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传统文化看生命本质

从传统文化看生命本质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在于这种强调生命一体、万物一体的整体系统观。总而言之,儒、道、释三家均从自己的角度对生命进行了解读。三家共同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生命的本质在于联系。

从传统文化看生命本质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管理智慧,要想做好生命的经营和管理,就必须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的学习和借鉴。因此,研究传统文化是如何看待生命的,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正如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之父彼得·圣吉所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仍然保留了那些以生命一体的观念来了解万事万物运行的法则以及对于奥秘的宇宙万物本原所体悟出极高明、精微和深广的古老智慧结晶。”可以说,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在于这种强调生命一体、万物一体的整体系统观。

整体系统观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整体系统观特征尤为明显。总体来说,《周易》以六十四卦而将天地万物纳入其中,六十四卦的基本元素为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和泽,八卦的基本元素则是阴与阳。也就是说,理解了基本元素的联系与变化,也就能够理解和预测整个世界。其内在的逻辑是:这个世界是一个万物相互联系的整体世界。

后世的诸子百家受《周易》影响极深,以儒家道家为代表,二者均继承了《周易》的整体系统观特质。释家虽不源于中国本土,但经过长达两千年的本土化发展,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说很大程度上也与儒道两家异曲同工。

那么,儒、释、道三家是如何看待生命的呢?

孔子以来,儒家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发展了近2500年,对中国人的影响可谓深入到血液:小到生活起居,大到国际关系。那么,儒家文化何以能在历史上长盛不衰?答案在于儒家从整体的角度对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妻等关系,进行了规范,并将之推广运用到政治实践,最终成为指导性原则。

这套规范体系以仁、义、礼、智、信等为代表,其核心在于仁。通过“仁”,实现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实现邻里和谐、亲如手足,等等,最终实现大同社会。归根结底,儒家强调通过“仁”来加强和优化人际联系,也要通过“仁”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者仁也,不仁之人,最终将失去所有的人际联系,比如国君失去其臣民、普通人失去家人和朋友。因此可以说,儒家意义上的生命本质是联系,而发掘和体现生命本质的方式在于“仁”。

不仅如此,儒家还将“仁”推广到人与其他生命、乃至与整个自然的联系中。比如“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在中国古代的打猎活动中,也往往强调网开一面,以防止过分捕杀。借助“仁”,在人与自然的联系中,人不是一味索取,而是有所节制、有所保护,最终达到天人合一

与儒家相比,道家显得较为出世,因而对人际联系的规范描述并不算多,但道家将人提高到生命、提高到世间万物的高度,并对万物之联系进行了深入阐述,这以阴阳学说为代表。

阴阳本义在于日光的向背,后来被引申为矛盾双方。在道家看来,阴阳不仅相互对立制约,还存在阴阳相成、阴阳互化的关系,也就是说,阴阳反映了世间万物的复杂联系。(www.xing528.com)

阴阳相辅相成、互为参照,任何一方不能独存。“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二章)。有无、难易、长短等矛盾双方都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必须以另一方为前提,即使双方相互对立制约,也不会出现一方消亡的情况。

阴阳之间也会相互转化。“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阳也是如此。如果阴阳中一方太过强盛,往往会导致物极必反,由此导致阴阳转化。

那么,阴阳学说和生命有什么关系呢?

一方面,生命产生于阴阳之间的联系。按照道家的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冯友兰先生这样解释:“阴阳混沌而未分化的状态为一,阴阳分化的状态为二,多数为三。”这与《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下》)的精神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万物生于阴阳,确切地说,是生于阴阳之间的联系。对此,周敦颐则直接提出“(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由此可见,没有阴阳的相互作用,就不会有生命的诞生。

另一方面,生命的存在和发展也有赖于阴阳的联系。“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和”就是阴阳平衡的状态,这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对于生命来说,一个平衡的外界环境至关重要,比如雨水、温度所构成的平衡系统,与食物链各环节生物所构成的生态平衡系统等,只有在这种联系达到平衡的情况下,生命才能持续地存在和发展。当然,除与外界达成阴阳平衡之外,生命自身内部也必须达到阴阳平衡,尤其是人类;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正是以此为基础。

释家则对生命中的联系,也就是释家眼中的因缘,情有独钟。“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在释家看来,人类乃至万物之所以能够出生,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万物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消散而亡。这种因缘,可以理解为前生,乃至累世而建立的联系以及基于这些联系而发生的所有事情;这些事情加上我们今生的作为,共同决定了我们的此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是因缘联系,人与人能够合作,源于因缘和合所带来的机会。

如果说前生累世的说法让人难以理解,那么单从现世来说,我们所建立起的联系便是我们的因缘。我们有怎样的因缘,就会有怎样的选择,而选择也将带来相应的结果,这些大大小小的结果最终将决定我们的命运;也就是说,我们的命运便是我们的因缘,也就是我们具有的联系所决定的。

总而言之,儒、道、释三家均从自己的角度对生命进行了解读。儒家观点的核心在于:生命的本质在于社会联系,在于生命与生命的连接;道家观点的核心在于:生命的本质在于阴阳联系;释家观点的核心在于:生命的本质在于因缘联系。三家共同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生命的本质在于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