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空间形象缺乏彰显文化特质:研究报告2020

文化空间形象缺乏彰显文化特质:研究报告2020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深圳在城市文化规划上呈现出“设施驱动型”的特点,即以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音乐厅、体育馆等城市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布局为核心,通过地标性的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激发和彰显城市文化魅力。深圳在科技创新、创意设计、移民文化、海洋经济、改革开放等领域在全国均具有巨大影响力,但却缺乏系统整理、展示、开发、推广相关文化资源的博物馆、展览馆、体验馆等文化设施。

文化空间形象缺乏彰显文化特质:研究报告2020

第一,城市文化设施建设中内容规划不足。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深圳在城市文化规划上呈现出“设施驱动型”的特点,即以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音乐厅、体育馆等城市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布局为核心,通过地标性的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激发和彰显城市文化魅力。从20世纪80年代的“老八大”文化设施到21世纪初的“新八大”文化设施,均呈现出该特点。这导致在实践中往往呈现出“重设施,轻内容”的问题,片面追求文化设施种类、数量、规模指标,忽视文化设施空间特质和空间精神的提炼与彰显,使得设施空间功能性价值偏重而精神性、文化性、符号性价值不足,难以成为城市文化精神的象征物和标志物。深圳在科技创新、创意设计移民文化、海洋经济、改革开放等领域在全国均具有巨大影响力,但却缺乏系统整理、展示、开发、推广相关文化资源的博物馆、展览馆、体验馆等文化设施。

第二,城市空间规划建设中文化规划机制缺失。如城市公园绿地、海岸带、产业园区、商业楼宇、机场、港口、广场等公共空间规划建设,一般由单一政府主管部门独立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专业性、整体性的文化规划介入、缺乏特色文化资源和城市人文精神的导入,从而导致城市公共空间缺乏“文化味道”,承载城市文化特质的空间形象载体严重不足。又如由城市管理部门主导建设的城市公园服务体系,在数量和规模上拥有“千园之城”的美誉,但数量巨大的城市公园中,一方面缺乏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书店等文化空间设施群落的导入;另一方面,城市公园本身在规划设计中缺乏城市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色的导入,致使科技、创新、移民、海洋等深圳特色文化元素及承载空间融入公园的设计和服务不足。(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