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师资培训的中国画教学研究:教学案例和设计流程

基于师资培训的中国画教学研究:教学案例和设计流程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35教学设计流程图◆教学过程通过欣赏歌舞剧《韩熙载夜宴图》的视频导入。(二)“风眠体”的现代阐释[26]◆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教学过程第一,描述作品。教师给予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尽可能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评价涉及作品的表现形式、人物造型、思想情感、作品对中国美术史的影响力。

基于师资培训的中国画教学研究:教学案例和设计流程

如今在视觉文化冲击下,学生往往沉迷于网络、影视动漫,读图能力渐渐缺失,尤其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阅读能力非常薄弱。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学会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读图的能力,进而获得自主研习中国美术的能力。

(一)歌舞升平——《韩熙载夜宴图》赏析案例[25]

◆教学对象

高中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的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经典之作,通过鉴赏此画使学生学会探究作品的时代背景、了解传统中国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同时根据对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分析,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进行鉴赏和评述。通过对作品的细致观察,鼓励学生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情感体验,从而体悟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审美情趣,探寻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人物画具有的艺术成就和历史文化价值,进而感受传统中国画的宏大气势,激发对中国人物画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自豪感。

◆设备和资料准备

校本教材、多媒体设备等。

◆设计思路(图6-35)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并对如何用鉴赏的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地将美术基础知识与学生互动结合在一起,使基础课、拓展课和探究课融为一体,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欣赏美到发现美,进而创造美。通过对画面中人物造型的观察,引导学生体悟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审美情趣,指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这幅作品的感受和情感。

图6-35 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学过程

通过欣赏歌舞剧《韩熙载夜宴图》的视频导入。观察探讨此画所处的时代,提供画作产生的背景(图6-36)。

图6-36 课程影像资料(组图)

◆分组讨论,选出与主题相匹配的部分

教师根据画面主人公韩熙载的面部表情,解读他此时的心情,并作出种种猜测(图6-37)。

图6-37 韩熙载面部表情图(组图)

学生自主学习,描述所见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分别从事了哪些活动。

学生讨论交流:画作中不同的人物动作,表现了不同的状态,反映出怎样不同的人物神情和心理(图6-38)。

图6-38 韩熙载人物形象图

互动环节,每一小组选派代表上台,畅谈对于这幅作品的理解,并从色彩、构图、形象和寓意等方面进行阐述。

图6-39 课程影像资料

情景再现,每一小组进行协商,根据各自拿到的画面,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表演再现画面中的场景(图6-39)。

评价环节,分析作者顾闳中是否巧妙地结合画面表现与创作意图了?请填写以下学习单。

表6-3 课程学习单

◆课外拓展(图6-40)

图6-40 课外知识延伸图

◆教学反思

第一,以直接切入本课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很快被吸引到课堂学习中,并能迅速进入角色,为上好本课作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从对画作的宏观把握到对主题的探究,学生学会用美术术语评论作品,并感受和体验其中所蕴含的布局之美,学得轻松且快乐。

第三,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观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感受,获得了丰富的审美经验和创作灵感。

第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教学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学生参与度较高的互动环节可稍作延伸和拓展。

(二)“风眠体”的现代阐释[26]

◆教学对象

高中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通过描述、分析、解释、评价作品的鉴赏方法,学会多角度地理解林风眠的作品《紫藤花下的仕女》,通过对“风眠体”特点的了解,尝试鉴赏林风眠的同类型作品,培养学生对美术鉴赏学习的求真精神。通过提问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美术作品独到的观点。通过中国近代绘画作品的鉴赏学习,增加学生对中国画的了解和热爱,并在将来的学习中能将鉴赏方法运用到对其他绘画作品的鉴赏中。

◆设备和资料准备

校本课程、多媒体、“艺术鉴赏小道具”、绘画作品复印件。

◆设计思路

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涉及越来越多的美术鉴赏内容,选取的作品以中国画和西方油画为主。其中中国绘画作品以古代山水、花鸟画为主,近现代的中国画作品不多。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鉴赏古代中国画作品颇为困难,因此中国画作品的鉴赏课程一直都是美术教师备课的难点。由此笔者选取了一幅中国近代绘画大家林风眠的作品《紫藤花下的仕女》为蓝本,结合艺术鉴赏方法,自编了一套鉴赏教材,并通过多媒体手段制作动画,让学生重新燃起对中国绘画鉴赏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描述作品。

问题1:请同学们描述出三位仕女发型有何不同?她们身份又是怎样的(图6-41)?

图6-41 仕女发型分析

问题2:有人觉得她们的面部造型非常雷同,你认为呢?请同学们仔细描述出她们具体的动作和神态。

问题3:她们三人在交流些什么?请大家在便签条上写下她们的对话,贴在展板上。(www.xing528.com)

第二,分析作品。

问题1:谁是主角?请学生们运用已学的构图形式分析《紫藤花下的仕女》(图6-42),如梯形构图、三角形构图等。

问题2:脸部造型的由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林风眠绘画中仕女造型的相同点。通过与西方绘画雕塑作品的比较,引导学生了解“风眠体”特有的人物脸部造型(图6-43)。

图6-42 仕女图分析

图6-43 风眠体分析

分析林风眠其他同类别作品中人物造型的异同。着重分析“风眠体”的独特用色,采用动画的形式,将《紫藤花下的仕女》作品进行色彩分层,让学生了解林风眠作品中水墨与粉彩结合的独特效果(图6-44、图6-45)。

图6-44 中国画传统着色方法:“随类赋彩”

图6-45 西方印象派,强调光影效果

第三,解释作品。

请学生对《紫藤花下的仕女》这幅作品进行分组讨论,全面地解释作品的内涵。教师给予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尽可能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

第四,评价作品。

请学生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对这幅作品进行评价并说出理由。评价涉及作品的表现形式、人物造型、思想情感、作品对中国美术史的影响力。

第五,拓展学习。

鉴赏林风眠其他同类作品:请学生选取林风眠的一幅作品,制作“艺术鉴赏小道具”,仔细剖析作品的内涵(图6-46)。

鉴赏林风眠同时期作品:请学生选取一幅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中西合璧”艺术特点的绘画作品进行鉴赏,解读作品中东西方绘画的结合点。

图6-46 林风眠作品

图6-47 吴冠中作品

图6-48 潘玉良作品

◆教学反思

第一,多媒体手段将美术鉴赏化繁为简。这节课以鉴赏近现代中国画作品为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让中国画作品变得清晰易懂又富有趣味,整节课学生被艺术品、新颖的动画和“艺术鉴赏小道具”所吸引,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费德曼艺术鉴赏方法来鉴赏近代中国画作品。

第二,美术鉴赏教学要授之以“渔”,持之以恒。在鉴赏过程中,教师要多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而不是一味讲解,鉴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探索更多的鉴赏方法,要授之以“渔”,让学生能自主地鉴赏艺术作品才是最重要的(图6-47、图6-48)。

(三)小小收藏家案例[27]

◆教学对象

初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的

为了让初中学生更充分地理解中国画,本课程以中国画鉴赏为主线,设计了由多课时组成的系列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对中国画的诗、书、画、印知识认知,学生自己参与中国画实践,引导学生进行中国画作品的鉴赏,指导学生设计收藏卡,发表学生所学知识等形式进行。本课旨在让学生变身为收藏家去选择中国画作品,认真分析作品内涵和形式,进而以新的视角来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画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设备和资料准备

校本课程(自主开发)、多媒体、绘画作品复印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收藏家的视线”(表6-4)

表6-4 “收藏家的视线”教学过程

当学生深入思考绘画所具有的表现力度时,会进一步思考绘画本身所包含的信息,作品给人的感受是真切的、丰富的,这种真实感受与语言所能表达的内容相比,语言就显得很粗略。因此在构思这堂课时,笔者就把重点放在学生自己的选择基础上,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会丰富,也更容易理解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我把此堂课当作激起学生心中“波纹”的“小石子”,促使学生学着观察与思考。当然这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时间安排不够紧凑,课堂上的提问和课堂纪律把握得不是很好。

第二课:“小小收藏家之绘画体验”(表6-5)

表6-5 “小小收藏家之绘画体验”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画,为鉴赏中国画作好铺垫,本课时着重引导学生动手作画,通过画画,学生开始体会到要静下心来才能画好。本课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学生的稿本,同时教师要对基本技法作适当的示范,并在学生作画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合理把握学生的作画时间是本课的关键(图6-49)。

图6-49 学生绘画体验

第三课:“小小收藏家之鉴赏《伯牙鼓琴图》”(表6-6)

表6-6 “小小收藏家之鉴赏《伯牙鼓琴图》”教学过程

通过前两节课的观察,笔者发现学生很喜欢深入探究问题。本课时针对《伯牙鼓琴图》这幅作品,通过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四步骤来详细分析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体会传统中国画的神韵,对中国画的构图、笔墨有所了解,并学会探究画家的时代背景及艺术思想,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认识中国画。

第四课:“小小收藏家之收藏卡制作”(表6-7)

表6-7 “小小收藏家之收藏卡制作”教学过程

每一小组的学生都制作了收藏卡,并且创意都不同。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形成了保护、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态,知道中国文化的传承需要大家作出努力,这也是民族的使命。

第五课:“鉴藏国宝”(表6-8)

表6-8 “鉴藏国宝”教学过程

本课以学生为主,学生们通过一系列辅助道具来说明作品中的色彩和物体比例关系。本课所需的辅助材料都由学生课后完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学生还主动要求做PPT来分析画面的构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团队合作,并把之前学会的鉴赏方法运用于作品分析之中。本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运用于中国画作品的鉴赏方法相对比较单一,有时会稍显牵强,但在没有更好地解释作品的方法时也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所以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更多适合鉴赏中国画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