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教育视角下的挑战

中国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教育视角下的挑战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市民”概念将面临挑战。首先,以身份、户籍和居住地域为标准区分农民和市民将最终失去意义。综上,传统市民概念已经不能概括和反映我国的社会现实和未来趋势。以“身份”、“地域”、“职业”为界定标准的传统“市民”概念需要加以改造。本著作认为,现代市民是指具有现代价值观念、态度、心理和行为方式,平等享有合法权利,履行应尽义务的现代公民。

中国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教育视角下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市民”概念将面临挑战。

首先,以身份、户籍和居住地域为标准区分农民和市民将最终失去意义。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不断发展,城乡差别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消失,为适应这些发展,一些城市也相继出台一些新的户籍制度,例如户籍分类管理制度,把城市居民户籍划分为红印户口(常住居民)、蓝印户口(准常住居民)、暂住户口(临时居民)等。也就是说,随着我国社会管理制度特别是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作为与市民相对称的、以“身份”和“居住地域”为标志的“农民”将逐渐成为历史

其次,以是否从事非农业为标准来区分农民和市民也正在失去现实根据。随着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郊结合部出现了亦工亦农、亦城亦乡的广大区域,城市周边和外省区富余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市区从事第三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换句话说,第二、三产业或非农产业已不再是市民的专属职业,从事农业劳动的市民也日益增多,城乡之间职业上的传统差别正在逐渐消失。(www.xing528.com)

第三,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农民的本质。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和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过程来看,农业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的变革将最终导致整个农民阶级的解体,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的转变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农民”这一非常宽泛的历史概念也将显得越来越没有实用价值。

综上,传统市民概念已经不能概括和反映我国的社会现实和未来趋势。以“身份”、“地域”、“职业”为界定标准的传统“市民”概念需要加以改造。本著作认为,现代市民是指具有现代价值观念、态度、心理和行为方式,平等享有合法权利,履行应尽义务的现代公民。现代市民的内在属性包括自主、理性、科学精神、团体意识等现代价值观念、态度、心理和行为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