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韭菜理财经:揭示保险真相

韭菜理财经:揭示保险真相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保险是骗人的吗?保险是以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或人生疾病、伤害、死亡等达到合约约定条款或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责任的商业行为。比如当投保人购买健康险时,代理人员因急于销售,有意忽略健康告知的重要性,等到投保人身体出现问题时,却因之前未被如实告知而得不到赔付。

韭菜理财经:揭示保险真相

曾经很多人把保险当“存款”来“存”,很多人并不清楚“保险”到底在“保”啥,一旦遇到保险“不赔”或者收益不及存款时,就把保险看作终身的“仇人”:保险是骗人的。但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保险是骗人的吗?

“买错保险如同吃错药。”如果保险会说话,它一定会大呼冤枉!保险是以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或人生疾病、伤害、死亡等达到合约约定条款或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责任的商业行为。

那为什么很多人不接受保险呢?保险本身不会骗人,只有“人”才会骗人。如果说我们“受骗”了,那是卖给我们保险的销售人员没有“尽职履责”,没有把我们应该买什么保险、这些保险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给我们说清楚。例如,我们买了重疾险,感冒发烧住院那肯定是不会在被保范围之内的。

与大家对保险的“误解”相对应的,则是我国购买保险普遍的“保”得不够。在日本人均持保单为6~7份,而中国人均持保单为0.2~0.3份。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保险机构众多,但人均持有的保单量却远远不足。

保险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金融产品,大家买的是一张抽象的合同。它既不像买衣服一样穿上新衣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不同;也不像买一个手机后马上能感知它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好多人往往是当风险降临时,才知道保险对自己和家庭的呵护是多么的重要。特别是重疾、医疗这类人身保险,不少人在健康的时候抱着侥幸心理,当自己和家人罹患重疾时,沉重的经济负担已向家庭袭来。若这时才想起购买保险,当然没有保险公司愿意“保”了,这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保险产品不仅不像一般商品那样可带来直观的体验和感知,更重要的是购买保险还得因人而异。不同的年龄、家庭结构(如是否结婚,是否有小孩,有几个小孩,等等)、收入水平等,对保险的需求不同,相应地配置也应不同。(www.xing528.com)

但这些问题在保险行业发展的初期都被忽视了。1992年友邦保险将在西方运作多年的寿险代理人机制引入中国,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发挥了很好的销售带动效果,寿险市场快速增长。

但随着寿险市场销售规模不断扩张,进入保险代理销售的门槛越来越低,不管是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还是银行理财经理、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不少的保险代理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实现销售不惜夸大保障和收益的水平,让人们认为“保险不买亏了,保险少买就后悔”,完全不顾是否适合投资人。比如当投保人购买健康险时,代理人员因急于销售,有意忽略健康告知的重要性,等到投保人身体出现问题时,却因之前未被如实告知而得不到赔付。再如,当代理人夸大分红险的预期收益,吸引投保人购买,等保险到期实际收益却远远低于预期收益,投保人将不再相信保险销售人员……长此以往,导致投保人和保险机构之间因不信任产生了鸿沟。

小富有位同事方蔚,在银行驻境外的投资公司工作,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那天方蔚和小富聊起投资时,觉得自己的财富还打理得不错,前些年买房赚了不少钱,买了一些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也没有像投资股票那样经历大起大落的折腾,属稳健型的投资者。说起下一步的理财规划,方蔚想重点在养老方面做一些配置。小富听后就向她推荐用保险来做养老规划。谁知话音刚落,方蔚就打住了小富的话题,还对小富说,“我真心地告诉你,我从骨子里不接受保险”。小富本还想劝两句,看到方蔚已流露出对他不信任的眼神,就不好再说下去了。小富心想,要再多说几句说不定她会怀疑我是在向她推销保险拿佣金了。

以往的这种情形,让保险代理人制度隐隐有一种恶性循环的态势。一些低素质的销售人员让行业的形象变差,而差的行业形象又让业务发展更难推动。当然,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现在国内的保险机构也痛定思痛,看到了因销售“短视”带来的不可持续发展,纷纷在探索保险业未来的发展转型:在产品的开发上由主打理财类转向保障类与理财类并行,开始尝试专属独立的保险代理人模式,部分保险公司不惜开出很好的条件吸纳高素质人才,努力提高行业执业水平。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随着普通大众保险意识的增强,保险行业也应该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