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读写关键能力培养

高中语文读写关键能力培养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两篇文章分别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祥林嫂”和“林冲”。小说三要素的分析把握必然是小说阅读的基础。人称方面三种人称皆有,也经常根据需要在行文中自由转换。

高中语文读写关键能力培养

一、教学内容

祝福》是鲁迅的名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的重要章节。这两篇文章分别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祥林嫂”和“林冲”。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通过经典小说的阅读鉴赏引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名家名篇名作,也更有利于掌握小说阅读的技巧。

二、教学用时

两课时

三、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分析比较,把握小说的叙事特点。

2.借鉴作品的叙事技巧,尝试构思设计,对作品进行创作改编。

四、教学流程

导入:

校园艺术节需要排演经典作品,我们选取了鲁迅的《祝福》与《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两部作品,假如让你来做编剧,你将如何来进行创作改编呢?

(一)把握原著精髓

任务一:梳理人物的命运轨迹。

具体要求:《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两篇文章的篇幅均比较长,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篇文章,可以提前设计好预习提纲,布置好相关预习工作。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梳理故事情节,并结合故事情节概括人物的命运经历。

1.祝福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设计意图】

用改编创作的任务引领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改编创作的基础是要符合原著的精神,因此要引导学生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真正地研读作品,把作品读深读透。这个设计旨在要求学生在梳理概括情节的过程中,围绕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把握人物的命运。

任务二:分析比较叙事艺术。

以小组为单位,在梳理情节的基础上,结合主人公的命运经历,分析作品结构设计上的技巧,把握这两部作品的叙事艺术。

【设计意图】

经典作品叙事的高超艺术往往是多角度、立体式地呈现。通过这样的对比,让学生学会全面地把握小说的叙事艺术,有了这样的能力,就可以举一反三,提高阅读鉴赏水平。

(二)请你来做编剧

任务一:研究名家的改编。

1956年,电影戏剧作家夏衍把鲁迅的《祝福》做了电影改编。其中改动比较大的地方有:把第一人称改成了第三人称;增加了一些细节,如民俗等;强化了一些人物,如塑造了贺老六憨厚、勤劳、照顾妻子的形象;加入了一个关键情节,祥林嫂在“捐门槛”后仍被歧视,怒砍门槛;等等。(配上剪辑的电影视频片段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下改编的内容)(www.xing528.com)

对此,请谈谈你的理解。

【设计意图】

此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做持续地深入思考,细研原著的精彩,并学会创新,融入自己的理解,真正地走进经典,让经典翻出新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没有固定的答案,谈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就好。

任务二:精选情节巧安排。

在全面把握原著的基础上,请你来做编剧,合理选择细节,设计情节,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此任务主要是训练学生掌握小说叙事技巧的能力,利用自己掌握的技巧,大胆地合理地进行想象,以实现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改编戏剧写作评价量表

任务三:穿越到“现代”。

我们穿越了时光,认识了一位生活在旧中国20世纪初的农村妇女——祥林嫂,认识了一位宋朝末路英雄——林冲,感受到了他们令人唏嘘的命运。请你拯救他们,助他们一臂之力,让他们穿越到现在,去迎接新生。请设想一下,他们分别会开启一段怎样的人生?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以现代生活为背景,借助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穿越剧”的模式,充分调动想象能力,进行作品的再创作活动。让主人公穿越到当前社会生活,去设想这两个人物的经历。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再次深入体会人物形象特点,也可以充分认识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主宰作用。这样的训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

五、能力评价

对于具有特殊叙事形式的小说而言,结构设计方面的特色越来越成为考查的重点,这也是小说要着重培养的一个关键能力点。

(一)把握小说文体特色的能力

任何一种文体的阅读,文体特色均不能忽视。小说三要素的分析把握必然是小说阅读的基础。分析提炼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把握情节特色,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从而更好把握小说的主题。

(二)鉴赏小说的情节结构,梳理小说的线索

小说情节结构考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比较自由灵活,有多样的精彩。比如,蒙太奇式、摇摆式、留白式、独白式、对话式、抑扬式、突转式、误会法、巧合法、意识流,等等。小说的线索有单线结构,讲究“一线串珠式”,这条线可以是某人(“我”)、某物、某种情感、景物等;有双线结构,注重明暗线或主副线的穿插交织。

(三)体会叙述角度、方式及人称变化

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有限视角,内视角、外视角之分,也有独特的儿童视角和动物视角。叙述方式有倒叙、插叙、平叙等的区别。人称方面三种人称皆有,也经常根据需要在行文中自由转换。

(四)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对文本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合理分析与评价

深入研读文本,挖掘作品主旨,体悟作品所表现的丰富意蕴或深刻内涵,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能鉴赏作品展现出来的独特的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雅的审美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