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韭菜理财经:多收三五斗,玩转理财产品!

韭菜理财经:多收三五斗,玩转理财产品!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财产品成了近5年最成功的金融产品。某银行发行的180天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4.5%,发行规模不超过50亿元。这个情形是如此的熟悉,大家对理财产品收益的预期,是持有到期后偿还本金并按预期收益率4.5%付息,却并未考虑到产品说明书中提示的本金和收益的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定多高,这一定是经过测算的,到期时资产收益率一定是高于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的,这应该是绝大多数情况。

韭菜理财经:多收三五斗,玩转理财产品!

看到债券基金收益还是会有波动的,不少人心里就有点打鼓,转而去买了个收益明确的理财产品。这样的产品在行业内被称为“报价式产品”,意思是预期收益是多少,发行公司(银行)就会兑现多少收益,相当于是个行业的“潜规则”吧。银行如此,证券公司如此,信托公司也是如此。但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这类产品将要成为历史,目前也是“最后的晚餐”了,从2021年开始,所有的产品收益都会开始波动。

我们就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来深入了解这些产品是怎么神奇的存在吧。

银行理财产品主要也是投资债券,我们知道债券也是会有价格波动的,这样就会造成收益率的“波动”,于是银行就给大家确定的收益,多的拿走,少的给客户补上,这样皆大欢喜。理财产品成了近5年最成功的金融产品。

光大银行在2004年以预期收益率的形式发行国内首款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B计划”,与现在的理财产品相比,这款理财产品收益率是非常保守的,3万到10万的预期收益率为2.47%,10万以上预期收益率为2.55%,只是比定期存款收益率高一点,但中国老百姓长期以来把存款当作唯一理财方式,对它的出现给予了极大的热情。从此,银行理财犹如脱缰野马,肆意狂奔,这也被视为中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开元。

刚开始的两年,银行理财的投资还主要局限在标准化债券市场,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到2010年,适逢“四万亿放水”,大量的非标项目涌现,理财的收益不断提高,整个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以至于目前已成为不少“贵宾客户”的标配了,很多人主动买银行理财产品,根本不需要银行客户经理来营销了,因为大家都知道银行是要刚兑的,说多少收益就多少收益,收益比存款利息要高出一大截,干吗不多投多赚呢?

为了解决非标、期限错配等问题,资金池运作的模式开始兴起,从此“潘多拉魔盒”正式打开。“非标”就是“非标准化债权”的意思,是相对于债券可以公开交易来说的,非标没法上市交易,流动性就差,一般只能持有到期,很难转手。但只要持有到期能够按时收回本息,就比投资标准化债券收益高不少。同时,买入长期限的资产,来滚动发行短期限的理财,这样也可以提高收益,这是不是有点像债券基金杠杆的操作啊?

我们来看个实际的例子吧。某银行发行的180天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4.5%,发行规模不超过50亿元。产品说明书会明确注明:投资于符合监管要求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债券、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质押式及买断式回购、银行承兑汇票投资等。同时说明书也会提示各种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等。另外还会明确注明:银行不承诺保证该产品的本金安全,也不承诺该产品一定达到4.5%预期收益率。但对于这些,投资者一般看不懂也不愿去看,其实看了也没有用。大家普遍最关心的就是收益率和期限,看期限合不合适,是长了还是短了。

“为什么不呢?”“一年期存款利率仅有1.5%,买这个理财产品10万块钱一年利息可以多收3000元。”这个情形是如此的熟悉,大家对理财产品收益的预期,是持有到期后偿还本金并按预期收益率4.5%付息,却并未考虑到产品说明书中提示的本金和收益的风险。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客户的收益与当期的投资收益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有点像“收支两条线”,而在收益测算方面,往往会采用“摊余成本法”。

“摊余成本法”的标准解释是:估值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收益。

有点看不懂是不是?很正常,能看懂的人不多,毕竟大多数人不是“吃这碗饭”的。在“吃这碗饭”的小富就经常会把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我们在买入资产时,按照能够及时收回本息来算,把收益平均分到每一天。如果90天的收益是2%的话,那么180天的收益就是4%了。就相当于,忽略资产的价格波动,我们前面说的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种招数,对于债券投资收益的影响似乎就不管用了。产品的收益就比较平滑,不像公募债基那样,价格每天都在波动。

银行拿“熨斗”把波动的收益“熨平”

但实际上,资产不一定会持有到期,也不一定会全部收回本息。万一亏损了怎么办呢,那就需要有第二道保障,即风险准备金。由于理财产品给客户的收益还是要比资产的实际收益低不少,这部分是可以作为银行的管理费的。但“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银行就会留一部分管理费,万一遇到债券违约或者资产卖亏,可以弥补。

也就是说,一旦理财产品投资的债券出现违约,银行会使用风险准备金来补足产品的本金和收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刚兑。正是这种刚兑预期和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事实上的刚兑行为,加速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理财产品市场大发展,也是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在几年时间发展到接近30万亿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投资者对于银行的理财产品往往信心满满,但做过资产管理的人就会知道,要做到刚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随时要面对各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投资项目本息顺利收回。也就是说理财产品投资的资产没出现违约,正常地收回了本息,不管是债券也好,非标也好。理财产品收益率定多高,这一定是经过测算的,到期时资产收益率一定是高于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的,这应该是绝大多数情况。银行将本金和预期收益足额兑付客户,剩下的收益就可以作为银行的管理费,也可以留存一部分作为风险准备金。这种情况应该说是大家都喜欢的“皆大欢喜”的结局。

第二种情况就是出现了小额亏损:亏损总是难免的,理财产品所投资的某只债券或某几只债券出现小范围信用风险事件,但金额并不大,可能只影响到了部分的收益,银行留存的风险准备金完全能够覆盖此次亏损。

如果不正常兑付客户,别说是本金亏损,哪怕收益低了0.1个百分点,客户的感觉都是“这个产品不稳当”。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银行说:过往所有期次产品都是按照预期收益兑现的。说这句话本身是合规的,然而一旦有一期没按预期收益兑现,银行就不能这样说了。

站在银行的角度,如果某一期没有按预期收益来兑现,今后发行理财产品,买的人就会减少,只能通过提高收益等方式来吸引客户,必将面临利率上升、募集规模下降的风险,对银行来说得不偿失,或者说“因小失大”。银行索性就用风险准备金给客户补齐预期收益。其中的风险也就只有银行“自知”,投资者完全“无感”。

第三种情况是出现了大额亏损,而且是大面积亏损,不仅是一只理财产品出了问题,几乎所有的理财产品所投资的债券都全部违约,所有理财产品的投资都收不回来了。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情况,更多的是一种理论假设。风险准备金已经无法覆盖这么大额的亏损,银行的自有资金也无能为力了。这时候,说明书中的“不承诺本金和收益”条款就真的要起到作用了。此刻坚持刚兑,或许就会让银行破产。在法律层面,银行也没有必须兑付的义务。于是,银行可能会选择在风险准备金或者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客户进行部分兑付,而不会选择冒自己破产的风险“全部兑付”。

因此,所谓的刚兑更多的是指第二种情况的收益平滑,而非第三种情况的“舍命相赔”。

商业银行能够在第一种情况下赚取管理费并积累一定的风险准备金,当出现第二种情况时,使客户收益稳定。这样能够通过降低未来理财产品募集成本、提升募集规模等方式为银行贡献收益,从而实现客户和银行“都满意”。

实际上,很多理财产品并不是单独运作的,而是采用资金池运作的。理财产品与投资资产之间并没有一一对应关系,只要是整个池子不出问题,能够平稳运作就可以了。当然,这样的前提就在于池子里赚回来的钱能够覆盖客户的收益,要不然就可能沦为庞氏骗局了。这样的模式,成功的如银行理财和券商的集合产品,失败的如P2P,两者的区别并不在于运作的模式,而在于资产管理本身。

我们多少有点习惯了理财产品的确定收益,但经常买理财产品的人也知道,不同期次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是不一样的,收益并不是一年到头都是一样的。自从大家接受了理财产品是一种既安全收益又比存款高的产品后,理财产品收益的高低就成了大家“斤斤计较”的对象。

理财产品是源自于银行,同样隐性刚兑的部分券商资管产品、保险资管产品也可以称为“理财产品”,小富认为它们运作方式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理财产品并不是银行的“专利”,但一些非金融机构打着“理财产品”的招牌发行的一些兑付能力较差的产品,则不能简单地归类于“理财产品”。

我们发现,不同机构的“理财产品”在收益率方面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即便是同一家机构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会有差异。虽然这个差异并不大,但即便是0.5%~1%之间的差异,投资者也是非常在意的事。那么这些收益率高低的背后有没有可循的一些规律呢?不少客户经常向小富咨询,面对大家不停地问“为什么”,小富还专门进行了总结,以便能让大家了解得更清楚,从而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1.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市场利率同向变动

中国市场上的利率有很多个,不同的利率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前面也介绍过,市场利率SHIBOR利率对于债券投资来说是影响非常大的,而国债利率是大家比较认可的“无风险利率”,意思是财政部不可能兑付不了投资者,是最安全的一类资产,其他投资品的收益率都要高过国债才行。还有,在以前的若干年,我们存款的利率一直是按照人民银行存款基准利率来执行。目前“基准利率”仍然存在,但银行已可以在此基础上自主决定给客户存款利率的高低了。在个人投资者的心目中,“刚性兑付”的理财产品一定程度上也充当了“无风险利率”的角色。如果其他投资品收益比不过理财产品,往往会被大家分分钟“PASS”掉。

注: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2019年6月1日。

理财产品本质上还是投资品,而不是“市场利率”,预期收益率实际上是会受市场利率影响的。债券的价格会随着市场利率反应变动,或者说市场利率升,债券价格就会跌。那么,对于主要投资债券的理财产品来说,收益率是上升的还是下降的呢?

答案是大多数情况是上升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般是跟随市场利率同向变动的。当市场利率下降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随之下降,而市场利率上升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随之上升。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理财产品,尤其是期限较短的理财产品,是要投资同业拆借的,也就是说理财产品的资金会借给其他金融机构来使用。若利率上升,作为资金借出方的理财产品会成为直接的受益者,同样的资金自然会多收点“米米”回来,给大家分的收益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了。

其二,利率会影响理财产品所投资的债券的收益。债券价格与利率是反向变动的,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债券的收益率就会上升。

实际上,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跌=债券收益率上升;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涨=债券收益率下降。对于很多习惯了“涨就是牛市,跌就是熊市”的投资者来说,思维还是要做“转换”。

为什么债券价格跌了,收益率会上升呢?举个例子,某债券原来价格为100元,以这个价格买入,持有到期的收益率就是7%;公司出现偿债风险,价格急剧下跌,而在价格下跌到55元买入的投资者,最终公司还是以107元兑付的,年化投资收益率甚至超过了90%。(同时还有持有时间长短的因素)。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债券价格下跌后进行投资的投资者的收益率,要比原来的投资者高。虽然平时可能只是不到1%的变动,对于债券类的投资还是“有感”的。

2018年,小富在年初时就经常建议客户买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小富这样建议的逻辑就在于,在经济遇到困难时央行往往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水),市场利率就会下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随之下行,期限短的理财产品将会面临“再投资风险”。比如:90天的理财产品,原来收益率是4.5%,但90天到期时,由于市场利率降低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降低了,就只有4%了,这样就不如直接买180天、收益率为4.8%的理财产品划算,甚至180天、收益率为4.5%的理财产品也会更划算。

其三,理财产品与其他投资品之间的替代关系。理财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与国债、银行存款、货币基金这些安全度较高的投资方式是具有竞争和替代关系的。在市场利率上升时,国债和货币基金的利率一般都会水涨船高。存款利率是否会提升,在以前固定利率的时代,要看中国人民银行有没有提高存款基准利率。现在就不一样了,大额存单的面世也宣告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来临,从上浮10%到上浮40%,存款的利率方面商业银行可以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了。

当国债、存款和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都在提高,而当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率本身也在提高时,给投资者的收益率没有理由不提高。这也存在一个博弈关系,因为理财产品在收益率方面本身比存款利率就有一定优势,市场利率提高后,如果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变动,这种优势可能会缩小。这时候,如果所有银行都不调高理财产品收益,大家可能也会接受。但由于各家银行间本身就是竞争关系,银行就有动力调高理财产品收益。如果某一家银行调高了收益,而其他银行没有调整,投资者的资金就会哗哗地流向这家调高收益的银行。为了稳定自家银行的理财资金不流失到其他银行,其他银行也都会相应调高理财产品收益,既然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当然是晚调不如早调了。所以我们会看到,在利率上升时,各家银行几乎都是第一时间调高了理财产品的收益。

自从大额存单面世后,存款的利率在不停地往上升。过去的10年,大家基本上都在不断地把存款转成理财产品,这两年大额存单的利率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差不大时,还是有不少的客户把理财产品又转成存款。大额存单一般是两三年的,期限要比理财产品长得多,但在大家的心目中,存款的安全度肯定还是高于理财产品的。同时,在未来利率不确定而且有较大可能是继续下行的情况下,锁定长期的收益对不少的人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www.xing528.com)

2.理财产品与期限为正比关系

一般来说,同一系列的理财产品,期限越长,收益会越高。这不是理财产品所独有的,而是在固定收益类投资中普遍存在的。比如: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1.5%,两年是2.1%,三年是2.75%,当然这里的比率都是年利率,也就是1万元存两年,每年都会有210元的利息收入,两年就会有420元的利息收入。若存一年期的话,连续存两年,每年是150元、两年300元的利息收入。如果能一次存够两年,当然是直接存长期限要划算得多。

我们知道,在正常情况下,收益与风险是匹配的。收益率越高,风险就会越大。当然,这个风险是比较宽泛的概念,并不是单单指本息可能受损的信用风险,还包括无法及时变现的流动性风险和无法进行有效再投资的“再投资风险”。

对于一项投资来说,时间越长,未来的不确定性会越大,即便是在几个月的时间内,理财产品的信用风险发生变动的可能很小,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当然,影响更大的会是流动性风险和再投资风险,能够及时变现就是一件好事,万一哪天急需用钱呢,我们会发现,如果收益率相同的话,短期限的理财产品往往会比长期限的理财产品更受欢迎,甚至大家还有种“占了便宜”的感觉。如果能够及时变现,未来我们发现有更多投资机会的时候就能够及时地进行调整,而不至于眼看着机会从自己的身边溜走。

对于固定收益类投资来说,收益率与期限是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关系。在专业投资方面,人们使用一种叫“利率期限结构”的图表来表示收益率与期限之间的关系。横轴是时间,单位是年;纵轴是收益率,单位是%。下图就是国债的利率期限结构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正常情况下,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而且时间越短,曲线越陡峭,意味着对期限越敏感。比如说,三年期收益率比两年期收益率高0.13%,而21年期收益率比20年期收益率仅高了0.01%。对于可以投资20年的投资者来说,只需要提高一丁点儿的收益率就会愿意再多投资一年,而对于更愿意投资一年的投资者来说,再多投资一年时间增加了不少,要增加很多的利息才会愿意。大家或许有类似的感觉,当工资从2000元提高到4000元的时候,可能会兴奋好几天,而工资从1.5万元提高到1.7万元的时候,或许只会高兴一会儿。我们或许会看到一年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和11个月期的收益率基本差不多,而两个月期的收益率则比一个月期的收益率高不少。

注:来源于中债信息网,2019年5月31日。

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图

很多人也确实在理财产品投资过程中遇到了中途需要使用资金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银行推出了“可质押”的服务,在理财产品的运作周期内,如果遇到需要使用资金的情况,可以通过将理财产品质押的方式来弄到资金。这样既弥补了中途急需用钱而将其放在活期存款里,只能享受低利率的遗憾,又解决了要用钱的时候能够及时到位的难题。

既然“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的前提中有一个“正常情况下”的条件,那么必然就会有一些非正常的情况了。

一般来说,非正常的情况往往会发生在一些特殊的时间点,也往往只是暂时的,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比如说,到了季末的时候,为了便于对接存款,一些短期的产品反而可能会比长期的收益率高一些。这种现象过去一度受到监管部门的注意,从而对理财产品刻意去对接季末存款这样的事情,查得比较严,所以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利率可能会发生变动时,许多人预期未来不久中国人民银行会大概率降息,长期限的产品如果给投资者的收益率太高,银行就有可能会产生投资亏损。所以,银行会更倾向于引导大家购买短期限的理财产品,控制自己的风险。当然,降息后,理财产品的收益自然也就会随之降低。如果确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买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高,但到期后再买收益率就下降了,很大可能是比原来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还要低一些,这样购买短期限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并不一定比原来直接买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更划算。

3.银行理财产品类型

理财产品也有很多种分类,或者说是分了很多个系列。不同的类别,投资的方向和管理方式会有一些区别,这样会影响到投资的收益,所以不同类别的理财产品收益还是会有较大的差异。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资产的背后管理我们很难看清楚,也很难看得懂。不过一些比较好懂的分类,其实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辨别的。

固定期限的产品会比开放式产品收益高。固定期限理财产品和封闭式理财产品是一样的概念,投资者是不能提前赎回的,只能等到期限结束才能获得本金加收益。开放式理财产品一般在银行工作日可以自由赎回,不少银行都有可即时赎回的产品,资金能即时到账,基本上可以作为活期的替代了。在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5%的情况下,这样能即时赎回的理财产品能有2%左右的收益足够让不少人欣然前往,而90天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则可能需要4%左右的收益才会被投资者普遍接受。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银行的开放式理财是否处于开放期,是按照“银行工作日”或“法定工作日”来算的,而不是“证券交易日”。比如说,因为春节放假调休,某个周日是“法定工作日”,大家是要上班的,银行也同样是要上班的,这一天就算作“银行工作日”。但又因在周末,股市是不开盘的,所以对于开放式理财产品来说就是开放日,当天可以进行赎回,而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这一天是非开放日,这一天赎回的话就会顺延至最近的工作日进行处理。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一般要高于报价式理财产品。资管新规细则确定后,目前不少的银行既有净值型理财,也有原来的报价式理财。净值型理财的意思是说,投资实际赚了多少钱就给投资者分多少钱,有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业绩基准。这也许会让投资者心里有点不踏实,不过如果我们细心去看就会发现,净值型理财投资下来反而会比原来的报价式理财产品收益更高。这是因为,原来的报价式理财产品银行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银行自然会为自己留存一定的收益用作弥补可能出现的亏损。既然现在净值的风险是由投资者自己承担了,银行也就没有理由再留存这部分的收益了。以前还有一些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收益要比浮动收益的产品低不少,也是相同的道理。

4.美元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般低于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

除了人民币理财产品,还有一些外币理财产品,其中以美元理财产品最为常见,有时也会有欧元等其他币种。如果你知道人民币存款利率远高于美元的存款利率,这个道理就不难懂了。贷款的利率也是如此。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人民币理财产品低就是很自然的事了。美元的理财产品是要先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再去买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到期后,回到账上的资金也是美元,如果想要人民币,还需要自行兑换。

或许有人会费解:这种兜了一圈,最后的收益率还不如人民币理财产品,何必呢?实际上,大家购买美元理财产品的逻辑更多的是认为美元兑人民币可能会升值,或者不久之后需要使用美元。提前兑换了,与其把它放在活期的账上,不如购买美元的理财产品增厚收益。美元理财产品相对人民币理财产品来说,除了理财产品预期的收益率外,还有汇率变动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说:人民币理财产品年收益率是5%,而美元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只有2.5%。当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上升了4%,这时候若不考虑汇兑的费用,美元的投资换人民币,年收益率就是6.6%,比买人民币理财产品更划算。这样做就有个平衡点的问题,以上面例子来说,人民币理财年收益5%,美元理财年收益2.5%,在未考虑汇兑费用的情况下,这个平衡点就是2.44%,也就是说,如果美元兑人民币升值在2.44%以上,美元理财收益就会更高,升值在2.44%以下(包含贬值),则人民币理财更划算,在外币理财中,汇率可能的变动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汇率的变动是很难预测的。外币和外币理财产品的投资,更多的应是从风险规避的角度来考虑,而不是单单从收益的角度来考虑。

5.购买起点高的产品收益可能高一些

不少人可能会注意到,很多银行都会有“贵宾专享”“私行专享”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会明显高于一般的理财产品。

高端客户对银行的贡献比较大,对于市场化的理财产品来说,这部分客户获取更高的回馈也在情理之中。同时,这些高端的产品可能会投资部分信托类产品,投资收益自然就会高一些。由于单个高端客户的投资金额都比较大,银行募集资金的成本(很多时候是人力成本)也就比较低,给这部分客户高一些收益,银行也是愿意的。所以,起点高的理财收益高一些也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

6.小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收益要高一些

经常买理财产品的人或许会注意到,一般四大行的理财产品收益要比其他银行的低一些。从投资方面来看,中小银行在风控方面比大银行宽松一些,经营投资风格更加激进、杠杆可能更高,信用评级较低的债券也可以进行投资,产品的投资收益自然会高一些,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根本的原因。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小银行因为在吸收客户资金的能力上存在着和大银行不可相比的劣势,理财产品一定程度上有银行的信誉来做隐性的背书。对于“信如黄金”的银行业来说,大银行自然有着小银行不可比拟的“信任优势”。大银行只需按照自己认为较为安全的方式来管理理财产品的资产,而小银行则必须想办法将收益高于大银行的收益才能吸引客户。

当然,风险更高并不等于风险一定会发生。小银行也可能会通过加强对资产的细化管理等方式,在获取较高收益的同时又尽可能控制好风险,但这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人力成本。同时,由于有隐性刚兑的存在,在银行经营不出现重大问题的情况下,资产的高风险更多的是由银行来承担了,并不一定是由客户最后买单。过去若干年一直如此,相当一部分人喜欢到小银行买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也是基于这样的现实。

除了银行间的差异外,一般的证券公司或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的收益都会比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高一些,这也是以上两个原因所致。一方面是投资范围和投资风险偏好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发行者资信状况的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实际上并不是单纯地比收益的高低,而是在收益与风险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理财产品未来会走向何方?

在过去的数年,理财产品在各自的天地里肆意地发展,银行、券商、基金、信托等各有各的一套规范,同样的投资由不同的人操作,受到的政策约束就不一样,一时间“用别人的鸡下自己的蛋”的“通道业务”甚嚣尘上。这种“通道业务”就类似于牌照挂靠,有牌照的公司可以“躺赚”一笔“通道费”,而“借道”的公司也可以去干本来自己不能干的事。乱象环生的背后,是投资者可能蒙受巨大的损失,国家金融系统会出现重大的风险。

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中国金融史上的重磅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也就是金融圈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资管新规”,凡是资产管理类业务,不管是银行、证券公司还是基金公司,都要进行规范,以前的种种监管套利、产品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等问题,一概限时整改。

“资管新规”之后,银保监又出台了“理财新规”,是按照“资管新规”的框架,针对理财产品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这也为理财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了调。

理财产品的购买起点要变了。以前,理财产品一般是5万起买,以后就会分成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公募的理财产品起点会很低,可以1万起买,大家基本上都可以买而且“买得起”,也不受购买人数的限制。私募理财产品则只有具有一定投资经验和满足资产要求的“多金人士”才能买,购买起点会根据产品的类型来确定,比如固定收益类的就需要30万起,而且1只产品只限200人购买。

理财产品也可以投股票了。以前的理财产品基本都是投债券的,以后的理财产品就比较全能了,债券、股票、期货、外汇都可以投了。理财产品再不是原来“保本保收益”的了,而是像基金一样,会有多个面孔了。会以80%作为比例判断,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混合类产品。对于银行来说,大概率会以不同的产品系列来做不同类别的产品,在购买的时候,要问清楚这个系列产品的投向和收益风险情况,不能见了理财产品就闭着眼睛买了。

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不固定了。新规明确要打破“刚性兑付”,“非保本浮动收益”不再只是字面上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了。采用净值化管理、收益随市场波动的产品越来越多。原有的收益固定产品的数量在逐步地变少,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将会在2020年全部终结。这就意味着,收益固定的有银行隐性担保的报价式理财产品将很快退出历史的舞台。以后买理财产品,即便是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收益波动也会是常有的事。当然了,各家银行也会在过渡期尽量让大家更易接受净值化的产品,尽可能采用持有到期等策略,使产品的实际收益更符合大家的预期。

定开式产品将会大量涌现。短期限的产品管理起来难度非常大,为了解决客户资金和投资之间的问题,不少银行采用了定开产品的模式,相当于自动续期的多个封闭式产品,但是它更加灵活,这样既可以拉长负债期限以摊余成本法来配置非标资产,又可以以市值法来配置债券等标准化资产。

理财子公司将打破原来的“专属范围”。2018年12月,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获批设立理财子公司。2019年1月4日,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同时获批。随后在2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正式批准工商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并已受理多家商业银行申请,其他多家银行也拟提交申请。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管理的专业化经营,与银行其他业务相分离。以前,你在建行只能买到建行的理财产品,在农行只能买到农行的理财产品,而不久的将来,你在同一家银行可以买到任何一家的理财产品。各家理财产品的对比会更方便,选择的余地会更大,也不用再把钱在各家银行转来转去了。

应该如何选择银行理财产品,这确实是很多普通投资者面临的一大难题。也许有人说,应该选择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因为收益较高。这貌似有些道理,但收益率绝不是唯一标准,还需要从流动性需求、安全性等角度来考虑管理的机构、资产投资的方向、产品的结构等因素,甚至要考虑一下资本市场未来可能的趋势。选择理财产品需要动更多的脑筋,不能只看哪个收益高就选哪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