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及教育视角研究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及教育视角研究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民工指原籍为农村,失地后成为市民,靠打工收入为生的工作人员。比较而言,前者在农业转移人口群体中占据较大比重,后者则是在城市化或城镇化过程中,因为承包地、宅基地被征用,被动地从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也就是习惯上称呼的“失地农民”。(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在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首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及教育视角研究

从对象上看,可以将农民分为三类或者两类。前一分类包括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居村农民。后一分类大体上包括农业农村)转移人口(劳动力)和非转移人口(劳动力)。很明显,农业(农村)转移人口比农业(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外延更加宽泛。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从人口学人口统计意义上讲的,后者主要是从社会学或人力资源角度而言的。

(一)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分类

目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大致有四类:一是欲从农村到城市务工的农民;二是拟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三是拟在现代农业产业中就业的农业工人;四是已进城务工的农民,即习惯上称呼的“农民工”。在日常用语中,人们常常把“农民工”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术语相混淆。比较而言,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内涵要比“农民工”更加丰富,它既包含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又包含了农村非劳动适龄人口。尽管“农民工”这一术语具有明显的歧视含义,但是,许多文献甚至是政府统计部门仍然习惯地以“农民工”代指农村转移劳动力。

然而,尽管农民工这一称呼已十分流行,但是人们对其实际含义及判断标准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农民工指具有农村户口,并且拥有少量承包土地,但主要在非农产业领域工作,家庭基本生活来源是打工收入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民工指原籍为农村,失地后成为市民,靠打工收入为生的工作人员。[57]这一理解实际上也包含了习惯上称呼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第三种观点是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58]相比之下,这一界定更具有可操作性。

依据常用的户籍标准,还可以将农村转移劳动力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户籍仍在农村,但已经从农村迁移到城镇工作生活或在农村与城镇之间流动的农业人口。另一类是户籍已在城镇且已在城镇工作生活的一小部分城镇居民。比较而言,前者在农业转移人口群体中占据较大比重,后者则是在城市化或城镇化过程中,因为承包地、宅基地被征用,被动地从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也就是习惯上称呼的“失地农民”。[59]

就失地农民而言,还可对其进一步分类:一是获得较少补偿费,具有较为急迫职业转向需求的群体;二是获得可观补偿费,暂时没有生存压力而徘徊观望的群体。[60]这样的分类和定义显得过于简单。较为可取的界定是:失地农民是指土地被依法征收后,部分或全部失去土地的农民。既包括狭义的失地农民,也包括广义的失地农民。狭义的失地农民是指因征地而失去全部土地的农民,即被征地农民。广义的失地农民不仅指本身依法承包了集体土地,但在征地中失去了部分或者全部承包地的农民,还包括失去土地的所有的家庭成员

(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www.xing528.com)

在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首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

一种观点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指离农务工经商的农民最终逐渐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和现象。农民工市民化的本质或目的是获得和城市市民一样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包括生存职业、社会身份、自身素质以及意识行为,即农民工职业由非正规就业的农民工转变成正规就业的非农产业工人,社会身份由农民转变成市民,农民工自身素质提高,其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城市化过程。农民工市民化包括四个层面的含义:职业由次属非正规劳动力市场的非农产业工人转变为首属正规劳动力市场上的非农产业工人;社会身份由农民转变成市民;农民工自身素质提高;农民工意识形态、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城市化。这一界定兼顾了职业、社会身份、自身素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转变。[61]

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农民工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如居留权、选举权、受教育权、劳动与社会保障权等,进而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农民工市民化应当包括五个转变,即空间转变、职业转变、身份转变、阶层转变、角色转变。上述转变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制度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心理层面。[62]

不难看出,大多数研究者都将农民工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作为市民化的重要内涵,在强调农民工市民化外部社会条件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农民工的内在素质。

如果从户籍变迁角度认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即农业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转移,进而逐步成为现代市民的过程,这样的理解或许显得过于简单。有研究主张应综合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1)户籍所在地变动,即由农村迁至城镇;(2)综合素质提升,即受教育程度、道德修养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均得到较大提高;(3)价值观念转变,即逐渐形成市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4)就业状态趋于稳定,即非正规就业、临时性就业的人口比例大大减少,就业逐步正规化和固定化;(5)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转变,即逐渐形成现代市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6)社会地位不再边缘化,即逐步被城镇居民和城镇社会认同和接受。

基于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界定为:农村人口在经历生产生活地域空间的转移、户籍身份的转换、综合素质的提升、市民价值观念的形成、职业与就业状态的转变、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的转型,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合格现代市民的过程。[63]这样的界定综合了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视角,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