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投42章经:互联网商业逻辑与投资进阶指南

创投42章经:互联网商业逻辑与投资进阶指南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4月,对大多数经历了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来说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月份,但对于刚刚创办易凯资本的王冉来说,却是愁云惨淡的一个月。彼时,易凯、华兴和汉能,堪称“三巨头”。2014年,产品经理出身的周子敬离开华兴,创办以太,开创了另一套玩法——抽出交易撮合流程中适合标准化的环节,让FA业务的前端平台化,提升信息匹配效率。但斡旋于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他们,却在“闷声发着大财”。

创投42章经:互联网商业逻辑与投资进阶指南

2000年4月,对大多数经历了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来说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月份,但对于刚刚创办易凯资本的王冉来说,却是愁云惨淡的一个月。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裂传导到中国,让开张就无生意可做的王冉,不得不把办公室从国贸搬到了华润大厦。五个合伙人走得只剩下三个。

此刻的他,除了感慨时运不济,可能并没有想到这会是他往后十几年里成功的开端。在这个中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许多人的命运正在不可逆转地发生改变:有的人在纳斯达克敲钟,有的人还来不及挣扎就被巨头吞噬,更多的人被技术变革拍到了断崖上。而王冉所开创的风险投资财务顾问行业,被资本的浪潮推到了这个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就在王冉创立易凯的同一年,刚做完中国联通IPO(首次公开募股)项目的包凡,一战成名。离开摩根士丹利出任亚信首席战略官的他当时可能也不会料想到,自己之后创办的华兴资本会发展得如此顺利,疯狂攫取了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大量红利。这些年来,几乎每一个上规模的互联网企业并购案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彼时,易凯、华兴和汉能,堪称“三巨头”。但这仅仅是FA行业的开始。在它们如日中天的10余年中,一场裂变也正在酝酿着。或是“分赃不均”,又或是行业走到了拐点。2012年开始,“三巨头”里的老臣们相继出走,自立门户。(www.xing528.com)

2012年,宋良静出走汉能,创办泰合。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这位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的创始人带领不过10余人规模的团队撮合了接近50亿美元的交易,声名鹊起。

2014年,产品经理出身的周子敬离开华兴,创办以太,开创了另一套玩法——抽出交易撮合流程中适合标准化的环节,让FA业务的前端平台化,提升信息匹配效率。如此一来,那些有一定业务能力却缺乏业务资源的年轻人从此有了机会。毕业生、媒体人、产品经理们纷纷涌入。

纵然,在这一波轰轰烈烈的创投大军里,不过千余人规模的FA群体是一个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存在。但斡旋于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他们,却在“闷声发着大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