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中国画创新教学的可行性:基于师资培训的研究

学校中国画创新教学的可行性:基于师资培训的研究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的表现题材、各异的创作视角以及纷繁的艺术特色皆出自创造性思维,而对于学校美术教学而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应是中国画创新教学的目的所在。中小学阶段的中国画教学要在保持本国民族传统特色的同时,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二)对中国画创新教学方法的认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中国画的教学更关注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和适时引导。

学校中国画创新教学的可行性:基于师资培训的研究

(一)学生的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着眼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新颖性[10]。中国画创作过程中需要创作主体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中国画讲求画面的意境和气韵,对于创作者而言创造并表达出意境应是衡量作品价值的最高标准。不同的表现题材、各异的创作视角以及纷繁的艺术特色皆出自创造性思维,而对于学校美术教学而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应是中国画创新教学的目的所在。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开放的、创新的时代,一切人类活动和文明成果都离不开创造,中小学的中国画教学也离不开创造和创新。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并加以启发和保护。中小学阶段的中国画教学要在保持本国民族传统特色的同时,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

(二)对中国画创新教学方法的认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作为一个口号,人人都会叫,我们现在的任务是中国画教学中如何创新,这就需要具体研究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创新。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11]中国画教学方法有很多,如“欣赏”“示范”“临摹”“创作”“游戏”等。有人一听“临摹”教学就觉得这是一个传统的、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其实不然,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把握这些教学方法。就临摹而言,包括响拓、对临、意临等方法,其中有许多能激发人创新的意识和思路,这就是为什么面对同一幅作品,每个人的认识和感受是不同的,教师只要能适时地关注到这些不同,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同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无所谓好坏,教学方法的有效取决于教师的判断和能力,一种看似古板的教学方法,使用得当,照样能获得学生的认可。所以,中国画的教学更关注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和适时引导。(www.xing528.com)

(三)中国画教学资源的开发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文体活动、节庆、纪念日、建设成就、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城市、社区村庄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12]

以往中国画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只是就单纯美术课本上的范本进行练习和临摹。随着中国画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中小学中国画教学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描摹方式,而是在掌握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灵活多样地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影像、互联网),借助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艺术资源,更为形象生动地展示中国画的博大内涵,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画的审美趣味,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

在学生的中国画实践活动中,也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各种不同的媒材,通过对多元化材料的尝试,加深于对中国画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