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击败刘裕的震撼之月阵?

如何击败刘裕的震撼之月阵?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仗里,刘裕运用他精心设计的步兵、战车、强弩、骑兵密切配合的新阵法,成功在野战里击败了强大的南燕重骑兵。但刘裕用这样的阵法对付擅长纵深战术的北魏骑兵,又会怎样呢?于是,经过缜密思考后,刘裕终于在黄河北岸摆开了他精心设计的“却月阵”。刘裕的却月阵是以河岸为依托,形成了一个移动的堡垒,万钧神弩的攻击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如何击败刘裕的震撼之月阵?

怎么对付骑兵,是一个常让中国古代军事家伤脑筋的难题。

在古代科技条件下,装备着精良盔甲和刀、矛、弓箭武器的骑兵,既有速度也有攻击力,往往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特别是在平原野战战场上,谁拥有强大的骑兵,谁就能迅速掌握战局。放在中国古代南北分裂的乱世里,缺少骑兵的南方政权,面对拥有大规模骑兵军团的北方政权,常常在战场上被动挨打,有限的几次北伐也基本以失败告终。

那么,缺少骑兵,就意味着失去了胜利机会吗?

当然不是,在分裂混战长达三个半世纪的两晋南北朝时期,一种专门克制骑兵的新战术应运而生。这就是军事家刘裕发明的“却月阵”。

公元304年,“永嘉之乱”爆发,腐朽的西晋王朝在动乱中消亡了。部分西晋贵族南迁后,在南方重建了王朝,史称“东晋”。而中国北方则被各方势力割据,前后出现了十六个政权,年年混战不休。

南方的东晋王朝也想出兵北伐,收复北方失地,却不止一次吃了“缺骑兵”的亏,不是被敌人的骑兵冲垮,就是被敌人的纵深打击截断运输线。古代中国产马地主要集中在北方,北方的各个政权几乎都有自己的精锐骑兵部队。而在南方立国的东晋军队则以步兵为主,别说骑兵部队,他们甚至连组建骑兵的马匹都凑不齐。想在野战里取胜,这太困难了。

两晋南北朝时期,恰好是中国古代骑兵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一时期的骑兵,无论装备还是战术思想都比之前的两汉时代有了大幅提高。北方骑军中有一种甲具骑兵,这种骑兵不但骑手穿着重甲,连战马也包裹铁甲,还装备着比汉朝环首刀威力更强大的马刀,无论攻击力还是防护力都大大加强。作战时,甲具骑兵往往排成横队,像一堵快速移动的铁墙一样,向着对手狠狠撞过来,可谓所向披靡。

所谓“纵深战术”,就是面对敌人正面攻击时,一面诱敌深入,一面把自己的骑兵分成多个纵队,向敌人侧翼和后方发起攻击。北魏骑兵就很擅长这种战术。他们在和另一个北方政权后燕作战时,先故意西撤诱敌追击,然后命令己方骑兵多路出击,成功把以骁勇著称的后燕骑兵分割包围,最终将其主力全部歼灭。

骑兵虽然厉害,但东晋也有自己的强大武器。

万钧神弩是东晋军队装备的一种大型弩。这种弩的体积比两汉时代的弩要大得多,弩弓长达5米,发射的也不是普通弩箭,而是三四尺长的大矛。这么大的弩,往往要用大车装载,用轱辘绞拉发射。刘裕在平定南方叛乱时就多次使用过这种武器。他甚至曾经在陆地上摆开大弩,朝着敌人在江面上的战船发射,把敌人的大船都打沉到了江里。

这威力巨大的万钧神弩能不能克制北方骑兵呢?其实很难。万钧神弩的优点是威力大,缺点是速度慢。遇到体积庞大的战船或行进速度有限的步兵时,它能发挥出威力;但如果面对的是速度极快的骑兵,它的杀伤力就有限了。所以在刘裕北伐之前,万钧神弩大多部署在城池上,靠着城墙防御发挥威力,很少用在北伐的野战战场上。

公元409年,身经百战的东晋名将刘裕出兵北伐,先向盘踞今山东东部南燕政权发起进攻。当时南燕政权最擅长的就是重骑兵正面冲锋。双方经过一次次激烈交锋,最后在南燕重镇临朐城外展开决战。南燕采取的依然是老办法:身披重甲的重骑兵排成横队,冒着东晋的箭矢猛冲过来。依照他们以往的经验,只要冲进东晋军阵里一顿砍杀,东晋步兵就会自乱阵脚。

可这一次,刘裕给他们摆了个新阵型:第一排是4000辆兵车摆开阵势,兵车上部署手持长矛的步兵,依托兵车掩护阻击南燕骑兵。兵车后面是万钧神弩,向着南燕重骑兵发射弩箭。双方从早晨打到中午,一度不分胜负。关键时刻,刘裕派出麾下有限的轻骑兵,绕开正面军阵,快速袭击了南燕的大本营广固,南燕皇帝慕容超吓得拔腿就跑,刘裕趁机追击,终于打了个大胜仗,灭亡了南燕政权。(www.xing528.com)

在这一仗里,刘裕运用他精心设计的步兵、战车、强弩、骑兵密切配合的新阵法,成功在野战里击败了强大的南燕重骑兵。但刘裕用这样的阵法对付擅长纵深战术的北魏骑兵,又会怎样呢?

公元417年,刘裕再次出兵北伐。为了克服缺马的劣势,刘裕从彭城出发,乘船沿着黄河一路进军。北魏知道后,就在黄河北岸集结了十几万大军。只要刘裕的船在黄河北岸靠岸,北魏骑兵就冲过来袭击。等刘裕派兵反击,他们又凭着骑兵优势快速离开。这样一来,刘裕不但没法进军,还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于是,经过缜密思考后,刘裕终于在黄河北岸摆开了他精心设计的“却月阵”。可这个在北魏兵将眼里似乎没什么了不起的怪阵,真能挡住北魏骑兵吗?

东晋军队先派700个士兵护送100辆兵车快速登岸,在岸边排出了一个半圆形队形。紧接着,在这半圆形队形后面又出现2000多名东晋士兵,他们护送100张大弩上岸,每张大弩两边还有巨大的盾牌掩护。北魏骑兵不敢大意,先派兵试探着发起冲锋。东晋的兵车开始放箭,但这些箭支的威力并不大,连重骑兵的重甲都射不透。北魏兵将的胆子便大了,北魏统帅长孙嵩下令:30000名北魏精锐骑兵全部出动,一举消灭刘裕。

北魏的骑兵离这半圆形的却月阵越来越近了,却月阵里的100张万钧神弩开始大显神威:东晋士兵用大锤猛砸万钧神弩,把一支支三四尺长的长矛发射出去,转眼就有1000多支长矛射向北魏骑兵。正快速冲锋的北魏骑兵一下子就倒了一大片,伤亡三四千人。

虽然北魏这时有30000多骑兵,可他们以前没见过这种武器,眼看着身边不断有士兵倒下,却月阵里的万钧神弩却依然在大阵的掩护下一次次发射。北魏的骑兵就是冲到近前,也会遭到东晋步兵的阻击,根本冲不进阵中。战斗打了没多久,这些昔日擅长纵深攻击的北魏骑兵全慌了,撒腿就往北跑。

这场北魏精心策划的纵深进攻就在却月阵前变成了大溃败。北魏损失了数千人,连带兵冲锋的北魏名将阿蒲干也阵亡了。

复盘整个战斗,我们不难看出却月阵的精妙:整个阵型沿河而布,形成一个半圆,而阵型上每一个点都可以互相支援,阻止对方骑兵正面冲锋。而且由于是沿河布阵,后面还有船队随时增援,不怕北魏骑兵绕到侧翼偷袭。刘裕的却月阵是以河岸为依托,形成了一个移动的堡垒,万钧神弩的攻击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吃了这场败仗后,北魏也赶紧收缩防线。打了胜仗的刘裕则继续沿黄河北上,打败了另一个强敌后秦政权,收复了晋朝关中平原的土地。这也是东晋在历次北伐中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知识链接 万钧神弩铜弩机

南京的秦淮河畔曾经一次性出土了5件南朝万钧神弩的铜弩机。这种弩机的悬刀长达20厘米,远远超过三国时期的同类强弩。用这样的强弩,不但可以发射威力巨大的弩箭,还能发射重量级的长矛,给骑兵带来巨大威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