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楼梦》贾雨村复旧职 林黛玉进京都

《红楼梦》贾雨村复旧职 林黛玉进京都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海遂打点礼物并饯行之事,雨村一一领了。同时,奶娘地位较高,黛玉对其也是很尊重的。而贾家人口众多,生齿日繁,上下几百人)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写黛玉会观察,心细。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黛玉一一拜见过。

《红楼梦》贾雨村复旧职 林黛玉进京都

却说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54]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诉雨村,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句,遂作别各自回家。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55]看真确了。

次日,面谋之如海。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不待雨村开口,就已经代为筹划,林如海和甄士隐是一样的厚道人)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骤然入都干渎。”(再次落实验证冷子兴之言,谨慎狡猾)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同谱,乃荣公之孙: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雨村听了,心下方信了昨日子兴之言,于是又谢了林如海。如海乃说:“已择了出月[56]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雨村唯唯听命,心中十分得意。如海遂打点礼物并饯行之事,雨村一一领了。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黛玉小小年纪,才六岁,母亲新丧,身体初愈,骤然要离开唯一的亲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又添伤心、恐惧和不舍,任谁也不肯离开。黛玉这小小年纪,就遭此离丧,可怜,可叹,可悲!)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这奶娘老妇,日后自然跟随黛玉,后来也在潇湘馆服侍。之所以带上奶娘,不是还要吃奶,而是奶娘兼任家庭教师,教导其礼仪、女红等。同时,奶娘地位较高,黛玉对其也是很尊重的。可以说,对于奶娘,是“一日吃奶,终身奉养”。又:黛玉远行,只带了这几个人,也可见林家人口确实不多,也不用那么多人服侍,富贵而不娇矜。而贾家人口众多,生齿日繁,上下几百人)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有日到了都中,进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带了小童,拿着宗侄的名帖,(此帖妙极,可知雨村的品行)至荣府的门前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不在话下。(伏葫芦案,薛家进京)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写黛玉会观察,心细。又:此处也侧写贾府日用排场,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主人又将如何娇矜奢靡?)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所谓“心较比干多一窍”是也。黛玉去贾府,心细、谨慎、自尊,人还未到,就已经是这样紧张了,到了贾府,岂不是更小心谨慎?虽然这也是大家闺秀的风范教养,也是黛玉的心思缜密,谨言慎行)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开始以林黛玉进贾府为线索,以其第一视角展现贾府景象)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荣国府平面图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女儿早逝,贾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现在一看见女儿留下的这么小的外孙女,怎能不心疼,怎能不悲伤!这是真情流露)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侧面写出贾母的身份地位)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黛玉一一拜见过。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一人一个奶娘,两个贴身丫头跟着)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依次写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形容各异,不同于旧小说写一百个女子,皆是如花似玉,只一副脸面)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座。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黛玉家教好、气质好。第一次写黛玉形貌,也是先用写意手笔,画出大致神韵,细节处,留着从宝玉眼中看来。贾府上下几百人,只有林黛玉得此“风流”二字,这“风流”,是魏晋风流的风流,是女子的灵气)便知他有不足之症[57]。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即前携顽石入世、点化甄士隐出家之一僧一道中的“癞头跣足”僧也,文字细如牛毛。通部书中假借癞僧跛道二人,点明情痴幻海)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未听其言,先闻其笑,先声夺人,让人忍不住很诧异,也很期待——来人是谁?还没现身,人物形象就已经跃然纸上,气场十足,又张扬放肆。因为得宠,所以才敢在贾母和两位太太面前“放肆”;同时也是性格如此,也是王家把她自幼当男孩教养的结果)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58],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从黛玉眼中来看王熙凤的气质、为人。王熙凤的登场,精彩至极!珠光宝气,一身罗绮,娇奢富贵,光彩夺目——这是穿着打扮上的,可以看出王熙凤喜欢华丽的东西,也写其张扬、爱财)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凤姐笑声进来,老太君打诨,虽是空口传声,却暗示了凤姐于太君处是承欢应候一刻不可少之人,非闲文淡文)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时贾赦之妻邢氏忙亦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59]。”贾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罢,不必过来了。”邢夫人答应了一声“是”字,遂带了黛玉与王夫人作辞,大家送至穿堂前。

出了垂花门,早有众小厮们拉过一辆翠幄青(chóu)车,邢夫人携了黛玉,坐在上面,众婆子们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方驾上驯骡,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方下来。(参观完荣府正房大院,再去长房。又是随着黛玉的行走路线,从原路退出)众小厮退出,方打起车帘,邢夫人搀着黛玉的手,进入院中。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正大格局,不仅是建筑格局,也是主人精神)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一时进入正室,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邢夫人让黛玉坐了,一面命人到外面书房去请贾赦。一时人来回话说:“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劝姑娘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再坐一刻,便告辞。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邢氏苦留吃饭,虽是热情,只是思虑不周)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应对得体,礼数周全)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遂令两三个嬷嬷用方才的车好生送了姑娘过去,于是黛玉告辞。邢夫人送至仪门前,又嘱咐了众人几句,眼看着车去了方回来。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这是贾政以及荣府历代主人的大院,也是荣府和贾氏家族的核心,所有对内对外的荣耀、尊严、显赫家世,都体现在这里了。建筑轩昂壮丽,正是荣府主人的格局和公侯气象,通达正大。贾母处正房大院,毕竟是女眷居所,又是男主之母,虽然大气,但又有女性的精致,安乐祥和。古代建筑,有阴阳主次之分,红楼建筑,更体现屋主精神气质)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60],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普通人家,再富也不能用龙饰。这匾应该是御赐的,否则不敢用龙饰,也是荣府的招牌)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61]”。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62]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63],一边是玻璃。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64]的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65]焕烟霞。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66]手书”。

原来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只在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于是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67],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68][69],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70]——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其馀陈设,自不必细说。

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本房内的丫鬟忙捧上茶来。黛玉一面吃茶,一面打谅这些丫鬟们,妆饰衣裙,举止行动,果亦与别家不同。(描写黛玉的眼力心思,会观察,懂规矩,有教养,眼到心到)

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71],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为何如此让座?东边是尊位、主位,黛玉是晚辈,虽然是客人,待客礼数,可以上座,但不能坐主位,这些王夫人应该懂。即使贾政不在,也不来,也不该这样让座。幸好黛玉处处留心,小心谨慎,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不敢出错,恐被人笑了去,也可见其细心和教养)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72]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玩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73]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这一大段,是别人眼中口中的宝玉,先贬低一通,与后文黛玉眼中的宝玉形成对比)

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只见一个丫鬟来回:“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的抱厦厅,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后有一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室。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他来,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他说就是了。”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便是贾母的后院了。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贾母的解释,很合理,也猜到黛玉心思)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74]。(黛玉进贾府第一顿饭,客人尊贵,虚左以待,是贾府待客礼数。而凤姐她们不在此吃饭,所以黛玉才能坐上座,在贾母旁边,这也是长幼尊卑有序)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林黛玉进贾府的线路图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黛玉小心细致,不莽撞,细心观察,谨慎行事,有大家闺秀风范)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宝玉登场了!三春出场,凤姐出场,到宝玉出场,如长江三叠浪,层层推出,精彩不断)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75]人物,懵懂顽童?(先抑后扬的笔法)——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76],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一见如故,既写心有灵犀,又照应木石前盟)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戴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用尽贬词,即写出宝玉痴狂、叛逆的个性,也有作者的自伤自悼)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座,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77],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78]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黛玉容貌,先不告诉读者,前面众人所见,都不详谈,只写意;留到宝玉登场,借宝玉的眼睛,才仔细描述出来。也只有宝玉,才能看出黛玉的情态气质)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与黛玉同心,写来却是两样笔墨。宝黛初见,黛玉一“惊”一“想”,宝玉“看罢”“笑道”,正是两人身份、性格、性别之异使然)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前已悟得贾母不喜,故作谦抑之词)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79]。”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写宝玉痴狂摔玉,既表现其平等的天性、对黛玉别样的情愫,又伏后文对世俗的“金玉良缘”的反叛,更在初见的喜悦中顿生波折,预示着以后宝黛爱情的种种不和谐。而这一情节突兀而来迅疾而终,正合宝玉小男孩的天性。真神来之笔!)

当下,奶娘来请问黛玉之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80]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馀者在外间上夜听唤。一面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顶藕合色花帐,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

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当下,王嬷嬷与鹦哥陪侍黛玉在碧纱橱内。宝玉之乳母李嬷嬷,并大丫鬟名唤袭人者,陪侍在外面大床上。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81]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

是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他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他自卸了妆,悄悄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黛玉忙让:“姐姐请坐。”袭人在床沿上坐了。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此便伤心,我好容易劝好了”。袭人道:“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黛玉道:“姐姐们说的,我记着就是了。究竟那玉不知是怎么个来历?上面还有字迹?”袭人道:“连一家子也不知来历,上头还有现成的眼儿,听得说,落草时是从他口里掏出来的。等我拿来你看便知。”黛玉忙止道:“罢了,此刻夜深,明日再看也不迟。”大家又叙了一回,方才安歇。

次日起来,省[82]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正值王夫人与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看,又有王夫人之兄嫂处遣了两个媳妇来说话的。黛玉虽不知原委,探春等却都晓得是议论金陵城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如今母舅王子腾得了信息,故遣他家内的人来告诉这边,意欲唤取进京之意。

评析:这一回,曹雪芹不仅有条不紊地把贾母、林黛玉、贾宝玉等十二个人物展现出来,而且更令人叫绝的是,作者给每个人物安排的出场方式都不同,并且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黛玉的“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的“痴狂”,王熙凤的“丹唇未启笑先闻”等。

一、捧出的黛玉

黛玉是这十二个人物中出场最早的,并为另外十一个人物的出场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辞别老父(林如海),书中写的是“原不忍弃父”“方洒泪拜别”,道出了父女之间依依惜别之情和黛玉被情势所逼、无奈离家的痛苦心情。择吉日进入贾府,未进门,黛玉便被贾府吃穿不俗的三等仆妇、府外繁华街市、阜盛人烟和巍峨高大的贾府外观所震慑,“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已给我们展现出黛玉寄人篱下,不得不自卑但同时又要强的复杂性格。接下来在匆忙的行程中,黛玉先后拜见了贾母、王夫人等长辈,见了珠大嫂子、三姐妹、王熙凤、贾宝玉等平辈。因此,林黛玉的出场,乃是一个客人式的出现,使得贾府上上下下,主子、丫鬟、仆妇、小厮都要来瞧瞧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实际上她就成了一个中心人物、所有人目光的聚集点,也就是曹雪芹通过贾府的众多人物把林黛玉给捧出来。读者读到此处,免不了也要跟作者的妙笔一起去探究黛玉是个何等人物,竟如此受捧。

接下来,就是众人捧黛玉,也就是众人对黛玉的打量。先是贾母、王夫人、邢夫人以及三姐妹等众人的远观,然后是王熙凤、贾宝玉二人的近观。然而,三次打量的结果却不同:第一次众人得出的结论是年龄小,言谈不俗,有不足之症;王熙凤却注重黛玉的容貌,因而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而宝玉却看出了黛玉的愁、情、病、泪、聪慧和病弱娇美。与前两次打量相比,宝玉的打量更全面、更深入,还有“曾见过”的感觉,似曾相识,写出了二人的心灵相通。

二、笑出的王熙凤,请出的三姐妹

王熙凤与三姐妹的出场又呈现出另一番情致。王熙凤是不请自到,笑语盈盈;而三姐妹(迎春、探春、惜春)是被请出的,显得严肃恭敬。

曹雪芹描写三姐妹出场时,写得简炼而精粹,抓住三姐妹各自体态神情来写,因此三个人写得活灵活现、各具神韵:第一个是“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是“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是“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但装束都一样,都是简单的钗环裙袄。所以,曹雪芹描绘出的是三个清纯可爱的少女形象。而写王熙凤之时,作者浓墨重彩地渲染其尊贵的地位,八面玲珑、圆滑无比的处事风格,俨然是一个会说话、会做事的少妇形象。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并且略带自责的口吻,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来掩盖自己的“未曾远接”之失礼。这一笑声使得黛玉心存疑虑:别人都是“恭肃严整”,而只有她是“放诞无礼”,从而挑起了黛玉对王熙凤这个人的好奇心。接下来,曹雪芹把妙笔用在了对王熙凤的精心打扮和体态神韵的描绘,自是与三姐妹不同,“恍若神妃仙子”;再加上贾母对王熙凤的戏谑夸赞,更把王熙凤在贾家受宠、地位尊贵的情形介绍得十分清楚,从而打消了林黛玉先前的“放诞无礼”之疑虑,连忙起身接见。

紧接着王熙凤做了一番精彩表演:拉着黛玉之手,当着贾母之面,夸赞黛玉长得十分标致、气派不凡;然后是慨叹姑母先逝,留下命苦的黛玉,并且边说边流泪。这一系列表演博得了贾母的欢心。最后还十分关切地询问黛玉的年龄、上学、病情,安排下人去给黛玉的随行人员安排住宿,预先叫人拿出衣料给黛玉做衣服,这种对黛玉的关怀体贴不仅赢得了贾母的满面笑容,而且使“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三、藏头露尾的贾赦、贾政

在贾府的主要人物中,黛玉没有见到的就只有她的两个母舅——贾赦、贾政。实际上,贾赦、贾政最早是通过林如海之口介绍给读者的,但对二人的介绍也不尽相同。介绍贾赦之时,只介绍“袭一等将军”的官职;而介绍贾政之时,不但介绍出任“工部员外郎”的高官,还描绘出其“谦恭厚道”的品性。接下来,贾赦便没有在这回出现,只是通过邢夫人给黛玉捎话,方窥出其一鳞半爪,显得委婉含蓄;而贾政在接见黛玉之前就已现身,非常郑重地接见了贾雨村,在这里作者又补写出其“最喜欢读书人”的性格,接着便迅速消失在读者的视线中。等黛玉前去拜见贾政之时,才让王夫人为其传话,却显出其严肃谨慎的另一面性格,劝黛玉不要理睬“混世魔王”——贾宝玉,从而为宝玉的出场埋下伏笔。通观其二人,可以发现其行迹是藏头露尾,显得十分神秘。(www.xing528.com)

四、石破天惊的宝玉出场

宝玉的出场又与前面人物出现方式不同,呈现出石破天惊、别具一格之美。在宝玉与黛玉会面之前,已有贾政、王夫人对宝玉进行了介绍。贾政总体概括其为“混世魔王”“孽根祸胎”,而王夫人却具体细致地介绍了造成宝玉“混世魔王”的原因——贾母疼爱,与众姊妹一起娇养——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给黛玉的心上投下一个阴影——“惫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但是宝玉一出现,却让黛玉大吃一惊:此人非常眼熟。这一惊,使得黛玉发现了不同于贾政、王夫人等所描述的另外一个宝玉,从而对宝玉产生无限好感。除此之外,有一段诗批,全面详尽地写出了宝玉的性情。

接下来,更为奇怪的事出现了,不仅惊吓了黛玉,更惊吓住了众人。当宝玉得知这个神仙似的妹妹没有与他同样的一块玉之后,便变得痴狂,狠摔身上的通灵宝玉,还狠骂其不通灵。这一闹,把贾母众人弄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特别是贾母急得又爱又怜,使出浑身解数才把宝玉给安抚住。因此,宝玉的出现使两人的会面剧情达到了高潮,从而使全回显得波澜起伏、错落有致。

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珠大嫂子的出场与前面介绍的有所不同。后三人是早知黛玉这天将到,所以早早地跟贾母一起守候。贾母等四人是等着会见黛玉,是一种静态方式的出场。

总体来看,作者曹雪芹在短短一回的篇幅中,却把十二个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各具神韵,具有千变万化、腾挪跌宕的艺术审美效果。

任务一:典型环境分析

小说中的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是小说中所交代的时间、时令、地方风貌等,一般说来,对小说自然环境的描写都带有作者浓厚的感情色彩;社会环境实际上就是小说的主人公方方面面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可谓五光十色。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从而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忽略小说中的典型环境描写;分析小说,一定要厘清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一般有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恩格斯说过:“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小说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没有典型环境,那么典型人物就无法存在于生活中。因而对小说典型环境作用的解读,就成为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的基本考点。

《红楼梦》第三回以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视角第一次向读者展现了贾府的环境。当然,这个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角度众多,包括贾府的布局、建筑特点、装饰摆设、吃穿用度以及独特的人际关系等。这一典型环境为后来故事的开展提供了场所。因此,了解贾府的环境对我们分析情节、把握人物、理解主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任务二:典型人物形象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

小说中的典型形象(不论是正面典型还是反面典型,也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对情节的展开举足轻重、对主旨的揭示意义重大的人物形象。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也是作者最重要的创作任务之一。在文学发展史上,中外的优秀作家通过正面描写(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和侧面衬托(其他人物的衬托、环境描写的衬托、情节描写的衬托等)等手法,为读者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如诸葛亮、李逵、关羽、张飞、孙悟空、阿Q、保尔·柯察金等。这些典型人物的名字一直活在广大读者的心里,给人以无穷无尽的艺术感染和美学享受。

为了读懂、欣赏典型人物,从而理解小说的主题,就必须把握典型人物在艺术创造上的基本特征。《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第一次细致地描写了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全面、精准地把握这些典型人物形象,对我们随后阅读和理解《红楼梦》有着重大意义。

任务三:研读判词了解人物

研究《红楼梦》中的人物判词是全面了解人物、厘清情节、理解主旨的重要方面。《红楼梦》中的判词基本都是针对主要女性人物描写的,而《红楼梦》第三回中两首《西江月》则可以被视为对贾宝玉这个男主人公的判词。

一、选择题

1.下面一段是对贾府哪一个典型环境的描写?( )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A.宁国府正门 B.荣国府正门

C.大观园 D.贾母住处

2.下面几段描写的人物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1)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2)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3)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4)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5)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A.探春、迎春、惜春、王熙凤、林黛玉

B.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林黛玉

C.惜春、迎春、探春、王熙凤、林黛玉

D.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

3.文中两首《西江月》词的分析,哪一项是错误的?( )

《西江月》(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西江月》(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A.第一首词刻画了贾宝玉的狂放不羁、对封建道德礼教的反叛、对功名利禄的淡视、追求个性解放的性格。

B.第二首词是对贾宝玉性格的褒扬,同时也斥责了当时封建社会特别是贵族家庭的世俗观念。

C.两首词运用寓贬于褒的手法,塑造了贾宝玉这个封建叛逆的形象,并暗示封建社会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D.这两首词对于读者认识贾宝玉形象和性格、理解全书有关贾宝玉的情节设置有极大的作用。

二、简答题

1.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2.《红楼梦》以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视角第一次向读者展现了贾府的环境,为后来故事的开展提供了场所。请总结概括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特点。

3.林黛玉进贾府集中展现了黛玉这一人物形象:

众人眼中的黛玉是“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王熙凤眼中的黛玉是“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宝玉眼中的黛玉是“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请根据此情节分析,曹雪芹是如何表现林黛玉形象的。

4.简述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的表现,并据此分析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5.通过两首《西江月》,请谈谈《红楼梦》到此初步展现了贾宝玉什么样的特征。

6.请简述经典情节“宝黛初会”的过程,并思考《红楼梦》描写宝黛初见时都有的“似曾相识感”,在全书中有何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