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享经济的道德危机及法律问题研究

共享经济的道德危机及法律问题研究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共享经济的商业伦理道德问题共享经济通过网络数字技术改变了资源配置的传统模式,作为新业态,其引发的社会、经济、法律、道德问题也备受关注。这些关系的厘清有利于超越过于简化的道德事务,确定与共享经济相关的核心道德或伦理问题,并且有利于制定未来的商业道德标准和行业规范。(二)共享经济商业道德的反思在共享经济中研究道德对满意度的积极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共享经济的道德危机及法律问题研究

(一)共享经济商业伦理道德问题

共享经济通过网络数字技术改变了资源配置的传统模式,作为新业态,其引发的社会、经济、法律、道德问题也备受关注。由于共享经济呈现出了社区建设、平等、公平、自由、环保、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价值悖论,以及被异化的商业模式,故其被质疑为是当代错误的后资本主义。因此,一些关于共享经济转型的道德问题的批判性反思的文章在共享经济伦理和道德论坛上兴起。这些文章饱含对商业道德的担忧和完善,例如,关于企业道德规范与社会责任、商业规则、劳工权利、可持续发展等的相互关系,以及城市如何协调共享经济以实现公共利益,共享平台如何尝试定位致力于增加公共秩序和加强政府的监管责任,还有如何平衡和配置平台和供需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这些关系的厘清有利于超越过于简化的道德事务,确定与共享经济相关的核心道德或伦理问题,并且有利于制定未来的商业道德标准和行业规范。[106]

时至今日,共享经济在降低消费者价格、实现灵活就业和获取额外收入、更好地利用闲置资产和新业务形式、实现更好的消费者体验,以及建立社会信任机制等方面有积极的一面。但关于共享经济的税收、劳工、政治、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的负面评价所强调的共享经济的阴暗面却正在削弱其合法性、正当性和道德性,也对人们如何认知和关注共享经济道德性和合法性提出了挑战。这使得人们意识到了共享经济存在的很多问题,包括收入不稳定和低于传统工作的福利、缺乏公司监督以及未经培训的工人、缺乏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因收集大量个人信息而引起的隐私危险,以及无法为缺乏智能手机或智能手机的贫困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访问服务等弊端。[107]近年来,针对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工作条件和安排的批评越来越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商品提供者(尤其是服务提供者)通常会为了难得的工作机会而接受平台公司安排的灵活且低薪的工作。此外,也意味着这种新的工作机制经常将责任对外转移,从而引发了针对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劳工道德问题。共享经济中的零工劳动通过工作量化和增加竞争工作条件加剧了竞争稳定。此外,低工资、歧视、操纵、垄断、隐私权、所有权、监控权和透明度等所涉及的道德问题也变得不可避免。在某种程度上,数据分析和数据本身是大多数平台公司可以拥有和控制的宝贵资产,这些平台公司可能滥用其优势引发道德危机。共享经济常借“共享”“创新”“自由”之名突破道德的底线,进行破坏性创新,不论是对行业发展、共享参与者权益保护以及社区贡献,共享经济似乎都没有留下什么好的口碑,那么针对其进行的道德指责也就无可厚非了。(www.xing528.com)

(二)共享经济商业道德的反思

在共享经济中研究道德对满意度的积极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消费者对共享经济平台道德观念的关注提升了消费者对共享经济平台的满意度,因为必要标准程序的道德认识提升了消费者的信任度。如果消费者对共享经济服务提供商秉持正面的道德观念,就会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以及与在线平台相关的风险。共享平台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消费者认为参与其中更方便、经济和愉快。相反,消费者也有相关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与隐私保护、安全性、可靠性和欺骗性相关,这会在某种程度上阻止消费者自由地参与共享经济。[108]对于共享经济而言,比建立社区共享要困难得多的是不受管制的竞争。因此,对共享经济的道德考量也就迫在眉睫了。共享经济创造了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改变了经济交易模式,并改变了消费文化。共享经济始于希望实现更可持续、民主和包容的经济运动,但其关于隐私、歧视、劳工权利和合法性等问题的影响现已成为激烈的辩论主题。其中许多问题都源于由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但尚未解决的道德问题。我国现有文献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明确地专注于由技术发展中的商业道德,更多地关注于由技术革新带来的经济效率,却很少思考其社会效益。过去几年共享经济的商业发展要求更具包容性的人文技术和商业生态系统,然而,随着已影响到几乎所有人的数字化转型,商业伦理学家需要越来越多地、变革性地思考数字技术的各种道德规范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