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特色化研究成果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特色化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理念必须从供给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调查和论证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趋势是开展专业建设特色化的必要前提。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特色化研究成果

1.技术技能人才供求结构失衡凸显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现状具有滞后性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价格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自动调节商品供给与需求的数量,从而达到均衡。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均衡集中地表现为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高,当前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低端供给过剩”与“中高端供给不足”并存。“低端供给过剩”主要表现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就业质量不高,根据《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调查结果:2016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是64%,与本科71%对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其就业满意率也仅有63%,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稳定性明显不如本科毕业生,“用非所学”现象还比较严重。“中高端供给不足”表现为高层次、创新性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稀缺,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生物医药农机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四个领域人才供给属于供不应求阶段;经济发达区域持续发生的“技工荒”成为其产业转型升级的软肋,包括适应技术革命的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高级技师”等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持续升高,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等。“人才供给相对过剩”有力证明了教育体系内部因人才培养不合格而存在教育浪费,“有效供给明显不足”则说明在就业结构内部因人力资源使用不充分而存在就业浪费。“因技术进步而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新需求,而过剩的人力资源超过了现有经济体的吸收能力。所以,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理念必须从供给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调查和论证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趋势是开展专业建设特色化的必要前提。

2.技能短缺反映出学校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先天局限性(www.xing528.com)

不少高职院校存在着专业设置缺乏多样性、培养内容缺乏前瞻性、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导致其专业建设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难以体现行业特征与专业特色,如高职院校开设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相关专业并没有完全体现节能与新能源特色。此外,由于涉足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方向设置不足,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导致人力资源市场上结构性过剩与技能短缺同时存在。由于以学校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存在着“先天缺陷”,学校主导的人才供给结构与行业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往往发生脱节,难以对劳动力市场做出灵活反应和主动变革,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技术性浪费”。市场经济体制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必须对劳动力市场上技术技能人才的低效供给做出反应和采取行动,而以高质量和低成本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学徒制成为目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与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相比,重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主体作用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有着鲜明的竞争优势,它不仅能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协调教育、就业与经济的关系,而且有利于降低毕业生从学校到工作的门槛,提高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效缓解结构性失业的矛盾等,是改变当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现状的可行性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