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传统文化看语文的人文内涵之三:责任意识

从传统文化看语文的人文内涵之三:责任意识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人世调整社会关系为主流的文化。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意识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追求“内圣外王”,即既要克己养性,以道德人格的主体自觉为趋向目标,又要积极主动地与天地奋斗,把建功立业,匡世济民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这种思想具体到特定的个人身上就是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责任意识。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

从传统文化看语文的人文内涵之三:责任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人世调整社会关系为主流的文化。古人为了争取自我与群体的和谐,把外在的社会责任感、调节群体的使命感转化成内心的自觉要求,形成一种坚定的责任意识,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现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进取精神。

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意识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追求“内圣外王”,即既要克己养性,以道德人格的主体自觉为趋向目标,又要积极主动地与天地奋斗,把建功立业,匡世济民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这种思想具体到特定的个人身上就是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责任意识。孔子为了持守自己的信念,一生颠沛流离,忍饥熬难,用自己的苦行,去维护和传播他所信奉的真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生忠于理想,忠于国家,坚贞不屈,从被怀王怒而疏之到汨罗自沉,历经三十多年痛苦磨难,遭尽打击和迫害,但他始终不肯离开自己的祖国,而且越是在最痛苦的时候越是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范仲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喊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之有责焉(《日知录》十三)”这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把民族的责任意识传递到千家万户。古今无数旷达的文人志士,秉承这一民族传统,不断用文墨加以渲染,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形态。(www.xing528.com)

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一批古代的奏章、史论和政论文,这些文章的作者多为历代帝王的近臣,饱读诗书的鸿儒。他们多从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出发,鉴史讽今,忧国忧民。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谏太宗十思书》的作者魏徵针对唐太宗登基定国以后,日渐骄奢忘本的情况,从实行“仁政”,修身治国的高度向太宗力谏“十思”。《伶官传序》的王安石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用伶人,身死国灭的教训,阐发“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的道理,劝教国君。《六国论》的苏洵讽劝北宋王朝不要为契丹西夏的积威所劫,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要奋起御侮。教材中更有一批诗文,直接从正面表现责任意识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离骚》是屈原思想品格的艺术写照,一生历程的形象记录。诗人怀着对楚国的热爱、对楚王的忠诚,剖白自己愿为楚王前驱的心迹和效法“三后”为国奔走的理想。他唯恐岁月白流,希望早助楚王奋发图强。但是,行路上布满荆棘,耿介人生充满苦难。“楚王不聪”“谗谄蔽明”“邪四害公”“举世混浊”“众人皆醉”,这些注定了诗人追求理想的道路异常曲折艰难。但是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遭受何种打击,诗人始终坚贞不屈。“宁溘死以流亡”,“虽九死其犹未悔”。更为可贵的是即使在他身遭流放最为困难的时期,也根本没想逃遁到尖锐激烈的社会矛盾之外,仍然丝毫不放弃自己的政治思想,勇敢地面对惨淡现实,表现出举世少有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荆轲刺秦王》、《五人墓碑记》等课文充分表现了一批下层士民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勇于蹈死的牺牲精神,从最广大民众的角度深刻地反映出“匹夫之死,有重于社稷”的责任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