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程即活动进程:理论基础与实施问题

课程即活动进程:理论基础与实施问题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课程即活动进程”的主要观点“课程即活动进程”的主要观点是,课程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是个体生活经验的改造和建构。(二)“课程即活动进程”的理论基础“课程即活动进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理论。然而,虽然“课程即活动进程”这种观点看起来很完美,但在实际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课程即活动进程:理论基础与实施问题

(一)“课程即活动进程”的主要观点

“课程即活动进程”的主要观点是,课程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是个体生活经验的改造和建构。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不再是完全预定的和不可变更的,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课程不再是在教育情境之外固定的、物化的、静态的知识文本,而是在教育情境中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系列“事件”,是师生开放的、动态的、生成性的生命体验。[21]在这种观点下,课程是师生共同研究并解决情境问题的场所,课程中存在一定的大框架预设,但更多的则是生成性的细节内容。教学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允许教师根据活动进程调整原有框架预设,允许教师和学生彼此协调磋商学习内容与方法,亦允许生生间互动式、互助式学习,其本质是一种协助教师和学生进行实时教学的教育设计。

(二)“课程即活动进程”的理论基础

“课程即活动进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及早期思维技能研究的基础上,尤其是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主义有四个核心理念:①知识依赖于个体以往的建构,即我们只有通过已有的思维框架来认识世界,这个思维框架是在与外在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②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发生的;③学习是一个不断创造的有机过程,而不是简单积累的机械过程;④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反思和认知冲突的解决,以及对早期低水平理解的否定实现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是有意义的创造者,强调深层的而不是表层的东西。它为学生形成情境化问题和复杂问题,而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问题和搭建“脚手架”。[22](www.xing528.com)

(三)“课程即活动进程”的利弊分析

“课程即活动进程”这种观点,一定程度上整合了“课程即经验成长”和“课程即目标计划”的优缺点,既解决了“课程即经验成长”中课程过于开放的问题,又解决了“课程即目标计划”中课程缺乏弹性的问题。在这种观点下,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进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互动性都被很好地激发,师生间以活动进程为载体形成了有效的互动。这种观点使得教学方法与课程实施间形成了有效的连接,既使得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又使得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提升,还使得学习者的思维品质得到发展,可谓一举多得,是一种创新性的现代教学理念。

然而,虽然“课程即活动进程”这种观点看起来很完美,但在实际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实施的最大困难在于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需实时处理不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需因势利导地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对于经验尚浅的职初教师来说,这显然存在着不小的困难与压力。需给予新教师更多的时间及宽容,方可让其在试错与反思中成长,逐渐熟悉并适应这种课程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