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债券基金投资风险揭秘

债券基金投资风险揭秘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老张这两年投资,每年都是按照5%利率收的利息,但是在债券到期前,他以低于买入价卖出债券,这时候实际的投资收益就只有3.69%了,比原来预期的5%收益低了不少。在中国的债券市场上,违约不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债券投资过程中要实实在在面对的现实。个人投资者靠个人能力显然无法识别债券投资中的风险,只能依靠专业的基金公司。基金公司严加筛选投资标的,当出现风险信号时及时处置,同时通过分散化投资降低单一标的违约的风险。

债券基金投资风险揭秘

债券基金赚钱的门路很多,但也不能保证一定稳赚不亏,投股票的那部分资金会受到股票市场的影响,投债券的那部分对市场的利率非常的敏感。同时,现在债券的违约风险也不容小觑,打破刚兑在债券市场上已经成为一种事实,在这几年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还不起钱”的企业不在少数,有人甚至对违约的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比如是哪些地区的、哪个行业的、国企还是民企等,通过这些特征来规避一些投资的风险。

债券对市场的利率是非常敏感的,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关系,当资金供给收紧、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的价格会下降。另一方面是影响债券的融资成本,借钱的成本高了,收益自然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在2013年“钱荒”的时候,不少杠杆高的债券基金产生了较大幅度的亏损。

为什么市场利率一高,债券的价格就要往下跌呢?我们举个例子会更容易明白一些。比如说:老张买了10份面值为1000元的债券,期限为5年,每年5%利息。在发行后的第二年,人民银行加息了,市场利率也就随之上升。资金对于利率的要求自然也就提高了,要在市场上借钱就要多给利息。同一家企业这时候发行债券,利率要提高到6%才会有人买。

(创新来源:广发资管微管家)

老张这时候要用钱,就打算把手中的债券卖出去。买别的债券,每年的利率可以达到6%,但老张手中的债券利息比市场上的利息要低,如果还按每份1000元卖,年收益率5%,就没人买。没办法,老张只好去降价处理了,在价格降到973.27元时,新买家持有的收益率也就有6%了,也就有人愿意接手了。虽然老张这两年投资,每年都是按照5%利率收的利息,但是在债券到期前,他以低于买入价卖出债券,这时候实际的投资收益就只有3.69%了,比原来预期的5%收益低了不少。如果换成债券基金,借钱买了债券,利率上升的影响也会相应地扩大,甚至会引起亏损。

当然,“央妈”提高利率,仅仅是影响债券基金的各种情况中的一种,也可能是“央妈”卖出了更多国债或央票,可能是“央妈”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可能是“央妈”不愿意借那么多钱给商业银行,造成大家都手头紧了……一般来说,季末、年末大家都需要资金的时候,市场的利率一般比较高,但由于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对债券基金的影响也就比较有限了。

如若不信,我们就看下近10年的历史数据吧,凡是市场利率(这里我们选用上海同业拆借中心的SHIBOR1个月利率)蹭蹭上涨的时候,债券价格就会受到打压,而市场利率保持低位的时候,债券价格就不停地涨涨涨,低利率是债券牛市的坚实基础,而利率上升则是债券价格的强力杀手,特别是债券经过较长时间上涨后,对利率高度敏感,利率稍微提升,债券价格就开始大幅跳水了,2013年的时候如此,2017年的时候也是如此。

注:数据来源于万得资讯,丰丰整理。(www.xing528.com)

除了利率的影响,信用风险(违约风险,即发债券的公司不还钱)的影响会更致命。市场利率高、债券价格跌得比较惨的时候没有卖出,债券基金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持有到期”,不管债券是跌到了700元一份还是800元一份,债券到期后,债券的发行人都要按照1000元一份还本。但要是借钱的人没钱还了,这就很致命了,相当于是全部亏损了。前面提到,债券的借款方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一般来说,政府或者央行违约的可能性基本为零,金融机构违约概率也很低。所以政府发行的债券风险极低,而公司和企业,经营情况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如果经营出现重大亏损的时候,很有可能会无法兑付债券。理论上来讲,当企业未偿还债务的时候,债权人就可以到法院起诉公司,要求公司破产清算以偿还债务,但破产清算往往钱也回不来,因此大多会选择债务重组的方式。在2018年上半年,低风险的国债和金融债受到大家的热捧,就是担心企业发生信用风险。

(创新来源:广发资管微管家)

在中国的债券市场上,违约不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债券投资过程中要实实在在面对的现实。

根据中金公司的统计,从2014年第一只违约券超日出现至今,中国债券市场出现过债券实质违约以来,截至2018年9月23日,中国信用债市场共52家发行人违约,实质确认违约的债券共140只,本金共1348.4亿元。换句话说,投资者买了这些债券,很可能钱就打水漂了。这个金额看似很庞大,但与目前非金融类信用债18.88万亿的存量相比,累计占比约0.98%,占比并不高。

在资管新规明显打破刚兑的情况下,债券的违约将会成为一种常态。个人投资者靠个人能力显然无法识别债券投资中的风险,只能依靠专业的基金公司。基金公司严加筛选投资标的,当出现风险信号时及时处置,同时通过分散化投资降低单一标的违约的风险。

个人投资债券,往往只投资一只,一旦踩雷损失就是100%,而如果分散化投资,按照不到1%的违约率来计算,即便损失了这不到1%投资的全部本息,其他投资的本息也很容易将其覆盖,最终的损失只是收益率低了一点点,这就是专业化投资的魅力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