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空间道德目标的有益性是否受挑战

网络空间道德目标的有益性是否受挑战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和文化庸俗化趋势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道德目标的意义和作用,网络空间道德目标的功能受到挑战。判断网络空间道德目标的有益性是否受到挑战,一是看涵养人格品性的教育目标是否被削弱。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道德最主要的目标与功能。道德本质上作为观念性的上层建筑,对巩固社会经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和维护社会统治起着重要的反作用,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网络空间道德目标的有益性是否受挑战

道德目标是社会对公民在品德方面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是道德价值的反映和道德规范的内在遵循,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有益的道德目标是道德教育的追求,也是实现道德有效性的根本保障。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和文化庸俗化趋势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道德目标的意义和作用,网络空间道德目标的功能受到挑战。判断网络空间道德目标的有益性是否受到挑战,一是看涵养人格品性的教育目标是否被削弱。道德的首要功能是帮助人们建立善恶意识,认识自己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互联网信息开放、双向的传播方式加速了网络文化的分层,网络文化良莠不齐,文化的庸俗化使得善恶是非被曲解甚至颠倒,影响了人们的道德认知;除此之外,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匿名化特征,传统道德的他律功能被削弱,部分网民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的言行,不利于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二是看调节人际关系的目标是否被削弱。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道德最主要的目标与功能。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打破了传统社会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交往的内容和方式更加多样化,道德关系愈来愈复杂,加大了协调社会关系的难度;另外,网络空间快捷、广泛的信息传播,使人际矛盾进一步扩散、发酵,对社会矛盾有明显的放大和助推作用。三是看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是否被削弱。道德本质上作为观念性的上层建筑,对巩固社会经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和维护社会统治起着重要的反作用,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的革新,催生新的经济形式,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的矛盾,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国家之间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西方国家利用新媒体加紧了对我国的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渗透,网络领域意识形态斗争的形势严峻,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潜在威胁。网络空间道德目标的有益性受到的挑战越多,就越会影响到网络道德目标的实现程度,网络空间道德面临失范化的风险。(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