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阅读文献资料方法

小学教育专业阅读文献资料方法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浏览浏览就是走马观花地、迅速地翻阅文献资料,目的是大致了解文献资料的基本情况,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粗略筛选。这类阅读应该逐字逐句、逐段逐章地读,对于有些重要的部分还要反复读,力求领会文献的基本观点,弄清问题的实质,把握资料所提供的结论。实际上,这给出了精读的方法。无疑,在阅读文献资料时,应该做到浏览、粗读和精读三种形式的有机结合。

小学教育专业阅读文献资料方法

文献阅读的一般程序通常是,首先是迅速浏览,其次是细心筛选,接着是认真阅读,最后是及时记录。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其阅读的侧重点。阅读文献的方法,一般分为浏览、粗读和精读三种形式。

(一)浏览

浏览就是走马观花地、迅速地翻阅文献资料,目的是大致了解文献资料的基本情况,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粗略筛选。通过翻阅,研究者可以对收集到文献的内容、价值有初步的认识和判断,并据此确定是否需要对该文献深入研读。浏览时可以采用一目十行的方式,无须逐字逐句详读。浏览时目标要明确、速度要快、要善于抓住要点,以全面了解研究文献的内容。浏览一般是先看看内容介绍、目录及各章节的标题,进而再选看一章节的内容,或是把全书内容大致翻阅一下。

(二)粗读

粗读就是快速而粗略地阅读翻阅以后保留的文献,目的在于增大信息量,比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情况,从中选择对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部分,以供下一步认真阅读。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得到一本书的总的印象,对所读书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粗读只要求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如有什么新观点、提出哪些新问题、介绍了什么新情况等。这类阅读可以“不求甚解”,遇到不懂或不明确的地方,暂时跳过去往下读。(www.xing528.com)

(三)精读

精读就是在粗读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深入探究,达到对所读材料的深刻理解,从而掌握该文献内容的思想和思维方法及表达方式,进而对它进行分析、评论和研究。精读是一种求通、求深、求精、求创新的阅读方式,其目的在于理解、鉴别、评价、质疑和创新。它是文献查阅中的关键一步。这类阅读应该逐字逐句、逐段逐章地读,对于有些重要的部分还要反复读,力求领会文献的基本观点,弄清问题的实质,把握资料所提供的结论。进行精读时,可以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同时提纲挈领地记下文献的要义、存在的问题,将文献的内容与自己的研究课题联系起来,争取在整理、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精读时也要对文献中有价值的内容作些记录,以备今后整理和分析研究。

怎样才能做到精读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向青年介绍读书方法时,提出读书要“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实际上,这给出了精读的方法。如何做到由薄到厚呢?这就要细读,读书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什么”的问题应该在书中找到答案,同时也可联想书外的事物、现象;“为什么”的问题一般也可在书中找到答案,但有时也可能在书中找不到,就要靠自己考虑或找有关的参考书来查阅。这样内容越来越多,当读完一本书之后,在自己的脑子里就会感到把书“读厚”了。但是,把书“读厚”并不就是已经读好了,真正读好还应该把“读厚”了的书再“读薄”。“读薄”就是要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去加深理解,最后抓住全书的框架、思路和重点,当把书合起来时,自己能提纲挈领地回忆或叙述全书的内容,全本书在脑子里就好像变薄了。无疑,在阅读文献资料时,应该做到浏览、粗读和精读三种形式的有机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