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杰弗逊:美国版图扩大一倍法

杰弗逊:美国版图扩大一倍法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托马斯·杰弗逊当选为第三任美国总统,他是第一位在新首都就职的总统。亚当斯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杰弗逊是副总统,因此在政界已是闻名遐迩。之后,韦恩将军给印第安人召开了一次大会。1803年,俄亥俄州成为联邦的第十七个州。通过此次购地,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得知法国和西班牙签订条约后,在美国国内引起一片骚动。整个路易斯安那都交由美国政府管理,美国国土面积由此扩大了一百多万平方英里。

杰弗逊:美国版图扩大一倍法

亚当斯为人坦诚,热爱祖国,但人们始终没有像爱戴华盛顿那样爱戴他。1801年,总统任期结束后,他返回乡下的家园,回归平民身份,在那里度过了余生。

托马斯·杰弗逊当选为第三任美国总统,他是第一位在新首都就职的总统。亚当斯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杰弗逊是副总统,因此在政界已是闻名遐迩。他起草了《独立宣言》,在每个方面都被认为是当时那个年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他身材瘦长,性情温和,皮肤呈沙色。他穿的衣服常常很不合身,讨厌各种礼节性的做法。他不想为就职典礼花费太多心思。他的穿着尽显朴素,自己骑马去国会大厦,把马拴在栅栏上,然后独自走进参议院议事厅,跟平常人没什么区别。

杰弗逊担任总统期间一直保持着这种不拘虚礼的风格。有时他太随意,会让别人感觉不舒服。有一次,一位英国大臣盛装去见杰弗逊。令他极为反感的是,杰弗逊竟然衣着破旧,脚上趿拉着拖鞋。这位英国绅士觉得美国总统这样穿着,不仅是对自己的侮辱,也是对他所代表的英国国王的侮辱。

杰弗逊任职期间,俄亥俄[1]成为第十七个加入联邦的州。虽然这块土地上长久以来就有人居住,但独立战争后才开始真正有白人在那里定居。

1788年,在“俄亥俄之父”鲁弗斯·普特南的带领下,大约有五十人在这里定居了下来。他们在此建立了一座城镇,称为“玛丽埃塔”[2],以此向法国王后玛丽亚·安东尼特[3]表示敬意。其他人也来到这座城镇。很快,俄亥俄河北岸沿线就散落着许多村落了。

几年后,摩西·克利夫兰在伊利湖岸边建立了克利夫兰[4]镇。俄亥俄河沿岸居住的都是印第安人。他们不会轻易让这些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定居。于是,那些新定居者不断遭到骚扰,生命也受到威胁,很多人被谋杀致死。

后来,人们认为这种状况必须停下来。然而,印第安人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圣克莱尔将军率领了一支一千八百人的军队前去镇压印第安人。他对这里的情况不熟悉,也没人做向导。11月的一个深夜,他带领部队在森林中扎营。第二天黎明,他被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喊声吵醒。士兵们赶紧跳起身来应战,但印第安人在头天夜晚已经将他们团团围住,他们没有一点儿胜算了。大屠杀一直持续了四个小时,几乎一半白人在这场残杀中丢掉性命,剩下的全都逃走了。

这场战斗是白人被印第安人打得最惨的一次。整个乡村都弥漫着恐怖的气氛,而印第安人却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总统试图和他们谈判,但遭到他们的拒绝。唯一可以满足他们的条件就是白人撤离俄亥俄地区。

这次白人不同意了。他们又派出一支大部队镇压印第安人,由韦恩将军率领。在一次大战中,印第安人被彻底打败。之后,韦恩将军给印第安人召开了一次大会。印第安人知道自己已经战败,于是发誓和白人永远和平相处,并宣称俄亥俄以外的地区也归白人所有。

这是印第安人和美国“十三把大火”[5]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印第安人对签订的条约恪守不渝,向韦恩将军发誓说要和平相处的那些酋长们再也不会向白人发起战争了。

和印第安人签署和平条约后,大量殖民者涌入这里。1803年,俄亥俄州成为联邦的第十七个州。

杰弗逊任职期间最重要也是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当属路易斯安那购地[6]。通过此次购地,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

你应该还记得,按照英国征服加拿大后的《巴黎条约》的规定,法国把密西西比河外的路易斯安那地区的一大片土地让给西班牙。那时法国实力还相对较弱。现在的法国又变得强大起来,实力远超西班牙。现在法国掌权的是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对之前失去的路易斯安那地区的土地虎视眈眈。他强迫西班牙国王签订了一个秘密条约,把路易斯安那归还给法国。

得知法国和西班牙签订条约后,在美国国内引起一片骚动。如果法国在密西西比河沿岸发展殖民地的话,美国跟西部的往来就会被切断,跟密西西比河的联系也可能会被切断,也就不能再用这条河开展贸易了。对临近该地区的美国诸州来说,这可是件倒大霉的事。在那个几乎没有公路和铁路的年代,密西西比河是与西部各州贸易往来的唯一通道。

经过慎重权衡之后,杰弗逊做出决定,如果可能的话,要从法国手中买下新奥尔良,以此确保在密西西比河上下游有一条通道。于是,他派詹姆斯·门罗[7]前往巴黎协商此事。

放在几个月之前,拿破仑无论如何也不会卖掉路易斯安那的哪怕一丁点儿土地,他还幻想着在大西洋沿岸建个新法兰西呢。但现在面对来自英国的战争威胁,他虽然不喜欢美国,但相比较而言,更恨英国。比起建一个新法兰西,他更想摧毁英国。要摧毁英国,必须得有钱。于是,他想到一个好主意,可以把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大赚一笔,他要价两千万美元。(www.xing528.com)

美国人不想付那么多钱。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一千五百万美元的价格成交。整个路易斯安那都交由美国政府管理,美国国土面积由此扩大了一百多万平方英里。

“我们可能还会活很久,”跟门罗一起去法国处理此事的利文斯顿说,“但这将是我们这辈子做得最崇高的一件事。我们把美国从一片荒凉之地变成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国家。”

的确,独立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国内战就爆发了,路易斯安那购地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

拿破仑对自己做的这笔交易颇为满意。他认为自己不仅由此赚到一大笔钱可以用于战争,而且他觉得美国得到这块土地后实力会更强大,就能够征服英国。拿破仑对英国恨之入骨,想到这些他感到很是欣慰。“美国国土面积扩大了,”他说,“实力就会更强大了。我送给了英国一个对手,迟早会灭了英国人的士气。”

然而,事实上,拿破仑并没有权力出售路易斯安那。当时和西班牙签订的条约中,他曾承诺不会把这块地卖给任何国家。西班牙人得知拿破仑的做法后非常愤怒。但拿破仑毫不在乎,他总是随心所欲。

西班牙的国旗降下了,法国国旗隆重地升起来。但法国国旗在新奥尔良上空并没有飘扬多长时间,不到三周的光景就被降了下来。在礼炮和钟鼓的齐鸣声中,新奥尔良升起了美国星条旗。

【注释】

[1]俄亥俄州(the State of Ohio),位于俄亥俄河与伊利湖之间,因俄亥俄河得名,是五大湖地区的组成部分,别称“七叶树州”,1763年根据《巴黎条约》,归英国所有,1803年加入联邦,为美国第十七个州,(译注)

[2]玛丽埃塔(Marietta),位于美国俄亥俄州东南部俄亥俄河畔,是华盛顿县的县治所在,(译注)

[3]玛丽亚·安东尼特(Maria Antoinette,1755—1793),法国王后,生于维也纳,是玛丽-特里萨与弗朗茨一世之女,利奥波德之妹,1770年与路易十六结婚,以加强法奥联盟,她对路易十六的影响很大,(译注)

[4]克利夫兰(Cleveland),位于俄亥俄州的西部,靠近伊利湖南岸,并横跨库亚霍加河口,1796年地产公司测量员摩西·克利夫兰来这里建城,取名为“克利夫兰”,(译注)

[5]“十三把大火”,指的是美国最初的十三个殖民地,也是最早加入联邦的十三个州,(译注)

[6]路易斯安那购地(the Louisiana Purchase),指的是美国于1803年以大约每英亩3美分的价格向法国购买超过529911680英亩(2144476平方千米)土地的交易,购地所涉土地东至密西西比河,西至落基山脉,北至加拿大,南至墨西哥湾,面积是今日美国国土的22.3%,与当时美国原有国土面积大致相当,1803年4月30日,利文斯顿、门罗和巴贝马霸在巴黎签署了《路易斯安那购地协定》,(译注)

[7]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1758—1831),美国第五任总统(1817—1825),1823年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美国的外交政策方针,世称“门罗宣言”或“门罗主义”,门罗对内强调国家意识,对外大力开拓疆土,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译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