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教学研究成果

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教学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概况一、非通用语特色专业简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北京广播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办了斯瓦希里语、土耳其语、波斯语、葡萄牙语等非通用语专业。近年来,非通用语特色专业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已成功使2000级孟加拉语班、2005级尼泊尔语班和斯瓦希里语班学生以及各年级、各语种的部分学生前往对象国,开展丰富多彩的留学和游学活动。

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教学研究成果

第一节 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概况

一、非通用语特色专业简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北京广播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办了斯瓦希里语、土耳其语波斯语葡萄牙语等非通用语专业。自2000年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恢复非通用语招生9年来,共新办或复办了20个语种。其中,泰米尔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和斯瓦希里语四个基地语种是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重要成果。2004年,经教育部审核批准,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为“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泰米尔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和斯瓦希里语四个语种经教育部审批通过成为非通用语基地语种,同时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非通用语特色专业,孟加拉语和泰米尔语迄今仍是中国传媒大学在国内高校独有的语种专业。

自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以来,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原国际传播学院)“以外国语言文学为支柱学科,发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的优势”,在加强语言基础教学的同时,辅以英语国际新闻及国际传播等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经过几年努力,非通用语特色专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学科体系,在国内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专业教学成果显著,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培养了一大批语言功底扎实、符合国家对外宣传工作需求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学科定位

“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繁荣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中国传媒系统、新闻教育界的一所高等学府,在国内、国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国语学院在老一辈教育家及领导们的亲切关怀下,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培养传媒系统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在发展过程中,中国传媒大学非通用语特色专业的学科定位日趋明晰: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以本科教学为工作主体,以非通用语特色专业语种和英语学习为基础,综合新闻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的知识,结合对外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精心培养“外语突出,专业领先”的复语型、复合型人才。

首先,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外国语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近年来,学院通过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同时非常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力求将学生培养成政治、业务、外语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其次,多年来,为了契合社会对国际传播人才的需求,外国语学院逐渐摸索出一套“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模式,即结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的基础知识,遵循对外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既精通外语又通晓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素质。学院所培养的这批复合型专业人才为我国的传媒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中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外交、对外宣传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三、建设特色

近些年来,非通用语特色专业在中国传媒大学及外国语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按照教育部对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即“立足教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研究出高水平的成果”,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调动师生的热情和力量,认真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卓著,特色突出。

(一)双语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非通用语特色专业对象国的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仍是英语的状况,同时也为了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特殊需求(譬如,外交部和新华社对非通用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非常高),提高非通用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非通用语特色专业的课堂教学采用非通用语与英语并重的双语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坚持不懈,保证四年不间断。具体而言,就是非通用语特色专业针对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英语教学方案,将非通用语与英语相结合,把英语教学视为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要求学生的英语水平至少应达到专业四级,能力较强的同学则应达到专业八级。事实表明,这为学生就业和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鉴于双语培养模式在中国传媒大学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下一节中我们将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三位一体”的师资配备模式

为提高专业实力,保证教学质量,非通用语特色专业采取了具有中国传媒大学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特色的“三位一体”的师资配备模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非通用语特色专业都至少配备1名中青年骨干专任教师、1名资深专任教师和1名外国专家,坚持实施全方位、多层次、梯队化、国际型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权威的教科书,答疑解惑,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在工作中,外国语学院研究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外聘专家管理制度,积极引进高水平的语言专家,并较早地形成了《非通用语专业外聘(籍)专家实施细则》,从而为非通用语特色专业引进高水准的语言专家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3+1”的外延型办学模式(www.xing528.com)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创了“3+1”的外延型办学新模式,即在本科四年的培养时间中,三年用于在校学习,一年用于校外的学习或实践,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院鼓励非通用语特色专业的学生“走出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国外或港澳地区的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近年来,非通用语特色专业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已成功使2000级孟加拉语班、2005级尼泊尔语班和斯瓦希里语班学生以及各年级、各语种的部分学生前往对象国,开展丰富多彩的留学游学活动。这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语言的理解,提高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增进对对象国的客观了解,在头脑中形成鲜活的印象和记忆,增强了继续学习语言的兴趣。

(四)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

以专业语言和英语学习为基础,非通用语特色专业依托中国传媒大学的传统优势,加大了电视、广播和新闻相关专业的教学,使学生将语言应用能力与新闻学、传播学等相关知识融为一体,形成了卓有特色的复合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专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拓宽专业口径,以求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精通专业语和英语,而且具备传媒专业知识,从而适应了市场需要,拓宽了择业空间,增强了竞争力。

四、非通用语特色专业的发展目标

中国传媒大学非通用语特色专业以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继续保持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水平全国领先的地位;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强、外语水平突出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成为我国非通用语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对象国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为标杆,同时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资源状况,在专业建设的战略层面,逐渐从扩充硬件设备转变为以加强“软件力量”为核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将目标细致化、具体化。

(一)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

在明确定位和保持特色的基础上,中国传媒大学非通用语特色专业规划了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近期发展目标是保持非通用语专业语种的优势,通过基地建设,带动和促进中国传媒大学其他非通用语专业整体的发展;远期发展目标是形成语种群的强势,以非通用语专业语种为范本,扩大非通用语特色专业的语种范围,把中国传媒大学全部非通用语专业整合建设成国内重要的复语型、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基地。

在向这一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非通用语特色专业将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内容,逐渐完善复语型、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方案,全面推行制度化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不断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强化教学考核,努力将非通用语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中国传媒大学的非通用语特色专业在现有基础上,将不断调整、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不断完善扩充“三位一体”的师资配备模式。学院以培养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这一精髓,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深造。同时,学院通过各种渠道聘用国内的高水平语言专家,积极引进外国专家,他们也成为特色语种专业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此外,学院还经常聘请国内有关教学科研机构和外国驻华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特色语种的专业教学,为非通用语特色专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

中国传媒大学的非通用语特色专业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内容设置,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的能力水平,适时修订教学计划,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使学生在学好语言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课堂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人才需求进行教材建设,在自编教材的基础上坚持选用公认的优秀教材,着重加强教材的针对性与实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四)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

多年来,学院积极采取措施,力促非通用语特色专业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在提升专业青年教师队伍的学识和素养上狠下工夫,支持他们从事有实际意义的科研项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院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研讨会,年轻教师虚心向老一代教师学习,不断开阔视野、增进交流、更新知识;同时,学院计划针对非通用语特色专业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科研与教学奖励机制,把科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