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好孩子养成秘籍:用手育成就更大

好孩子养成秘籍:用手育成就更大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教育孩子的经验,我教过30多届学生,见证过成百上千个学生的成长与成功,我的学生里有好几位院士,有好几位正部级干部,更有很多幸福而充实的平凡人,我自己也有孩子,我的心得是好孩子要用手育,这个手是能放手。有句心灵鸡汤说得很好,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但是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终有那么一天要放手。

好孩子养成秘籍:用手育成就更大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教育孩子的经验,我教过30多届学生,见证过成百上千个学生的成长与成功,我的学生里有好几位院士,有好几位正部级干部,更有很多幸福而充实的平凡人,我自己也有孩子,我的心得是好孩子要用手育,这个手是能放手。为什么要放手?我想把未来什么样的孩子能成功跟大家讲讲之后,大家应该会有思考和启发。

我个人的看法,未来具有独立型人格、成长型思维和专注力品质的孩子会成功。当然,这三个特点不是我说的,分别是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的教授研究出来的。

(一)独立型人格

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过耶鲁大学著名金融学华裔教授陈志武的一篇文章《耶鲁大学不招收中国学生!原因令你震惊》。在文章中,美国名牌大学一位金融学教授在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时说,他们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因为这位美国教授发现,过去招收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后来完成博士论文时虽然未必突出,但还可以,可是等到毕业后在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表现都不好,没办法到一流大学任职。所以,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了。中国人天赋好,又聪明勤奋,但为什么结果会如此令人失望呢?陈教授认为原因主要在两方面:一是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有关;二是与中国文化鼓励“听话”“顺从”紧密相关。这些文化烙印实际上是中国人一辈子的包袱,到哪里都无法丢掉,到哪里都吃亏。

各位家长,我们中国的大学也进行过新生入学统计,超过2/3的学生选择所读专业的理由都是父母的想法和建议,自己没有想法。陈教授自己多年来教过的学金融学中国学生中,极少数是因为自己喜欢而研读,绝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的压力和安排。让子女根据父母认为“好”的标准去选择学校和专业,等于让子女去过一种父母认为好但子女自己未必认为好的职业和生活。有时候,这实际上是迫使子女去实现父母自己没能实现的专业梦。

各位家长,孩子没有独立型人格是会影响其长远发展的。有句心灵鸡汤说得很好,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但是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终有那么一天要放手。所以,要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型人格,因为赶鸭子也许可以上架,但是上不了高架,只有让孩子自己会飞,才能飞得又高又远。

(二)成长型思维

在全球奖金最高的教育奖项“一丹奖”公布的首届获奖名单中,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摘获一丹教育研究奖。德韦克把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

在她看来,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乐于接受挑战,能够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而这也是未来发展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德韦克的这个观点,让孩子重新将重点放到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心态上。(www.xing528.com)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而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为了考察我们的智力和能力的测试组成的,我们拥有的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往往因为害怕失败,担心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聪明,而拒绝接受挑战、面对困难,他们的发展会因此受到限制。

如果我们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那些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我们拥有的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那些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智力和能力,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未知的,困难和失败只是帮助自己进步的挑战,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当孩子每一次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时,大脑中的神经元就会形成新的、强有力的联结,长久下去,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也就是说,成长型思维模式不但决定了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还将通过激发更活跃的大脑活动,提高孩子的智力和能力。

我们到底怎么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德韦克教授说,一些很小的干预就能产生培养成长型思维的作用。比如,更加明智地表扬孩子,不要表扬孩子的智力或能力,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就是在慢性扼杀他的成长型思维!不要用“你太聪明了”这样模糊的语句表扬孩子。这样做并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学得更好,反而会使孩子认为自己被重视、被表扬仅仅是因为智商高。最终的结果是,他们会拒绝接受挑战和承担风险,担心搞砸了,自己看起来不聪明,长此以往,他们也会慢慢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具体明确,要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他的努力、专注、坚持、创意、策略等。

(三)专注力品质

哈佛大学的柯比教授研究发现,普通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差距可能仅仅在于专注力。专注,就是把所有光线集中到一点的凸透镜,是学习力中最具有凝聚效力、整合效力的品质。不要去幻想学习中有什么捷径,你所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厌倦,你入迷了,就离成功不远了。最大限度学到有用的知识,是每个学生都渴望的,但是学习的道路漫长而遥远。于是,学习便成为一场艰苦的赛跑。最终达到目的的人并没有更多的有利条件,他们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份专注,一份执着。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有专注精神——上课时要集中精力,看书时要聚精会神,做作业时要专心致志,这是学习最根本的保证。有的学生天资聪明,智商很高,但学习效果却很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这种专注力。我个人始终觉得,与其让孩子三心二意坐一天,不如让孩子一心一意干一小时。各位家长,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学会在单位时间内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培养孩子专注力的专著和文章有很多,我就不展开了。大家可以帮孩子做时间管理,有很多时间管理的工具,对培养专注力是有帮助的。

各位家长,教育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教育和培养好我们的孩子,努力为孩子的未来打好基础。我相信,随着家长委员会的成立,有了广大家长的关心、信任与支持,复兴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新年就要来了,给大家拜个早年,衷心祝愿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心、事业腾达!衷心祝愿各位的孩子健康快乐、学业进步、前程似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