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基于信息化的生产组织管控

江西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基于信息化的生产组织管控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益生产一种生产组织,精益管理是一种管理机制。以信息化为平台实行全过程管控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准确、高效的特性,实时采集科研生产管理各项基础数据,减少人为因素,实现全过程管控。昌飞公司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这种“法治”与“人治”相结合的管理,极大地处理好了现代化管理理念与员工心理诉求的关系,使干部职工在使用现代管理工具中快乐工作,创造更高的生产效率,体现更大的工作价值,促进公司生产管理理念的实现。

江西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基于信息化的生产组织管控

昌飞公司生产管理理念的出发点就是主要解决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从集成角度分析,对航空制造业这样一种离散度较大、复杂的、严密的,多专业、多学科、多系统、主要依赖于手工为主,且零组件配套基本依托自给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拉式的节拍生产,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方法,采用信息化技术转变为虚拟的装配流水线;二是,从零组件角度分析,是如何依靠自身有限的能力解决拉式生产中零组件的准时化配套问题,也是解决计划的编制科学性、均衡性、可执行性等的问题。

精益生产的思维方式、工具和方法,是昌飞生产管理理念的基础和目标;精益管理是昌飞公司精益生产成果的保持和扩充;昌飞公司的精益文化则从强大的精益管理系统中演变而来。

(一)基于对精益的认识

精益是一种理念、一种目标,核心是消除浪费、创造价值。

精益生产的要素有:价值、价值流、流动、拉动、尽善尽美。精益生产一种生产组织,精益管理是一种管理机制。

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的主要工具,包括:6S——实施精益制造的基础;价值流(分析)——建立价值链并分析;准时化生产(JIT生产系统)其中,均衡生产——生产线的均衡和生产单元的均衡,节拍生产——(装配)按节拍生产,可视化控制;拉式生产——从客户需求,看板系统拉动按需生产;专业化生产:生产线的专业化和生产单元的专业化;看板管理——拉式生产和节拍生产的工具,也是系统;目视化管理——“看到”流程、(物流)运转、问题和可能的改善。

精益管理系统的四个要素是:领导者的标准作业、可视化控制、每日目标责任流程、纪律。其中,管理者的标准作业是关注流程和结果的管理者的日常工作清单;可视化控制是生产流程和非生产流程的跟踪图表和其他可视化工具,关注预期和结果;每日目标责任流程是可视化的任务分配和跟踪,关注表现,消除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纪律是来约束前三个要素按照设计的方式实施。

昌飞公司通过对精益的认识,达成共识,认为推行精益是制造业提升人均效率、产量和提升顾客价值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制造业的方法论。注重精益思维和精益工具的应用,缩小准备时间、均衡生产、节拍生产、拉式生产、准时化生产、目视化管理、作业标准化防错设计等精益理念和工具的引入,最大限度减少价值流中非增值生产环节,消除浪费,创造价值。

(二)基于过程管控

建立KPI绩效考核体系将科研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关键指标纳入KPI考核,考核指标涵盖了安全、质量、成本、交付、效率,团队等六大指标体系,并与单位的奖金、干部、员工的绩效相关联,实现了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和落地。

以管理标准作业推进精益生产

将常态化的管理工作按标准作业模式管理,梳理岗位工作,规范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推动管理者由批量思维到精益思维转变,从而为精益生产提供坚实的管理基础。

以信息化为平台实行全过程管控(www.xing528.com)

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准确、高效的特性,实时采集科研生产管理各项基础数据,减少人为因素,实现全过程管控。

以准时化生产为核心推进精益

以最大限度提升EVA和顾客价值为目标,以准时化生产为核心,围绕精益工具的应用,推进精益昌飞建设。建立和推进涵盖EVA管理、6S管理、TPM、六西格玛管理、准时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和基础管理等七个方面内容的精益评价体系。

昌飞公司始终注重过程管控,把过程管控作为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综合运用精益管理工具,进行管理改进与创新,实现生产管理理念的转变。

(三)以昌飞精益文化作保障

昌飞公司精益文化

先进的理念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自身的企业文化。做事的文化:通过KPI考核,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精益生产模式。做人的文化:“法在前,情在后”;领导讲“道”,管理者讲“术”,“道”讲原则,“术”讲办法。

“法治”与“人治”的结合,促进生产管理理念实现

一是,依靠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形成“法治”,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整个企业变成了一条虚拟的流水线;精益生产的理念深入人心,员工既重视结果,也关注过程;生产忙而不乱,急而不躁,扯皮现象少了;生产会少了,每月只召开一次大的科研生产协调会,解决大问题和共性问题;调度员不用满厂跑,催进度;型号总师也基本不用到车间催零件了;公司各层级目标统一、方向统一,行动上步调一致;调动了领导干部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自上而下的“要我做”变为自主式的“我要做”,优化、改善层出不穷。

二是,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尽人情”,需要决策层运用领导的艺术来化解。即,使“法在前,情在后”,用“法治”与“人治”相结合来

处理出现的矛盾。一方面公司针对数字化建设在应用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修正目标和行动方案,不断地重复开发——应用——再完善——再应用这个过程。另一方面,公司领导层、管理层定期沟通各基层单位、部门在科研生产环节中发生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情况,针对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广大干部职工充分具有发言权和解释权,使数字化管理得到全员的肯定和积极参与。

昌飞公司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这种“法治”与“人治”相结合的管理,极大地处理好了现代化管理理念与员工心理诉求的关系,使干部职工在使用现代管理工具中快乐工作,创造更高的生产效率,体现更大的工作价值,促进公司生产管理理念的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