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厦门双十与台中双十共同参加世界合唱节

厦门双十与台中双十共同参加世界合唱节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台中双十国中的相识相谊就是一种缘分。缘分来自两岸的共同名字“双十”。我们确定在7月份暑假时在厦门双十中学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双十音乐艺术夏令营。更令人兴奋的是,7月厦门将举办第四届世界合唱节,校友说,将说服市领导,让两岸双十共同组团参加。最终落实两岸双十合唱艺术团参加世界合唱节开幕式演出,并将邀请香港凤凰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也是厦门双十校友的杨锦麟先生作为该节目的主持人。

厦门双十与台中双十共同参加世界合唱节

陈江汉

记得有人说过,人生是一种缘。我相信。

与台中双十国中的相识相谊就是一种缘分。缘分来自两岸的共同名字“双十”。双十,原本是为了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当初的厦门双十中学创办者就是这个意思。而在台中,双十国民中学虽然是因位于双十路而得名,但双十路本身也是为纪念辛亥革命而命名。两岸双十名归同源,正是双十这个名字,将两岸两所中学牵到了一起。

缘分需要机遇,这个机遇就是两岸交流的大背景,就是这大背景下一批热心的牵线人。许多年以前就听说台中市有个双十中学,我从担任厦门双十中学校长始,就有一种与之交往的愿望,缘分却一直未到。然而就在我即将卸任校长、调到市教育局任职之际,传来一个讯息,2006年2月22日,香港校友陈成秀、陈金烈、曾崎等专程访问了台中双十中学,并盛邀台中双十中学校长庄焕刚一行访问厦门,双十的校友们为两岸双十搭起了交流和友谊桥梁

缘分正向两岸双十走来!我迫切地盼望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当时我已被任命为市教育局副局长,但还兼任双十中学校长,我很想在校长任时,能做好这一件无论对两所学校还是两岸交流都很有意义的大事。

4月8日上午,台中双十国民中学庄焕刚校长率访问团一行6人,在厦门双十校友陈成秀、王少华伉俪和曾琦等的陪同下,来到了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市教育局赖菡局长亲自到学校迎接,我以及黄友供、谢志强、石锡伍、陈文强等校领导,厦门双十中学校友总会领导郑家麟、庄振典、郑晓军等一起在学校大门口迎接。庄校长身材结实,精神矍铄,满脸慈祥,显得庄重厚道。虽然是第一次见面,我们却像老朋友一样没有一点儿隔阂。或许是年纪差不多,加上同样的闽南乡音,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握手、问候、鲜花、掌声、在孙中山塑像前合影,一切都那么自然,就像分开多年又重逢的老朋友。是啊,两岸人为地隔离了50多年,直至改革开放,台湾解除戒严,两岸民众才有了往来,且形成了不可抗拒的潮流。今天我们两岸双十的手握在了一起,我打心底相信,两岸同根同源,最终是要走到一起的。

适逢由中国教育报社和厦门市教育局主办,厦门双十中学承办的全国“现代校园文化建设”校长论坛开幕,庄校长一行应邀出席开幕式。当台中双十的客人被介绍给与会的全国各地的校长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投来热情和羡慕的目光,此时,我感到十分自豪,两岸学校交流不算少,但拥有同样特殊意义名字的学校只有我们两家!也源于我们有这么一批热爱母校热爱家乡的海外校友!

台中双十音乐教育很有特色,在台湾很有名气。它拥有实力雄厚的学生管弦乐团、国乐团,并曾到欧洲、美国等地访问演出,很有影响。我们确定在7月份暑假时在厦门双十中学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双十音乐艺术夏令营。更令人兴奋的是,7月厦门将举办第四届世界合唱节,校友说,将说服市领导,让两岸双十共同组团参加。届时台中双十将组百人学生乐团,厦门双十将组百人合唱团,联合走上世界最高合唱艺术的舞台,向全世界展示两岸学子同根同源、中华民族心心相连的风采。如果能成,这不又是一个缘分吗?对于我来说,能举办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能为两岸的交流作贡献,付出多大精力人力物力都是值得的,所以我没有二话,我已作好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办好此次夏令营的思想准备。

筹备工作是辛苦的,尤其是两岸来往渠道不畅通,双方根本无法在一起合练,但我们的老师借助现代通信手段,利用电子邮件、传真甚至手机保持联系。双方确定了参加世界合唱节的曲目为《茉莉花》和《同一首歌》,前者是民歌,体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后者则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曲目获得组委会的认可,双方开始了紧张的筹备。苏小珍老师、罗翔老师等为此付出辛勤的劳动,他们设计总谱,制定方案,组建乐队和合唱团。虽然学校合唱有基础,但毕竟每年都有学生毕业,每年合唱团都要重新组建,乐队更是多年没有正规训练了,要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组成两支队伍,其困难可想而知。但他们表示,为了两岸的交流两校的合作,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在学校各个部门的协助下,经考核筛选,一支以2005级高一学生为主组成的共近500人的合唱团和一支五六十人的室内乐队及民乐队成立了。(www.xing528.com)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筹备的日子里,厦门海外交流协会和香港厦门联谊会的领导十分关心,陈素珍副会长、曾琦校友等多次主持筹备会,为学校排忧解难;陈成秀校友等多次与市领导汇报、请示,并得到市委书记何立峰、市长张昌平、市政协主席、市教育工委书记陈修茂、市委宣传部部长洪碧玲、副市长郭振家等市领导的大力支持。最终落实两岸双十合唱艺术团参加世界合唱节开幕式演出,并将邀请香港凤凰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也是厦门双十校友的杨锦麟先生作为该节目的主持人。整个筹备过程让我再次深深感受双十校友的爱校爱国热情以及影响力,我衷心感谢校友们为此付出的努力,特别是感谢陈成秀校友、曾琦校友的卓越贡献,因为有了他们,两岸双十才能牵手登上世界合唱节的大舞台。

七月流火,七月流光溢彩,七月是教育收获的季节。适逢高考过后,双十喜讯频传,扩招后(第一次招收200名择校生)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班——2006届高三的高考成绩再次在全市全省独占鳌头,不仅有2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再创纪录,而且扩招的择校生也几乎都上了本科线,可以说是全面丰收。在这一片喜气中,7月10日上午,台中市双十国中音乐艺术访问团的学生、教师和随行家长100余人飞抵厦门机场,开始为期7天的友谊之旅,他们受到厦门双十师生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从来没有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中了这么多的喜事大事:7月10日至17日举行两岸双十音乐艺术夏令营,期间两岸双十联合组团参加世界合唱节开幕式;7月11日举行枋湖校区落成典礼暨校友捐赠项目揭牌仪式,市政协陈修茂主席、市委宣传部洪碧玲部长、市人大林明鑫和苏文金副主任,市政府郭振家副市长、市政协桂其明副主席以及各部门领导、各界人士、海内外校友1000多人出席;7月12日开始,枋湖校区作为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的赛场和接待点开始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几千名国外境外的选手入住;同样的时间,中招筹备及咨询会同时在两个校区进行,首办中澳合作高中实验班招生正式发布,成百上千名各校初三学生及家长前来咨询……这是双十形象与影响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我离任前的最后一场“盛宴”!虽然辛苦,然而幸福。学校各分管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特别是对两岸双十夏令营活动作精心计划,对台中双十师生的生活作细心安排,除了鸿泉宾馆的热情接待,我们还派出6位老师全程服务。

虽然两校在过去两个月里只是隔海练习,但在随后的面对面合作中十分顺利。台中双十抵达后的当天下午,不顾旅途疲劳,即与双十的乐队、合唱团进行合练,效果就非常好。经过短暂磨合,11日下午,两岸双十乐团和合唱团就在枋湖校区落成暨捐赠项目揭牌仪式上联合献演,取得成功。12日晚上,两岸双十更是推出“海峡两岸双十中学音乐艺术夏令营音乐会”的音乐大餐,在厦门人民会堂联合向社会公众献演。这是第一场由两岸两所中学共同演出的音乐会,引起社会关注,从预告的几天里,索票者接连不断,10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两岸双十的同学也表现出色,他们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对音乐艺术的精湛演绎,博得阵阵掌声。尤其是台中双十乐团的同学,确实训练有素,水平极高,他们在知名指挥林文也老师和洪佩珍老师的指挥下,演奏了一曲曲中外名曲,颇有专业的水准,让观众赞叹不已。

两岸双十的这种缘分和默契,使得两岸双十人一登上世界合唱比赛开幕式的大舞台,就获得成功。从13日开始,两岸双十艺术团的同学就投入了紧张的开幕式彩排,由于参演团队多,人数多,每次都排练到很迟,同学们就边吃着大会提供的面包快餐,边作短暂休息,随后又投入彩排。虽然辛苦,但大家情绪仍然很好,因为毕竟第一次参加世界级的演出,都非常珍惜。令人感动的是,陈成秀校友、曾崎校友每次都到现场关心,帮助解决问题。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7月15日晚上,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开幕式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舞台以中国传统的红色圆柱牌坊、红色灯笼、红色中国结为背景,充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来自世界85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合唱团两万多名演员汇聚一堂。传统的舞龙舞狮表演,闽南童谣表演等演出,让这开幕式带上浓浓中国味,而两岸双十的同台演出,无疑成了开幕式一大亮点。由两岸双十组成的160人合唱团、100人乐团,在世界的瞩目中,携手走上世界表演的大舞台!演唱选手是一身米黄搭雪白的格调,似乎散发淡淡茉莉花的幽香;乐手们则是红裙或蓝裤衬白色上衣,预示着一种热烈的想象和对纯真的向往;作为客串主持的厦门双十校友,香港凤凰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杨锦麟先生则一袭素色汉装,像是对同根同源的寄托。因此,当杨锦麟先生对两岸双十交流交往声情并茂地激情诠释时,当《茉莉花》和《同一首歌》的优美旋律从同学们的手中、心中流淌出来时,我的眼眶潮湿了。这已是超越了联合演出的含义,而是两岸亲缘、血缘的相融,是两岸新一代交流、友谊与和平的展示,也是两岸同根同源同唱一首歌的体现。电波将两岸双十同台演出的盛况传向地球各个角落,这一瞬间,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厦门,投向双十。

台中双十师生的来访,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心。7月16日上午,来厦出席世界合唱比赛开幕式的国务委员陈至立专程莅校亲切接见了两岸双十艺术团的同学们,并与同学们合影,参加接见的还有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福建省省长黄小晶等领导,规格之高在双十史上罕见。在这期间,香港双十校友会、香港厦门联谊总会、厦门海外联谊会会长欧阳健、厦门市政协副主席陈维钦、厦门市台办分别设宴招待台中双十的客人,厦门及全国的重要媒体以较多篇幅跟踪报道了两岸双十音乐艺术夏令营的活动。可以说,那些日子,“双十”是社会和媒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一切都是缘分,机遇促成了缘分的到来。我看到,直至夏令营结束的最后一个晚上的联欢会,两岸双十的同学已是难舍难分。同样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华民族子孙,同样讲的是普通话和闽南话,还有什么不能沟通的呢?诚如庄校长所言,同学们凭着他们的智慧与思维,一定会开创出一片光明的前景!对此,我又一次期盼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