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地语语种简介-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教学与研究

印地语语种简介-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教学与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印地语语种概况一、印地语简介[1]印地语是印度的国语。印地语标准语有元音11个,辅音43个。印地语的语法比梵语大大简化,名词有阴性、阳性和单数、复数的范畴。到1965年1月26日这一天,印地语正式成为国语,大规模群众骚乱发生了,罢工和暴力示威游行遍及各个角落。

印地语语种简介-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教学与研究

第一节 印地语语种概况

一、印地语简介[1]

印地语(Hindi language)是印度的国语。印地语属于印欧语系中印度-伊朗语族印度语支,是由古梵语发展而来的一种现代印度一雅利安语言。印地语的使用人口主要分布于印度中部和北部的中央直辖德里特区、北方邦、中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等地区。印地语是印度国内最为通行的一种语言。此外,在毛里求斯、斐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苏里南等地的印度裔居民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人讲印地语。

印地语有五大方言,即西部印地语、东部印地语、比哈尔语、拉贾斯坦语和山地印地语。每种大方言里又各有若干方言。标准语的基础是通行于德里和梅拉特附近地区的克里波利方言,属西部印地语。同印度北部的大多数语言一样,印地语是由梵语派生出来的。印地语和作为巴基斯坦官方语言的乌尔都语实际上是同一种语言,虽然前者用梵文天城体字母书写,而后者用波斯-阿拉伯文手写体书写。纯粹印地语的大部分词汇来源于梵语,而乌尔都语却有许多从波斯语和阿拉伯语来源的词汇。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的基础都是印度斯坦语(Hindustani),曾经在印度许多地方作为交际语言使用,使用时间长达四个世纪以上。

依据印度2001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一份已公布的普查结果报道指出:印地语是印度使用最普遍的语言,共有5亿5140万人使用。其中,有4亿2200万人以印地语为主要语言;视其为第二、第三语言的印度人分别有9820万、3120万人。

印地语标准语有元音11个,辅音43个。54个音位中,有1个元音和5个辅音是外来音,它们只使用于外来语中。印地语原有的10个元音都有对应的鼻化形式。辅音中不但清塞音、清塞擦音等有对应的送气音,浊塞音、浊塞擦音、闪音等也都有对应的送气音。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一般没有重音,也没有声调。印地语的语法比梵语大大简化,名词有阴性、阳性和单数、复数范畴。在少数代词中还保留了格的残余形式,名词格的形式已经消失。句中名词或代词跟其他词之间的关系是在名词或代词后面用后置词来表示。名词或代词等带有后置词时,其形式有一定的变化。动词除有人称、性、数等范畴外,还有体、时、式、态等范畴。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词汇方面,印地语的基本词汇大部分是从梵语演变而来的。各专业学科的术语近来的趋向是直接取自梵语,或用梵语构词法创立新的梵语词。在穆斯林统治时期,印地语吸收了大量的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词。在被英国统治时期,它又吸收了大量的英语词语,至今还在不断地从英语中吸收新的词语。在吸收外来语词汇的同时,还吸收了外来语的一些构词手段。

印地语使用天城体文字。这是一种音节拼音文字,由古代的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自左而右书写。

目前,我国的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和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均有此语言专业,四川外国语学院已获教育部审批,将于近期开设印地语专业。

随着中印关系日趋良好,贸易往来日益增多,尤其是中国东南沿海很多中小企业都把向海外拓展的目标选定为印度。据2007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与印度开展商务合作的公司就有7000多家,印地语翻译业务逐渐增多。

二、印地语的发展历史

印地语形成于中世纪前期,其文字以天城体的梵文字母为基础,受梵语影响很大,有较多来自梵语的词汇,主要流行于北印度和西印度地区。现约有5.5亿人讲印地语,印地语是世界最主要的语言之一。

印地语是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一支,和乌尔都语同属印度斯坦语。早在1918年,甘地就把语言问题与民族解放运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他指出,“如果我们不在人民生活中给印地语以国语的地位,给各省语言以适当的地位,一切关于斯瓦拉吉的谈论都是徒劳的。”[2]这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出发点,也是国大党多次声明的处理语言问题的基本政策依据。

印度独立后,议会就国语问题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英语的地位和地方语言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过激烈的辩论。1950年1月26日生效的印度宪法规定,印地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在15年内将被允许继续使用于一切官方目的,同时又列举了其他14种语言作为有关邦的官方语言。宪法还规定,在其实施5年和10年之后,总统将任命一个由各语言集团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就逐渐增加印地语官方使用范围、限制英语和可以用于官方目的的其他语言提出建议。整个20世纪50年代,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各种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印地语的机构和组织,如宣传和普及印地语协会、印地语科学技术名词委员会、印地语文学协会相继成立,各种旨在推广印地语的活动,如举行全国性的“印地语日”,举办印地语图书展览,加强印地语电影的生产和发行,增加印地语的广播等,也有计划地逐步展开了。

1963年4月至5月间,印度议会再次讨论语言问题,通过确定印地语为国语的官方语言法案,但又规定英语可以在1965年以后继续用于官方目的和议会事务。这个法案在非印地语地区,首先是达罗毗荼语各邦引起了强烈的抗议。紧张形势持续了一年多。到1965年1月26日这一天,印地语正式成为国语,大规模群众骚乱发生了,罢工和暴力示威游行遍及各个角落。印度政府开始采取稳步推行印地语的政策,最终于1967年颁布官方语言法令,确认了以印地语为国语、地方语言和英语长期并存的“三种语言方案”。

三、印地语分类

印地语是一种民族语言。每一种民族语言都有其标准语和方言。标准语就是规范化的民族语,在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方言则是某种具体语言的地方变体,通行于该语言地区中的某一部分地区。标准语通常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的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印地语的标准语是在德里及其附近地区的方言即克利波利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德里语音为标准音,以印地语的文学作品和报刊文章作为其语法规范。印地语标准语是经过语言巨匠们加工和精炼过的语言,他们对印地语标准语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印地语的主要方言可分为两支:西部印地语和东部印地语。

西部印地语有五种主要的方言:(1)克利波利方言;(2)哈利雅纳方言或班加罗尔方言;(3)布拉吉方言;(4)甘诺吉方言;(5)蓬德利方言。

东部印地语有三种主要的方言:(1)阿瓦提方言;(2)巴凯利方言;(3)三十六堡方言。

广义的印地语还包括比哈尔语、拉贾斯坦语和山地印地语,以及这些印地语的方言。(www.xing528.com)

四、印地语文学简介[3]

印地语文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印地语文学指印度北部和中部广大地区各种方言的文学,包括伯勒杰方言、阿沃提方言、克利方言等十余种方言的口头和书面的文学创作。它的兴起是在公元10世纪左右梵文古典文学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至今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狭义的印地语文学指现在作为国语的以克利方言梵文体为标准语的印地语的文学,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近一干年的印地语文学反映了印度北方封建社会中期、晚期以及沦为殖民地时期的社会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7年印度独立,结束了三百多年殖民地的历史,印地语文学进入当代时期。印地语文学继承了梵文史诗文学和古典文学的传统。长期以来,梵文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在印地语中一再被改写或再创作;人物一再被重新塑造,故事一再被加工或补充。近代以来,印地语文学还受到西方文学尤其是英国文学的影响,西方文学体裁的多样化促进了印地语的小说戏剧散文的发展。

印度大多数学者和文学史家将印地语文学分为英雄史诗时期、虔诚时期、法式时期和近代现代时期。在近代现代时期中,还往往以一个重要的文学家或思潮划分成若干小阶段。

10世纪左右至14世纪被称作英雄史诗时期。这一时期,印度北方不断受到来自阿富汗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入侵,各据一方的封建王公对入侵的民族进行了抵抗。这种斗争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一批歌颂封建王公贵族抵御入侵的长篇叙事诗,其中最著名的是金德·伯勒达伊的《地王颂》。这些长诗的写本都是几个世纪以后才陆续出现的,但都并不是当时的原本,它们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加工、补充,原来的面目已不可辨,抵抗外来侵略的主题也已被冲淡。除《地王颂》外,比较重要的作品还有德勒伯迪·维杰耶的《库芒王颂》、纳勒伯迪·那尔赫的《比斯勒德沃王颂》、夏尔格特尔的《赫米尔王颂》、纳勒辛赫的《维杰耶巴尔王颂》、加格尼格的《伯勒马尔王颂》等。15世纪中叶去世的维德亚伯迪也写了歌颂抵抗外来侵略的《吉尔蒂颂歌》,但他的抒情诗却有更广泛的影响。

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被称作虔诚时期。这时入侵的民族早已相继定居,本地的统治阶级与外来的统治阶级已经合流,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激化,加上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矛盾和冲突加剧,社会更加动荡不安。社会改革的要求首先通过宗教改革表现出来。印度教大师罗摩难陀(1356~1467)倡导了宗教改革运动,即所谓虔诚运动,而伊斯兰教中也兴起了革新派——苏菲派,他们的主张都反映了人民的某种愿望,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这种宗教改革运动对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诗人格比尔达斯是虔诚运动中的激进派,他的诗反对种姓制度,甚至否定正统的宗教。与他相类似的还有诗人勒维达斯、特尔姆达斯和达杜德雅尔等。诗人加耶西虽然和虔诚运动没有直接关系,但他的思想倾向是和这一运动相吻合的,他著有长篇叙事诗《伯德马沃德》。与他相近的有古杜本和门钦等诗人。苏尔达斯是虔诚运动中崇拜大神毗湿奴的化身——黑天的诗人,但他写的关于黑天的诗主要不是歌颂黑天的神性,而是他的人性,刻画的不是圣像,而是普通人的形象。南德达斯、米拉巴伊、勒斯康、纳罗德默达斯等人也写有关黑天的诗。纳罗德默达斯的长诗《苏达马的生平》也写黑天,但主要是写一个穷苦农民的经历。诗人杜勒西达斯是虔诚运动的温和派,他努力使虔诚运动符合传统的印度教及其种姓制度,倡导崇拜毗湿奴的另一化身——罗摩,他的作品《罗摩功行录》被当作宗教的经典,其影响超过了当时的任何诗人。接近他的风格的有格谢沃达斯、阿格尔达斯、纳帕达斯等。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被称作法式时期。这时封建制度日趋腐朽,王公贵族集团林立,形成庞大的寄生阶级。英国殖民主义从18世纪起逐渐统治印度,加强了封建阶级的地位。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低级庸俗的艳情诗,而且追求辞藻的华丽、比喻的奇特,矫揉造作,陈陈相因,已成为一种法式。它们的作者大多是宫廷诗人,也有少数例外,普生即是这些少数例外的代表。他歌颂了一位反抗皇帝的起义领袖西瓦吉,写了《西瓦吉五十二首》,反映了他的民族主义精神。

19世纪下半叶,印地语文学进入近代现代时期。1857年爆发了反抗英国殖民主义的民族大起义,民族独立斗争掀开了新的一页。印地语语言学也开始了革新的过程,并主要以克利方言为标准语进行创作,它的题材和体裁都趋于多样化。70年代初,剧作家赫里谢金德尔创作了戏剧《按吠陀杀生不算杀生》,以后又创作了《印度惨状》、《尼勒德维》,反映现实生活或历史斗争。赫里谢金德尔还团结了一批作家,如巴勒格里辛·帕德(著有剧本《赐教》、《种瓜得瓜》,小说《新少年》、《百愚和一智》)、伯勒达伯纳拉扬·米谢尔(著有剧本《印度的遭遇》)、伯雷姆肯(著有剧本《印度之幸运》)、拉塔吉伦·戈斯瓦米(著有剧本《好戏共赏》、《全心全意献给戈萨伊先生》和《老风流》)等。

进入20世纪后,印地语文学随着民族运动的高涨而走向繁荣。诗人和作家抛弃了神话和宗教的题材,转而描写民族独立斗争的现实,揭露腐朽的社会制度。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为文学增添了新的内容。普列姆昌德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家,他的作品广泛地反映了印度农村的现实斗争生活,其中主要的作品有《服务院》、《博爱新村》、《舞台》(又译《战场》)、《妮摩拉》和《戈丹》等小说。他影响了整整一代印地语作家,例如高希格(长篇小说《母亲》和《女乞丐》的作者)、苏德尔辛、乌格尔和耶谢巴尔等。此外,著名的写历史题材的小说家有沃林达沃纳拉尔·沃尔马和拉胡尔·桑格里德亚英等。

20世纪前半叶的诗歌主要有两种潮流,一是民族主义,一是浪漫主义。民族主义诗人创作的特点是怀念印度过去灿烂的文化,歌颂印度民族古老的文明,以激励人们为民族复兴和独立而斗争。虽然往往有过分美化古代的倾向,但他们的诗篇在民族独立斗争中起到了鼓舞人民的作用。迈提利谢伦·古伯德是他们的代表,他写的《印度之声》和《祖国之歌》激励了广大的青年读者。其他诗人有马克纳拉尔·杰杜尔威迪、拉默纳雷谢·德里巴提、巴勒格里辛·希尔马·纳温、苏珀德拉·古马里·觉杭和迪纳格尔等。浪漫主义潮流被称作“阴影主义”,它的成分比较复杂,甚至带有神秘、伤感和唯美主义的色彩,但主要倾向是要求个性解放,在创作上则要求冲破旧诗歌传统的束缚。它的代表诗人有杰耶辛格尔·伯勒萨德、尼拉腊、苏米德拉南登·本德、默哈德维·沃尔马等。

在戏剧领域里,杰耶辛格尔·伯勒萨德主要写历史剧和神话剧。乌本德勒纳特·阿谢格是现代颇有影响的剧作家,他的剧本描写现实的社会生活,有的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如《第六个儿子》;而《幽禁》、《飞翔》和《第一条出路》则描写了不自由的婚姻。乌德耶辛格尔·帕德是另一位很有影响的剧作家,他的独幕剧集《问题的了结》和《幕后》是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

现代作家中还有一些有影响的诗人和作家,如诗人伯金写了《酒家》、《斟酒的姑娘》、《酒壶》,这三部诗反映了作者追求自由的理想,同时也流露出迷惘和消极的情绪。长诗《孟加拉的灾荒》则表明他从低沉的倾诉转向激昂的反抗。阿格叶耶、伊拉金德尔·觉希和杰南德尔·古马尔等小说家受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他们在作品中着重对下意识进行心理分析。阿格叶耶的代表作是《谢克尔传》、《江心洲》,伊拉金德尔·觉希的代表作有《托钵僧》、《吉卜赛人》和《鬼和影》等。

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默哈维乐·伯勒萨德·德维威蒂、拉姆金德尔·修格尔、希亚姆·松德尔达斯以及稍后的赫加里·伯勒萨德·德维威蒂、南德杜拉勒·瓦杰伯伊等人,他们重视印度传统的关于“情趣”、“韵味”的文学理论,吸收了西方某些美学观点,写出了一些有分量的理论批评著作和文学史著作;另一类是受进步思潮影响,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他们之中主要的有西沃丹·辛赫·觉杭、拉姆维拉斯·希尔马、伯勒迦谢金德尔·古伯德和阿默利德·拉耶等人。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地语文学进入当代时期。独立前后教族主义的大屠杀和大迁徙,使社会蒙受沉重的创伤,摆脱殖民主义的枷锁给人民带来了希望。独立后的政治斗争异常曲折复杂,各种政治力量和文艺思潮都在影响着作家。许多作家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也有一些作家探索新的途径。这时小说家沃林达沃纳拉尔·沃尔马、拉胡尔·桑格里德亚英、杰南德尔·古马尔、耶谢巴尔,诗人那迦尔琼纳、穆格迪波特、格达尔纳特·阿格勒瓦尔,剧作家乌本德勒纳特·阿谢格、拉姆古马尔·沃尔马等人都有作品问世,同时出现了一些流派,如阿格叶耶在20世纪40年代倡导的“实验主义”,就是标榜在文学领域中进行新的“实验”。这一派作家在20世纪50年代颇为活跃,大多表达个人的孤独、彷徨之感,或者努力做自我表现的“实验”。20世纪60年代初,阿格叶耶的一些追随者又提出了“新诗”、“新小说”的口号以取代“实验主义”,“实验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趋于沉寂。

在探索新途径的过程中,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边区文学”。那迦尔琼纳在1952年写的长篇小说《伯尔金玛》是一个开端,勒努在1954年写的《肮脏的边区》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边区小说”风靡一时。所谓“边区小说”,是指作家选择某一农村地区作为故事背景,着重描写这一地区居民的生活、斗争和风土人情,地方色彩较浓厚。有的批评家认为“边区小说”实际上是普列姆昌德写农村生活题材的继续和发展。后来由于作家不熟悉农村生活,作品中描写的内容与实际生活有距离,有些作品且成了迎合市民趣味的东西,所以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边区文学”也逐渐由盛而衰了。

五、以印地语为对象的科研机构

目前,全世界各国都设有专门机构对印地语或印度进行研究,人们也都习惯于拿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亚洲大国作比较。

国内研究印地语的机构主要是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其他研究印度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教育和文学等领域的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包括: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学生印度研究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中国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印度一南亚研究室、中华学术院印度研究所、中国佛教会、兰州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云南省社科院南亚研究所,还有部分企业,如华为成立了华为印度研究所。这些研究机构大多以加深对印度的了解为宗旨,积极开展相关印度问题的研究,曾多次举办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形势报告会或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等中小型学术活动,在印度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印学术交流和培养印度研究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