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铜匠苏仔》制作人赵擎分享创作与营销实战经验

《铜匠苏仔》制作人赵擎分享创作与营销实战经验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铜匠苏仔》在2014年“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的评选中有幸获得了社会类最佳短纪录片奖。《铜匠苏仔》的主人公苏英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一开始我们先简单地进行了电话沟通,我发现苏仔具有极强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欲望,这是一个绝佳的采访对象。

《铜匠苏仔》制作人赵擎分享创作与营销实战经验

长度:24'

国家/地区:中国

制作机构: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制片人:柯伟兵

导演:赵擎

摄影:姜洋

剪辑:赵擎

内容简介:

本片记录了一个叫苏英敏的年轻人,接手祖传铜铺之后的故事。当古老的手工打铜在传承进入窘境时,遭遇了最前卫、最新潮的传承方式。不安份的苏仔正在用自己的理解,以接近浮夸的方式,对这个传统的铜铺做着全新的改造,但当苏仔觉得一切刚刚进入正轨之时,却遭到了反对和质疑,这质疑声不是别人,而是苏仔的父亲。倔强的父子俩各持己见,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故事和一场新老思想的激烈对决。

主讲人简介:

赵擎,《铜匠苏仔》导演。中央新影集团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导演。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走遍中国》栏目导演,作品分别获得过“金熊猫”国际纪录片社会类最佳短片、社会类大奖提名等。

《铜匠苏仔》在2014年“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的评选中有幸获得了社会类最佳短纪录片奖。2013年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在全国七个不同的地区选取了七个从事老手艺的青年人作为拍摄对象,完成了一套名为“老手艺,新青年”系列纪录片,《铜匠苏仔》是其中的一集。总体来看这是一套还算成功的小成本系列纪录片,除了《铜匠苏仔》有幸获得金熊猫社会类最佳短片,另外几集片子例如《银匠哥》《我爱螺蛳粉》等也在其他纪录片节评选中获得了不同的奖项,但其实这套选题在策划申报阶段却没那么顺利。

起初之所以想要做这么一个选题,完全是因为我个人对手艺的偏爱,但与“手艺”相关的这样一个选题,我们做片子的人都知道,这几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在选题策划阶段我们就发现,除了我们其实还有几个摄制组也正在策划拍摄同类型的选题,如何说服领导能让这部选题在众多的同类型选题中顺利通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一种新的角度去诠释“手艺”这个老话题。

这部选题是为纪录片频道“新青年”栏目定制的,经过讨论我们发现,“新青年,老手艺”,新与老之间,本身就存在天然的矛盾,因此选题自然而然地被定位为青年与手艺,有了这样的定位我们开始搜集资料,选取合适的拍摄对象。

这个阶段进行得很顺利,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搜集了大量的从事手艺相关的年轻人的故事,涉及五花八门的各种行业,但开会讨论阶段我们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故事虽然多,人物虽然多,但总体来看故事的核心却大都相似,因为作为系列片如果故事的核心相同我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但又因为是系列片所以片子的核心内容肯定要有统一,所谓的统一就是与手艺相关的年轻人,但每集片子中的主人公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精彩。这部片子可用于拍摄的预算很低,因为是小成本作品,所以在拍摄周期上就对我们提出了要求,花长时间去跟踪主人公是不现实的,那么如果主人公本身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是再好不过的了。

《铜匠苏仔》的主人公苏英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一开始我们先简单地进行了电话沟通,我发现苏仔具有极强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欲望,这是一个绝佳的采访对象。他接手祖传铜铺之后,用自己的新思路大刀阔斧地对老铜铺进行改革,父亲苏伯是一个墨守陈规的老顽固,不愿意接受改变。但父子两人有着共同的追求就是想把铜铺做好,这让影片有了一条完整的故事主线,二人在如何传承的问题上两种不同态度的冲突和变化,让故事很自然地产生了戏剧性和推动力,这是选题本身所呈现出的优势,使得无论在拍摄阶段还是后期阶段都很流畅,我认为选题本身所呈现出来的优势是影片之所以能够成功的一个很大原因。(www.xing528.com)

确定了拍摄对象,接下来确定的就是影像风格的问题,跟摄影师的沟通是在去广州的飞机上进行的,我说:“这是一部与手艺有关但以人物故事为主的片子,纪实的部分在成片中会占很大的片比,但纯手艺展示的部分又必不可少,这一部分的展示要融入到人物故事本身当中,影像风格上要与纪实部分的镜头有一些区别,尤其是铜器的展示方面最好能拍出器物的触感,或者至少是有温度的。”没等我说完就听见旁边摄影师的呼噜声。我伸手关掉了头上的冷气喷头,又向空姐要了条毛毯,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掩盖因为心凉而瑟瑟发抖的身体。

当然现在想起来跟摄影师的对话有些矫情,但在实际的拍摄阶段,这样的要求却被摄影师转换成了惊喜。本片摄像姜洋有拍摄商业广告片的专业背景,在构图和光线运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使得这部小成本的纪录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

摄影与影像展现

本片主要采用了两款机型,索尼HDW73OP高清数字摄像机佳能5D2单反相机。摄影师姜洋对光线应用方面颇有经验,在用光方面主要采用自然光为主、人工光为辅的原则。利用广州老街特有的结构将阳光和散射天光遮挡住丰富的影调和色调,在不违背大的光线逻辑下,进行大量的抓拍。

在处理本片两个主要人物苏伯和苏仔上,摄影师对苏伯的采访用光体现中式传统感,摄影角度和光线氛围也尽量相对稳定平衡,而对苏仔的影像设计上,尽可能与对苏伯的拍摄形成反差。因为起初的设想是表现年轻的苏仔时,后期剪辑尽可能地采用快节奏剪切,但又要保持人物应有的真实状态,因此摄像师姜洋采取短时长镜头堆砌的拍摄手法,在最短的镜头时长内最富冲击力地表现苏仔的现代感,使之与观众印象中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视觉形象有尽可能大的反差。5D2轻巧便于手持的特点得以充分地发挥。

另外,拍摄场景中大量金黄色的铜器,为纪录片增添了天然的美术成分,我们在涉及铜器场景中幸运地获得了统一的色彩倾向;加之摄影师深厚的摄影功底,使得在景物展示方面自然地呈现出一种温度。

对在拍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林林总总的光线环境,根据人物的情绪变化,摄影师挑出最能烘托剧情的几个;然后等待最达意的自然光时刻,其中有唯美的阴天,也有最富力量感的大晌午顶光等;挑好场景等好光线,剩下的就是现场全神贯注地竭力抓取主人公每一个恰当的动作,每一个贴切的神情,尽可能多地为影片的后期编辑储备足够的素材

从后来成片的素材看,在佳能自带的影像模式下,在“标准”的模式下定好光孔,再切换到“cinestyle”模式下来最大可能地保留现场的丰富影调,有效延展了数字机本来狭窄的宽容度,通过后期DI工艺让摄影师最初的影调色调想象得以实现。

摄影师对影片的理解与影像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部影片的气质,因为我个人倾向于纯纪实的拍摄手法,其实一直到拍摄阶段我与摄影师姜洋就拍摄手法问题上都一直在做交流。因为摄影师姜洋有广告摄影的背景,因此他对光线与镜头的运用方面有一套熟练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而这部影片的优势同时也是劣势就是“主题先行”,我们在拍摄之前了解了大概的故事脉络,再根据主题去抓拍相应的情节,在以往的拍摄经验中我们通常会采用大组织小不组织的原则,而这部影片因为主人公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在拍摄中我们根本不需要过多的刻意安排,但过于讲究的镜头有时候还是会让影片出现摆拍的痕迹,然而这些讲究的镜头又使整部影片具有讨喜的视觉效果。“老手艺,新青年”中的另外一集《我爱螺蛳粉》,导演全片大段采用了纪实的手法去表现,当然这个人物更适合纪实的手法去表现,这样的表现手法使全片看起来更生活化,更接地气,使影片看起来一气呵成。但如果相同的故事结构,采用摄影师姜洋的手法去完成这个影片,又会呈现出怎样一种气质?这也是我一直在纠结的一个问题。

拍摄与故事结构

因为做过广告销售的苏仔说话很有逻辑,也许是压抑太久,他一直有一种急于表达的状态。“最重要的是我觉得他们太蠢,像这样一个传统老店,按照传统的手法去经营只有死路一条。”这句话是在拍摄时苏仔对导演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正式采访时,我们基本没打断过苏仔,基本也省略了提问,其实苏仔所说的“他们”,不单单是指父亲对铜铺的经营方式,更多的是想表达整个老手艺的现状。苏仔是很好的采访对象,他说的这句话我认为是整个片子也表达的一个主题,也应该是片子中能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一段表达,也是最能代表他人物性格的很自我的一种表达。

但是在拍摄中,我认为他这样的表达应该是带着不同情绪的,这句话本身也是应该带着不同情绪的。首先他看到了父亲经营的失败说出了这样的风凉话,因为父亲对他经营方式的不认可他愤怒地说出这样的话,在坚持自己的经营手法后铜铺生意逐步有了起色,他得意地说出这样的话。

因此在前期拍摄时,我们把大量的精力花到了人物采访上面,总的素材量中采访占了很大的比例。我也在做一种尝试,就是让主人公在不同情绪下回答同样的问题。苏仔的采访在前期拍摄阶段我们尝试了不同环境、不同情绪下的各种采访,当然当时这么做的后果是,拍摄对象和摄影师都以为我被七月广州闷热的天气热晕了,在与摄影师姜洋沟通之后他很快了解了这样的用意,在后来的重复采访中我们表现出了很好的默契,也体现出了他深厚的拍摄功底,他会根据主人公的情绪状态变化切换不同的景别。

这样的尝试我认为取得了还算理想的效果。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局限了这部影片不可能进行长期跟拍,而这种采访中的情绪变化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而在后期剪辑阶段,这种采访中的情绪变化更是为影片的剪辑提供了更多的可选空间和可能性。

简单的总结:《铜匠苏仔》采用的是传统的解说加采访的形势呈现,很多人认为这不是一个纪录片,而我认为首先它是一个电视台播出的栏目式“纪录片”,电视传播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片子的形态;其次,由于拍时周期或者我个人能力的问题没办法做到去解说的完全影像表达,但在拍摄以及后期阶段我们尽可能地采用解说词靠后的原则,用镜头语言叙事,用镜头去结构故事,试图去弥补所谓“主题先行”这一劣势。尽管我个人非常喜欢纯纪实与导演完全个人化表达类型的纪录片,但与很多做电视的前辈相比我觉得我是幸运的,这种由专题片转换而来的纪录片栏目化产物让我们这些年轻的导演在创作上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更个性化的表达,在策划这套选题阶段,不被所谓的条条框框所拘泥,力求形式上的统一。我们只是画出了手艺与年轻人这个大的框架,去展现每个人不同的精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