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果导向学前教育实习:练习目标机会

成果导向学前教育实习:练习目标机会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练习目标的机会”这一原则由两个关键词阐释,一是目标,二是练习。对于“目标”此一原则而言,实习课程内容选择常常脱离实习课程目标,可能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选择中极其重大的问题。对于“练习”此一原则而言,一方面练习的对象是目标上所列举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典型任务必须提供机会,让实习生练习目标上的行为和内容。

成果导向学前教育实习:练习目标机会

“练习目标的机会”这一原则由两个关键词阐释,一是目标,二是练习。对于“目标”此一原则而言,实习课程内容选择常常脱离实习课程目标,可能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选择中极其重大的问题。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选择必须依据课程目标,坚持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核心能力”与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即有什么实习课程目标,便要有什么实习课程内容,并促进课程内容的纵向贯通、横向统整,整体循环。对于“练习”此一原则而言,一方面练习的对象是目标上所列举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典型任务必须提供机会,让实习生练习目标上的行为和内容。如果不经由典型任务去实践练习,不深入思考、判断、决策,甚至不在“做”上做文章,是无法纳入实习生的意义建构体系的。最终,只能在“像一位幼儿园教师”的赞誉中忘却了自身教育智慧的开掘,因为缺少真实操作的过程,又缺少在操作过程中的反思,因此没有获得内在的理解,不会转化成相应的能力,更不可能进行迁移。试以“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为例,仅仅知道“组织游戏的步骤”和“要捕捉游戏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生长点”并不够,该目标的实现必须要给实习生提供能实际组织幼儿游戏活动的机会,并在游戏过程中积极参与,并深入思考以发现新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教学,进而引导幼儿从“做”到“思”。要达成该目标,必须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并适时组织“解读游戏—发现学习—生成课程”的研讨活动。如此培养出来的幼儿园教师,就不会仅在表面上似乎知道怎么组织与引导幼儿游戏,而会根据游戏环境、游戏条件以及主体幼儿的变化,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基于此,建构的典型任务卡,一方面要精准定向核心能力培养,另一方面要坚持“实践取向”,坚持实习生是在幼儿园的真实实践情境中通过“做”教师的过程中,不断地形成与完善成为幼儿园教师所需要的角色意识、教育能力与策略的[5]。(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