倒;⑧嗜睡;⑨一时性视物不清。如遇脑卒中昏迷者,患者的家人朋友要做到:将昏迷的患者就地平卧,解开患者的衣领,把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马上拨打急救电话;不给患者任何药物,谨防病情加重;一定要尽快将患者送到就近的医院。

3.第三级预防 为了减少脑卒中的后遗症,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加快和促进脑卒中患者各方面的康复,同时避免原发病的复发。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疏导、用品用具的使用、知识普及、咨询宣教等方面,以尽可能恢复或补偿患者缺损的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