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民市民化问题:教育视角研究结果

农民市民化问题:教育视角研究结果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与绝大多数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经验有直接的关联性。从市民规范意识来看,大多数农民具有较强的市民规范意识。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受访者市民规范意识缺乏。该术语揭示了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农民市民化问题:教育视角研究结果

交通规范意识来看,绝大多数农民交通安全意识较强,并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受访者交通规范意识缺乏。其中,居村农民的比例高于失地农民,失地农民高于农民工。也就是说,比较而言,农民工的交通规范意识较强。这与绝大多数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经验有直接的关联性。从市民规范意识来看,大多数农民具有较强的市民规范意识。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受访者市民规范意识缺乏。比较而言,农民工的市民规范意识强于失地农民和居村农民。其他研究也表明,尽管不少失地农民已居住在城市或城镇,但是“把街道和小区内道路当作自家晒场和后院,堆杂物、晒东西、泼污水,甚至还把公共的花坛、草地当作自留地,种上了蔬菜、水果等等”现象还比较突出。[56]

【注释】

[1][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05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十二五”时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要点[J].发展研究,2011(6):4-12

[3]魏后凯,苏红键.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5):21-29

[4]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95

[5]刘传江,徐建玲.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

[6]邓子庆.称谓也会固化身份[N].法制日报,2012-01-10,第7版

[7]“内卷化”(involution)这一概念由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hifford Geertz)提出。该术语揭示了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黄宗智将其称之为“无发展的增长”

[8][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427

[9]卢荣善.农业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农民从身份到职业的转换[J].经济学家,2006(6):64-71

[10]赵蒙成.帮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立足现有培训还远远不够[N].中国教育报,2015-11-05,第9版

[11]刘平青,姜长云.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5(9):77-89

[12]邱鹏旭.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认识和理解[OB/E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313/c40537-20778267.htm

[1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十二五”时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要点[J].发展研究,2011(6):4-12

[14]魏后凯,苏红键.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5):21-29

[1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十二五”时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要点[J].发展研究,2011(6):4-12

[16]邱鹏旭.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认识和理解[OB/E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313/c40537-20778267.htm

[17]官锡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3(12):1-6

[18][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31

[19][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79

[20][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2-23

[21][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4

[22][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16-117

[23][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14

[24]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485

[25]周作瀚,张英洪.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和参政权[J].政治学研究,2007(2):36-44

[2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十二五”时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要点[J].发展研究,2011(6):4-12

[2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十二五”时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要点[J].发展研究,2011(6):4-12

[28]魏后凯,苏红键.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5):21-29(www.xing528.com)

[29]石敏俊,金少胜.中国农民需要合作组织吗?——沿海地区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组织意向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35-44

[30]李炳坤.努力提高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J].经济研究参考,2000(103):2-9

[31]卢文.向21世纪前进的中国农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32]王青.农民专业协会的理论探讨[J].科技导报,1997(11):15-17,6

[33]张静,雷桂桓.中外社会科学名著千种评要《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241

[34][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00

[35][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97

[36][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03

[37]张静,雷桂桓.中外社会科学名著千种评要《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240

[38][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41

[39]徐雪高.大众传播时代农民的信息贫困: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的一种解释[J].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学报,2006(3):1-3

[40]闫慧,闫希敏.农民数字化贫困自我归因分析及启示——来自皖甘津的田野调查[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5):68-81

[41][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85

[42]陈俊杰,穆光宗.农民的生育需求[J].中国社会科学,1996(2):126-137

[43][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70

[44][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82

[45][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84

[46][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79

[47]张静,雷桂桓.中外社会科学名著千种评要《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236

[48]张静,雷桂桓.中外社会科学名著千种评要《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307

[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十二五”时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要点[J].发展研究,2011(6):4-12

[50]郭星华.闲暇生活与农民工的市民化[J].人口研究,2006(5):77-81

[51]章秀英.城镇化对农民政治意识的影响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3(3):81-90

[52]章秀英.城镇化对农民政治意识的影响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3(3):81-90

[53]邱鹏旭.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认识和理解[OB/E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313/c40537-20778267.htm

[54][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70

[55][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12-113

[56]胡静.成人教育与失地农民市民化[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7):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