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型研发机构探索与实践:解决我国产业断链风险

新型研发机构探索与实践:解决我国产业断链风险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飞机制造、半导体等重要产业的核心技术、基础研发工具、关键部件和工艺设备等受制于人,存在明显断链风险。新型研发机构以其更为高效的科研体系和更为雄厚的科研力量,更适合于承担企业对于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研发需求,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和创新需求旺盛中的失衡问题。当前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仍带有一定的配给制色彩,与国内大循环的市场需求存在背离现象。

新型研发机构探索与实践:解决我国产业断链风险

只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才能畅通产业链循环;只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才能不断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产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打造未来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新型研发机构可以通过以下4种渠道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是联合攻关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我国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飞机制造半导体等重要产业的核心技术、基础研发工具、关键部件和工艺设备等受制于人,存在明显断链风险。这是关系到全局的问题,也是我国实现国内大循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新型研发机构可以发挥其“背靠政府,面向市场”的特点,探索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积极探索“企业为主导,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力,政府支持,开放合作”的组织模式,开展联合攻关,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是与企业合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突出短板。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1.3%(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下同),既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也低于我国平均研发投入强度2.2%,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比重不足1/3。尤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的投入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企业研发投入偏低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决定的,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对科技创新不重视。新型研发机构以其更为高效的科研体系和更为雄厚的科研力量,更适合于承担企业对于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研发需求,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和创新需求旺盛中的失衡问题。(www.xing528.com)

三是探索和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当前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仍带有一定的配给制色彩,与国内大循环的市场需求存在背离现象。传统科研机构既没有动机也没有能力完成科研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创新资源重复配置、科研力量分散、科研主体定位不明确等问题仍然突出。由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型举国体制,开辟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多元投入、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新模式将为提升我国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利用科技创新支撑国内大循环释放强大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