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流动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文化流动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面由于大量的移民的涌入为深圳注入了大量的、不同的各类文化,另一方面移民的背景、文化取向、文化素养的不同也消解了他们对于公共文化消费的最大公约数。目前深圳在分析其建设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时,就提出目前还存在“公共文化领域大部分资源仍处于政府主导下配置和运行,资源垄断、固化配置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容易导致供非所需,供给效率低下”[12]。

文化流动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文化流动描述了文化存在的方式,上文通过文化流动介质的分析解答了为何在具有文化流动的前提下,一些城市并没有较好地吸收到先进文化成果的缘由。事实上早在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提出了“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多次重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然而公民的基本文化处于不断变化中,而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这种变化越来越快,可以说八年前,考察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可以“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那么今天公民的文化需求远远不是上述文化活动可以概括的。现在城市居民,特别是年轻一代人几乎鲜有将看电视、听广播、看报作为主要文化活动。网络作为强大的信息资讯获取来源,占据了年轻一代文化活动的大头。而音乐流行音乐除外)、戏剧、表演、绘画等传统艺术欣赏则由于具有一定的门槛,并不能在广泛的群体中占据相当大的分量。

特别是在考察文化流动的介质中的移民因素时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时获得的启示。一方面由于大量的移民的涌入为深圳注入了大量的、不同的各类文化,另一方面移民的背景、文化取向、文化素养的不同也消解了他们对于公共文化消费的最大公约数。目前深圳在分析其建设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时,就提出目前还存在“公共文化领域大部分资源仍处于政府主导下配置和运行,资源垄断、固化配置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容易导致供非所需,供给效率低下”[12]。这一问题的存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移民城市的性质决定的,特别是年轻的移民城市,其诸多文化尚未充分融合,移民的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了文化消费主体对于公共文化的取舍并不一致,造成了文化供给单位较难提供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3](www.xing528.com)

那么从文化流动的角度如何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或者说基于什么逻辑原点出发思考便是一个应予以阐明的问题。文化流动对于移民城市的文化构成做出了深描,特别是对于政策、移民、经济三个介质的分析,体现出移民以及其自身裹挟的文化并非主观主动的要流入深圳,而是由于政策诱导、经济利诱使得大量移民涌入深圳,在其他城市不具备等同政策与经济条件的前提下,文化流动发生得较为缓慢。而最易为政策、经济条件利诱的移民群体其稳定性是最差的群体,同时其文化素质也非最高的群体,因为绝大多数农民工并不具备欣赏高雅文化艺术的素质。这就要求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时候必须谨慎与冷静。首先,移民成分多样化,必须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这既是政治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稳定这一大群体的政治措施;其次必须从供给侧的角度深刻分析,精准施策,而不是盲目扩大文化服务设施。基于供给侧和移民群体特征的角度考虑,要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要高扬大众文化的旗帜。所谓大众文化并不代表庸俗的、通俗的甚至低俗文化,这里强调的大众文化是一种广泛、浅层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在这种话语体系下,特别应该重视消费主义与身体问题的相关考察,这就要求对于大众传媒与占绝大多数的消费群体倾注更大的关注。同时,身体消费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能引起共鸣的一种消费方式,如果能极大地满足移民群体的身体消费,这或许是一个较为妥善的思路。另外应该注重城市空间相关问题的考察。这应该是包括消费空间、公共空间,甚至空间正义的研究。当然深圳目前强调的城市文学与文化空间问题的探索也是在这一方面的努力,值得进一步弘扬。[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