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国论》欣赏:凌云健笔意纵横

《六国论》欣赏:凌云健笔意纵横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可否认,苏洵是北宋时期成功家长的典型和享誉后世的大器晚成型励志人士。三苏父子都写有《六国论》,但“老苏”完胜“小苏”,数苏洵《六国论》流传广,评价高。因其气脉完贯,健笔纵横,苏洵《六国论》也是中学语文课本必选的经典篇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前有发起,后有回应。对两个分论点具体论述之后,针对六国错误措施,做出了假设性推论,文字俭省简练。

《六国论》欣赏:凌云健笔意纵横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在《三字经》里,苏老泉是一个教训蒙童的“瑕疵榜样”。

不可否认,苏洵是北宋时期成功家长的典型和享誉后世的大器晚成型励志人士。《渑水燕谈录》记录:“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曰:‘此未足为我学也。’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嘉祐初,与二子轼、辙至京师。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士大夫争持其文,二子举进士亦皆在高第。于是,父子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后世所谓“唐宋八大家”,苏氏父子是其中三家,几乎“半壁江山”,所以朱德题句盛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洵科举考试赶不上二子。据说,苏辙兄弟登科时,苏洵对两个儿子以一举成功,而自己却曾是科场的败将,有所感触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三苏父子都写有《六国论》,但“老苏”完胜“小苏”,数苏洵《六国论》流传广,评价高。因其气脉完贯,健笔纵横,苏洵《六国论》也是中学语文课本必选的经典篇目。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起首开头处,文意严密,层次清晰,笔法讲究。入手破题开门见山,紧扣“六国论”,一而再、再而三突出中心观点和核心语汇。不用“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之简练说法,特意加上“非兵不利,战不善”与“弊在赂秦”并列,借“非”字所领之句一笔抹倒惯常看法,力排他议,彰显己见。“或曰”一句模拟辩难和问答,造句行文上形成波动起伏,囊括涵盖另外情况,保证了论点的周全完备。一个“故”字,关合分析,与首句前呼后应,无论从句间关系看还是按段内结构说,绝对称得上是“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这一部分,笔法堪称妙绝,行文足谓精彩。对比手法应用之灵活恰切,让人叹为观止。不仅有因句式工整而更加鲜明的对比:“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还有对比套对比之“连环对比”,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秦之所得”和“诸侯之所亡”对比,二者内部还嵌套包含有“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的对比;既有纵贯式“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与“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的对比,还有横向类“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的对比。虽是论析文字,却有意修辞,驱遣各种表达方式强化意图。有鲜明生动的描述性语句:“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有突显赂秦亏力、自取破灭的夸张:“其实百倍”“以有尺寸之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还有类比说理、功能丰富的引用:“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以文显意,繁笔畅写:“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简笔道断,几字结论:“固不在战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全段语气强烈,倾向鲜明,三个“矣”字,值得玩味。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www.xing528.com)

前有发起,后有回应。这些分析语句层次分明,语意显豁。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加以直接阐释、论述,而其中“斯用兵之效也”“二败而三胜”“李牧连却之”“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诚不得已”等句,遥应“非兵不利战不善”,笔意直指“弊在赂秦”。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对两个分论点具体论述之后,针对六国错误措施,做出了假设性推论,文字俭省简练。值得说明的是老道严谨的句式斟酌。这个句子,如若写成“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当与秦相较,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或未易量”似乎表意更为顺畅,然而“向使”之假设后相连紧跟“当与秦相较”之再假设,势必会减轻、削弱“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等“非赂秦”条件,为了从正面澄清“弊在赂秦”,才将“当与秦相较”后置。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结尾处连发三叹,说措施,惜败亡,谈教训,引而申之,卒章显志,虽论六国、意在当世。纵论古今,入史言世,老苏位不在卿相,畅所欲言批评国策,笔意纵横发人深省,难道他不怕这样非主流、负能量的论调被屏蔽或“和谐”吗?

可见,宋代真是一个文化盛世,苏洵虽“出家得迟”,但“得道得早”,其人、文彪炳书卷,良有以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