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做VC了,创投42章经带你进阶投资

不做VC了,创投42章经带你进阶投资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这都不符合VC找独角兽的典型投资风格。这就是我不做VC的第一个原因。在市场处于交替期、本身不那么理想的时候,继续做VC会让自己的学习曲线变缓,在这个时候转身回到行业内做些更实在的东西,也许能够更好地为自身做好准备。再者,VC投资成功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我依然不觉得这是一个最适合年轻人做VC的时代。

不做VC了,创投42章经带你进阶投资

提及过去六七年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演进,我总喜欢讲一件事情:

从纯移动互联网工具(如搜索引擎)到社交,到电商,到O2O.到B2B,再到消费升级和文娱内容,这是互联网元素在逐渐减少的过程。

纯互联网工具时代,100%的互联网元素。到了消费升级和文娱内容时代,其中的互联网元素大概还能剩2%。

像消费升级里的典型——“三只松鼠”,我觉得借助的更多是概念。类比一下,没有移动互联网,“脑白金”也一样能火起来。

像文娱内容里的典型《奇葩说》,我觉得借助的更多是新意。类比一下,没有移动互联网,《快乐女声》也一样能火起来。

互联网核心的连接、交互或技术等,在这两者身上都找不到太多印记。但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会是一个问题呢?

我们知道,VC投资的原则之一是:投资的目的就是投独角兽,找鲸鱼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里容易出独角兽呢?因为在连接这个属性上,互联网具有天然的快速扩张性(scalable),又基于技术门槛、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这三大护城河,互联网公司天生具有一种长期的垄断属性。

内容是短期易传播、长期不可复制,又难以垄断的;消费品短期难传播、长期可复制,却一样是难以垄断的。

所以,《奇葩说》再火,马东打造的第二档节目《饭局的诱惑》也是没有什么声音。“三只松鼠”再厉害,也还是会有“良品铺子”冒出来。

这当然不是说这类公司不是好公司,它们已经是非常好的投资标的,但本身这样的公司已经少之又少(要么起点很早、要么起点很高),所以哪怕没有很好的护城河,也能发展到这个程度。但从长远来看,仍旧会有竞争和留存的问题。所以,这都不符合VC找独角兽的典型投资风格。

互联网因素少了,潜在独角兽也就少了,年轻的VC从业者却多了不少,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说,现在做VC不是个好选择。这就是我不做VC的第一个原因。在市场处于交替期、本身不那么理想的时候,继续做VC会让自己的学习曲线变缓,在这个时候转身回到行业内做些更实在的东西,也许能够更好地为自身做好准备。

其实,在我做VC以前,一直觉得做VC最重要的是判断力,但入行以后,发现最入门级的其实是社交能力。如果把所有的创业项目比作一座金字塔,每上升一层就是融到新的一轮的话,那么能投到最上层好项目的前提,是能看到最底层绝对多数的项目。(www.xing528.com)

首先能看到,才有机会判断,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所以社交能力在前,判断能力居后,而在这方面比拼的就是人脉和信息。所以新入行的这一波年轻VC迅速变得FA化,而很多FA则直接房产中介化。总之,大家都是销售

靠信息不对称赚钱的行业永远是最让人心累的,而且很多时候平台给你的一些东西,会让你产生一种很强的错觉,感觉是自己拥有的,比如很多所谓的人脉、信息,但其实这些都是因为你的平台和身份而得来的。比如经常有很多行业资深从业者,因为要创业,坐到我对面像被审问一般地刨根问底。但只要换任何一个场景,他们就应该是我的面试官才对。所以,很多时候,我总有一种“我何德何能啊”的感觉。

再者,VC投资成功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在小概率事件之下,经验、理论和运气的差异度会被无限地缩小。如果一年只出一家独角兽,那么怎么分得清判断力和运气呢?如某位合伙人评价现在的基金新人时所说:“现在一些刚入门的VC完全是碰运气,碰到一个好项目就成了,但其实问他为什么投,他讲不清楚。问他为什么成,也讲不清楚。问他能通过汲取经验再去找哪些其他可能成的项目?他就更不知道了。”

所以,这就是我离开VC的第二个原因,销售属性太强、主要依靠信息不对称,却并不能最好地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而且也难以积累真正优质的人脉。

当然,我始终觉得VC是个有价值的行业,也始终觉得好坏都是因人而异的。我也不觉得未来几年毫无机会(就好像网络直播或自行车这种突然冒出来的风口一样,我相信类似的小风口还会出现)。

但是我依然不觉得这是一个最适合年轻人做VC的时代。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之前在经纬、现在在熊猫TV的庄明浩老师,我发了条微信问他:“你怎么不做VC了?”

他说:“一级市场的投资尤其是早期投资,其实最后都是看‘命’的。当然这里不是迷信,而是说早期投资人在选择创业者的时候往往都会有倾向,这种倾向的缘由就是投资人自己的性格、成长的经历和世界观等。

“所以很多人说,一个早期投资人能投资到什么项目,老天其实早就定好了。而做VC的人,因为每天都面对人性赤裸裸的考验,所以做久了之后你其实特别能了解自己,自然而然你也就大概知道能够投到什么样的创业者和项目,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朗的时候,你要么就是离成功很近了,要么就是该离开这个行业了……”

看完以后,我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心疼庄老师。

在此也谨祝所有创投圈从业者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