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外交风云:永远感谢你们

中国外交风云:永远感谢你们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邓小平与吴健雄吴健雄:“我能为中国的四化做些什么工作,通过参观科学机构,我找到了答案。我认为,我是可以尽我微薄之力,为中美的科学文化交流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在美国,这是第一位女性获此殊荣。邓小平对两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说:“你们为中国做了很多事情,应该感谢你们。”

中国外交风云:永远感谢你们

——邓小平吴健雄

吴健雄:“我能为中国的四化做些什么工作,通过参观科学机构,我找到了答案。我认为,我是可以尽我微薄之力,为中美的科学文化交流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

邓小平:“我们搞建设还缺乏知识。你们是有知识的人。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特殊的问题,我们至今还没有解决好。解决这个问题非常迫切和重要。”

1987年4月18日下午,北京大学电化楼礼堂一片欢腾,首都大学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聚集在这里,参加“吴健雄物理学奖颁奖大会”。吴健雄是当代著名的女物理学家,时已七十多岁了。年轻的大学生们早就仰慕这位美籍中国女物理学家的盛名,都特地赶来以能亲眼见一见这位可敬的物理学家。

“吴健雄物理学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提议设立的,设立的目的很明确:“为了纪念优秀的炎黄子孙在现代科学事业的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了振兴中华,繁荣科学,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中青年科学工作者,使中华民族对于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是的,吴健雄无愧于优秀的炎黄子孙这一称号,她以自己的成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当代科学工作者。

诞生于上海市附近的太仓县浏河镇的吴健雄,于1930年赴美深造。但她在科学上的攀登,因她是女性又是东方人而备受艰辛。毕业后,尽管她在核物理方面成绩卓然,却没有一所美国的大学聘用她。

1956年,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通过观察和分析,对物理的基础“宇称守恒定律”大胆地提出异议。这个新理论迫切需要有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来加以验证。吴健雄面对这场物理学上最激动人心的挑战,毅然决定进行这个高难度的、复杂的实验。她全力以赴,整日在实验室工作,经常一夜只睡四小时,啃面包,以特有的耐心和细致,一次又一次地在超低温中进行反复实验。

1957年1月9日早晨,清洁人员在垃圾桶里发现了法国香槟酒瓶,他们知道实验成功了。吴健雄终于以无数次的实验数据证明:“宇称守恒只是部分的物理现象,在更多的弱的相互作用下,宇称是不守恒的。”于是,爱因斯坦权威的“宇称守恒定律”被打破了,杨振宁和李政道因此获得1957年诺贝尔奖。出人意料的是,吴健雄却不在获奖名单之列,但她获得了同诺贝尔奖相当的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奖。两年后,她升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还获得国家科学勋章、年度杰出妇女奖、地位崇高的普佑平纪念奖章……是美国12所著名大学和十多所世界名牌大学的名誉博士。1975年她在美国物理学界的一致拥戴下,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的会长。在美国,这是第一位女性获此殊荣。吴健雄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

吴健雄与所有的海外游子一样,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变化。她24岁赴美留学时,曾在故乡的《太仓明报》上发表了一篇告别辞,字里行间充满了学成后回来报效祖国的激情。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和中国之间长时间隔着一道铁幕,使她的愿望不能实现。一直到中美建交后,她才能够开始筹划回国的事。1973年,吴健雄和丈夫袁家骝博士踏上了访华的路程

1984年9月,当他们第四次回国时,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他们。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吴健雄教授和布鲁克黑文实验室高级研究员袁家骝教授此次是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前来访问并参加国庆35周年盛大庆祝活动的,他们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说:“我们在国外听说中国近年来发展很快,这次回来看看,果然变化很大。”

邓小平点点头,也满怀喜悦地说:“现在的情况比我们预料的要好,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看来是有把握的。”他停了一下,又补充道:“农村形势很好,现在决定在城市进行改革,如果改革成功,国家的情况会更好。”

邓小平对两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说:“你们为中国做了很多事情,应该感谢你们。”吴健雄听后淡淡一笑:“这是我们应做的。所有热爱自己祖国的海外华人,都把能为祖国四化建设尽一份力量当作自己的义务,更何况吴健雄这样的对中国怀有执著之爱的人呢!吴健雄尽管在美国生活了大半辈子,但始终坚持吃中国菜,穿中国旗袍,保留中国名字。

中美建交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到美国参观学习,每当见到来自故国的亲人,吴健雄心里都格外高兴。她对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从业务上到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异国他乡,吴健雄究竟接待过多少来自故国的派出人员,是无法精确统计的。

1977年吴健雄第二次回国探亲讲学,那时全国科学大会正在筹备召开,邓小平关于一定要发展科技的讲话同样震动了她的心,她感到祖国科学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开始思考自己能为祖国直接做些什么。

1982年她和袁博士第三次回国探亲讲学的日程被安排得满满的,这对于年到古稀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过重的负担,但吴健雄并不以此为苦,反而以此为荣。在短短一个半月里,她不辞辛苦,脚穿一双中式白底布鞋,身穿一件中国江南一带妇女喜欢穿的旗袍式连衣裙,从华东、华中来到华北,又从华北来到西南,参观了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及科学院的许多研究所。吴健雄不停地看,不停地想,不停地说。她和袁博士在这次回国中一共作了近20次学术报告,恨不得将自己身上的所有能量都释放出来,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增添多一些光和热。

她说:“我能为中国的四化做些什么工作,通过参观科学机构,我找到了答案。我认为,我是可以尽我微薄之力,为中美的科学文化交流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她这样说着,又开始思考下一步具体做些什么了。(www.xing528.com)

邓小平会见过无数海外著名华人科学家,每次会见,都要与他们就科学技术发展问题进行交谈。这次会见吴健雄也不例外,他仔细地倾听着两位科学家的意见,还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当我们惊叹邓小平对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了如指掌时,当我们深入领会他关于科技伟大作用的深刻论述时,不是可以从这里找到一些答案吗?

1984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周年的喜庆日子。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身着节日盛装的工人、农民、学生和各民族同胞,精神焕发,喜气洋洋地走过检阅台。广场上,青年学生打出了引人注目的横标:“小平您好!”这横标表达了亿万人民对邓小平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的由衷拥护和对邓小平的钦佩爱戴之情。

站在观礼台上的,还有60多位特意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华人科学家。他们之中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教授,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著名学者吴家玮、任之恭教授等。他们虽然已经多次回国参观访问,但能够站在观礼台上亲眼目睹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所焕发出的蓬勃朝气,都感到扬眉吐气和无比自豪。

10月2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周年庆典的60多名华人科学家。望着这济济一堂的中华英才,邓小平以自慰与感激的口吻对大家说:“我们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五年里做了不少事情,付出了中华民族的知识和劳动,今天已取得了第一步的成果。这里包含着海外的亲人和朋友提供的知识和劳动,在座的和不在座的,不在座的更多了。今天同你们见面,是对你们的帮助表示感激,同时也希望你们今后提供更多的知识和劳动。”

这时,全场热烈鼓掌,情绪活跃。

李政道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黄帝子孙都能抬起头来了,我们表示感谢。杨振宁说,10月1日的游行从邓小平主席检阅开始,以几万名青少年游行结束,这是意味深长的。中国今后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气质典雅的吴健雄在一旁微笑着,她的心情同大家一样兴奋,不过她更急于听邓小平介绍国内下一步的发展设想。

当邓小平谈起下一步即将开始的城市改革时,全场都安静下来了。邓小平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从农村的改革做起的。农村的改革已经见效了。农民好起来了。人民很高兴,确实高兴。不久我们要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又一个三中全会,这个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整个城市的改革,包括工业、商业、科学、文化等,范围更广了。我们要开拓新的局面。我相信,这次会议在将来的历史上会表明它的重要性。”

望着大家关切的神情,邓小平作了更具体的阐述:“概括起来讲,我们的任务是把中国的经济搞上去,争取实现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现在我们的改革从农村转到城市,全面改革。改革是很迫切的。如果城市不进行改革,城市工作不能满足占我国总人口80%的农村的发展需要,就会障碍农村继续前进。从农村改革看,城市改革不但必要,而且相信会成功。这就可以保证我国到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

以上所谈的改革方针似乎离科学家的本行离得远了一些,但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因为大家在以往的参观访问中已深深领会到:中国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后盾,而实现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这次亲自聆听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介绍整个国家改革的宏图大略,都感到眼界放宽了。不过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政策。

邓小平好像看透了大家的心思,继续说:“我们搞建设还缺乏知识。你们是有知识的人。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特殊的问题,我们至今还没有解决好。解决这个问题非常迫切和重要。”邓小平的一席话坦率而诚恳,在座的科学家们听了立即针对这一问题发表了看法。他们的发言为我国教育、科技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

作为海外华人,大家自然很关心祖国统一大业问题。此时距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已为时不远。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胜利,也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和解决当代国际争端提供了富有创造性的经验,所以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华人科学家们谈起香港即将回归祖国,都感到十分兴奋。邓小平就“一国两制”构想又作了解释,他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根据世界的现实、历史的状况和中国的实际提出来的。大陆十亿人口坚定不移地搞社会主义,同时允许在一些地区搞特殊政策,搞资本主义。国家的统一,从香港问题做起,现在已经走了重要的一步。有人提出对香港的政策会不会变?我说,没有理由变,变没有好处。”

会见的气氛非常亲切,邓小平的谈话不时引起阵阵笑声和掌声。会见结束时,学者们围在邓小平周围,互相问长问短,合影留念。这次会见在吴健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对邓小平所领导的中国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祖国也没有忘记报答海外赤子所作的贡献。1990年太阳系一颗新发现、编号为2752的小行星,正式被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命名为“吴健雄星”。这位在物理学方面成绩卓著的女性,是少数在有生之年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之一。她成为新中国无数青年学生和学者效仿的楷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