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以身作则,激发下属积极性

如何以身作则,激发下属积极性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实工作中,领导在很多场合的讲话,都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当刘瑞说完这些,台下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总之,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在下属心中是有一定地位的,无论是提出目标还是下达指令,告诉听者自己是如何做的,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

如何以身作则,激发下属积极性

领导者在讲话的过程中,若希望自己的讲话更有激励性,那么,不妨拿自己开涮,以身作则,说说自己是如何做的,这一新颖生动的材料,能够充分调动听众的兴趣,引发观众的想象力,并且可以使讲话声情并茂,增强表达的感染力,让观众耳目一新。托尔斯泰说:“真正的艺术永远是十分朴素的、明白如话的、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似的。”领导从自身角度出发,告诉下属自己是如何做的,往往更有说服力。

现实工作中,领导在很多场合的讲话,都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也是领导日常工作的重要方面。然而,有时候,再多的空洞语言还不如一个鲜活的案例来得奏效。这就是典型案例的作用,它可以达到以少见多、以小见大、深刻有力的讲话效果,不但能让讲话在内容上充实有力,更能让讲话简洁精练。而事实上,对于听者来说,对那些遥不可及的理论有时候也并不信服。

刘瑞已经由一名汽车销售人员晋升成为销售经理了。作为公司的领导,在每年的年会上,在提到如何提升销售业绩的时候,刘瑞都会拿出自己当年做销售员时的真实案例与大家分享。今年,他讲话的中心是“人际关系在销售过程中的重要性”。

他讲道:“很多同事问我,到底怎样才能把车卖出去,到底怎样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客户?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作为我个人来讲,我发现,提到业绩,我就不得不想起那些朋友,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他们。可能你们会问我为什么要这么说——你们还记得吗?当初刚来公司的时候,我的主要工作是推销汽车。那时,你们总是问我为什么工资总是不够花,那是因为:不是今天这个同学结婚送礼,就是明天那个朋友家里需要钱。但正是这些付出,才有今天的成就,正是这些朋友帮了我。有一次,我翻看了一下以前的业绩表,我发现,里面的客户大部分都是我的朋友,而剩下的也是我的朋友们介绍的客户。可以说,这些年,我取得的成就都是我这些朋友的功劳。我常常和那些销售新手说,与其在外面辛苦地寻找客户,还不如从身边的人开始挖掘,只要我们经常和这些朋友联系,同学有事主动帮忙,多关心他们,那么,他们一定很乐意为我们的业务提供帮助。”

当刘瑞说完这些,台下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里,已经升为领导的刘瑞在公司年会上发表讲话,对于如何提高销售业绩这一问题,他并没有长篇大论、阐述销售的专业知识,而是告诉下属自己是如何做的,让下属们自己得出结论——重视人际关系,将有助于提升销售业绩。

那么,具体来说,领导者该如何以身作则,说说自己是如何做的呢?

1.以激励代替命令(www.xing528.com)

和刘瑞相同,现实工作中,很多领导干部都需要给下属定目标,而他们的做法是告诉下属:“你必须要达到……”而实际上,人类对于一件很难完成的工作都缺乏干劲,这主要是由于人的潜在心理中,没有一股强烈的“达到欲望”。而当这种强烈的欲望起作用时,他本能地就会想办法促使这项工作完成。聪明的领导则会说:“如果是我……这样的话就比较简单了。”当下属得到这种潜在的激励后,自然会使出浑身解数,完成目标。

2.告诉听者你的态度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开会时,如果没有一个强硬的反对者,你只要轻松地说一声:“已经决定好了。”事情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决定了。

“已经决定好了”这句话就是一种“提前暗示”。尤其对那些没有明确想法,头脑像白纸一样的人,要让他们赞成自己,“提前暗示”是极其有力的武器

因此,领导在讲话的时候,若希望听者接受并按照你的意图执行,你就可以事先告诉听者你的态度以进行暗示。

总之,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在下属心中是有一定地位的,无论是提出目标还是下达指令,告诉听者自己是如何做的,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