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形耗损的作用与后果:葛家澍文集(上)

无形耗损的作用与后果:葛家澍文集(上)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形耗损是固定资产参加生产不可避免的结果。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曾指出引起无形耗损的两种原因。当然,对于无形耗损范畴仅仅作这样分析是不够的,因为这还没有正确阐明它的本质。如上所述,产生无形耗损的第一种原因是固定资产再生产费用的降低,或者反过来说是由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至于产生无形耗损的第二种原因是新型固定资产的出现。

无形耗损的作用与后果:葛家澍文集(上)

固定资产是生产过程中当作劳动手段发挥机能的物质资料。在工业企业中,最主要的固定资产是直接参加生产或为生产服务的固定资产即所谓生产用固定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参加生产服务显示两种特质:首先,指它发挥机能的时间方面。一切生产用固定资产都能长期地发挥机能,为许多连续的生产过程工作。在它没有完全丧失使用价值以前,始终不改变物质上的原始形态。其次,指它发挥机能的性质方面。和劳动对象不同,固定资产只能帮助产品实体的形成,它的自身(固定资产的物质部分)并不构成产品的实体。按照马克思的话说:“固定资本的物质的担负物,却只能生产地消费,不能加入个人的消费,因为它不会加入它所助成的生产物或使用价值内;它宁可说与生产物相对立,保持独立的姿态,以至完全磨灭。”[2]

固定资产的这两种特质是不容忽视的。正是基于这两种特质,固定资产被生产地消费才表现为一种特殊形式——磨损。磨损,首先意味着固定资产自然属性——物理性能——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固定资产的自然形态由新变旧,日益缩短其寿命,从而最后完全丧失作为劳动手段而使用的效能。其次意味着固定资产社会属性——价值——的变化。固定资产在遭受物理磨损的同时,包括在其中的价值量就有一部分与其母体分离。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担当者。当商品使用价值通过消费而逐渐丧失,则附着在使用价值上的价值也将随着使用价值的丧失而减少(对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仍具有商品外壳的固定资产来说,这个原理同样是适用的)。但固定资产所减少的价值并没有消失,它转移到由固定资产帮助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中去了。所以马克思写道:“除了精神磨损,磨损就是固定资本渐渐由消耗而移到生产物中去的价值部分。”[3]

必须指出,这里所论证的固定资产磨损只是指下列两种情况来说的:第一,由于自然力作用而产生的磨损。例如房屋及建筑物要受风、雨、阳光的侵蚀,机器要氧化生锈等等。第二,由于生产使用而形成的磨损。这是磨损的主要原因。在前一种情况下,磨损可以通过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管(非工作日或工作班)使之减轻甚至完全防止。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如果提高固定资产的质量及其耐磨性,精心地加以维护与检修,这种磨损也可以减少到一定限度。当然,要求固定资产永远为人们工作而完全不受磨损是不可能的。

如上所述,自然力侵蚀和生产使用是引起固定资产磨损的不同因素。但是,它们却有重要的共同点。无论是自然作用或生产使用所形成的磨损,在固定资产的物理性能上都会反映出来。通过技术测定甚至用我们的肉眼就可看到固定资产遭受磨损后的变化。同时,这种磨损通常在固定资产业已投入生产才开始计算。引起磨损的两种原因虽存在着“使用”和“非由于使用”的区别,但严格说来,固定资产“非由于使用”所遭到的自然磨损仍然是为了生产使用才发生的。

由此可见,上述磨损不论其形成原因如何,都是可以看得见的物理磨损或有形耗损。有形耗损是固定资产参加生产不可避免的结果。它反映着固定资产本身变化的自然过程(因为,有形耗损是作为劳动工具发挥机能的固定资产必然要发生的。一切生产用固定资产都必须通过这样的过程来完成其被人们利用和消费的使命)。

以上,我们简单地研究了固定资产有形耗损的基本原理。认识固定资产有形耗损的意义和实质对于理解固定资产无形耗损是很必要的。因为在以后说明中就可以看到,只有把有形耗损和无形耗损加以对比考察,才能正确地解决无形耗损应否计入产品成本问题。

固定资产除有形耗损外,还可能遭到所谓精神磨损或无形耗损。顾名思义,这种耗损是看不见的。因为它并不会从固定资产的物理结构和性能上得到反映。那么它表现在哪里呢?它仅仅表现为固定资产价值的降低。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曾指出引起无形耗损的两种原因。他说:“……只要构造相同的机器能依更便宜的方法来再生产或有更优良的机器加入来竞争,旧机器的价值就会比例减少。”[4]

根据马克思的说法,引起无形耗损的原因是:第一,固定资产的再生产费用降低;第二,出现了经济效能更大的新型固定资产。不论哪一种情况发生,原来的固定资产都因此要丧失一部分价值,好比遭受物理磨损一样。(www.xing528.com)

大家知道,马克思曾论证过,一个商品价值的大小并不决定于原来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由再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上述第一种情况下,只要生产更便宜固定资产的生产方法被普遍推广,从而达到这种生产条件下的生产费用来决定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的时候,则现时所有相同结构的固定资产都要按这个费用标准来计算自己的价值。因此,一切在过去生产技术条件下——劳动生产率较低,产品成本较高——制造出来的就都必须贬值。

上述第二种情况是指由于社会技术进步,生产了效率更高的新型固定资产。这种固定资产不但完全可以代替旧型固定资产,而且保证比使用旧型固定资产获得更大的经济效果。很显然,如果新型固定资产的价值过高,使用它在经济上并不合算,或价值虽不高而尚不能大量供应,那么,它的出现还不至于影响旧型固定资产的价值。后者仍取决于它自身再生产所必需的社会劳动时间。不过,只要生产新型固定资产的部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费用同时又达到大量生产充分供应的条件,那么,旧型固定资产的价值就不再由它自身生产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决定,而将由生产新型固定资产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来决定了。因为在当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下,生产旧型固定资产所花费的劳动时间一定少于生产新型的固定资产。后者的价值一定低于前者的价值。于是,那些在过去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的条件下所生产出来的固定资产就会遭受无形耗损,发生贬值的问题。

从这里可以看到,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无形耗损是和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有联系的。

当然,对于无形耗损范畴仅仅作这样分析是不够的,因为这还没有正确阐明它的本质。

我们必须通过无形耗损的原因来进一步加以论证。如上所述,产生无形耗损的第一种原因是固定资产再生产费用的降低,或者反过来说是由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谈到提高劳动生产率,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它虽取决于多种多样的因素,而决定性的因素当是技术进步。至于产生无形耗损的第二种原因是新型固定资产的出现。很显然,这应当完全归之于发明和采用新技术的结果。由此应该得出结论:固定资产无形耗损是社会不断以新技术代替旧技术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客观经济现象。日益进步的社会生产力是形成无形耗损的物质基础。如果撇开无形耗损在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作用与后果不谈,那么,无形耗损应当理解为这样一种范畴:它实质上用价值形态表现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形式上却用价值形态表现使用陈旧技术“损失”。[5]

那么,无形耗损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所起的作用与后果究竟有何不同呢?

资本主义社会,无形耗损首先要在资本家之间引起剧烈的竞争。技术进步必然要求更新固定资本[6],而更新的速度应愈快愈好。因为只有最早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才能保证获得超额利润。但是,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任何企业投在一定自然形态上的固定资本总额也日益增大。提前更新固定资产必须补充大量投资,这对于中小资本家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异常沉重的负担。因此,技术革新只不过对大资本家有利。大资本家具有一切条件在技术革新方面领先,从而利用这一优势获得愈来愈多的超额利润。科学越进步,技术革新越快,中小资本家的负担也越重。当他们无力挑起这副担子的时候,就不得不在残酷的竞争战下面宣告倒闭和破产。[7]但是,资本主义条件下无形损耗引起的更主要后果乃是给劳动者带来灾难。我们知道,当新技术已经出现或快要出现的场合,资本家总想设法避免或减少由于无形耗损而引起的损失。他们力图把这种损失转嫁给劳动者。他们要求加快机器运转,提高劳动强度,迫使工人最大限度地利用固定资产来增加生产。这样一来,无形耗损的直接后果是使劳动者受到更重的剥削。此外,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固定资产加速磨损的结果使每年的折旧费大大提高了。虽然产品单位成本中包括的折旧费会因产品产量的增加而比例减少,但增加产量所形成的折旧费的相对节约不一定能抵补因缩短固定资产折旧期形成的折旧费的绝对增加。这就是说,尽管分摊折旧费的产品数量加多了,而单位成本中的折旧费可能仍比过去增大。[8]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产品成本是会提高的。这样一来,无形耗损的另一后果就是:可能引起商品价格人为地提高,从而增加广大消费者的负担[商品价格人为提高的可能性存在于这样的场合:社会上快要出现新技术(新型固定资产)或新技术虽已出现,尚未普遍推广;目前大多数采用旧技术(旧型固定资产)的生产力平均水平仍然决定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

社会主义社会中无形耗损所引起的作用与后果则是另一种情况。首先,新技术的采用不会引起竞争。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消灭了引起竞争的社会经济条件。社会主义生产是有计划的,其目的在于谋求整个社会的福利。所以,技术革新应由国家统一地有计划地进行。技术革新的结果总能减轻工人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创造更多的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的需要。从整个国民经济观点看来,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无形耗损不会带来任何真正的损失。个别企业的固定资产虽然可能贬值,也可能因提前更新而遭受所谓损失,但所有这些损失,实际上完全能够从技术进步带给全社会的利益(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得到补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技术进步是降低产品成本与不断降低物价的基本因素。因此,无形耗损不可能也不应该招致产品价格的人为提高。由此可见,只有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我们才能明确看到无形耗损对发展社会生产所起的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