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军事智慧:巧胜天下,善战者不败

军事智慧:巧胜天下,善战者不败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任何一个打败敌人的时机。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因此,胜利之师如同以镒对铢而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取胜于弱小的敌方;败亡之师如同以铢对镒而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是以弱小的军事实力对抗强大的敌方。

军事智慧:巧胜天下,善战者不败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译文】

孙武说:从前那些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首先创造条件使自己处于不可被战胜的地位,然后等待敌人可能被我战胜的时机。做到自己不可被战胜,主动权在自己;可以战胜敌人,关键在于敌人出现可乘之隙。因而,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做到自己不可被战胜,而不能做到使敌人一定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知,但不可强求。

【点睛之笔】

只有自己处于不败之地,才谈得上赢得胜利,这是一个简单而基本的道理,但遗憾的是,人们在行动中常常意识不到;

争斗的双方,无不想消灭对方,但能使自己不挨打或者不被对手打倒,才是真本事;

只要自己不败,就还有寻找机会去战胜对手的可能,所以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是取得最后胜利的基础;

兵战所谓“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则,在商战上就是不做赔本生意。

【原文】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译文】

当自己不可能战胜敌人的时候,就采取守势;当可以战胜敌人的时候,就发动攻势。防守,是因为取胜的条件和自身力量不够;进攻,是因为取胜的条件和自身力量有余。善于防守的人,如同深藏于地底,使敌人无形可窥;善于进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使敌人措手不及。做到了这两点,则既能有效地保全自己,又能获取全面的胜利。

【点睛之笔】

在较量中采取怎样的态势,不仅要看自己的力量,还要分析对手的状态。

如果采取守势,就一定要把自己全部的力量调动起来,使对手无机可乘;而在进攻的时候,一定要找准对手的薄弱环节,力争一击成功。

处于防守状态,就要想方设法把自己掩藏起来,使对手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一旦出手行动,就要如神兵天降,锐不可当,使对手无从防备。

防守时善于隐藏自己,所以能自保而不受损伤;进攻时善于用势,所以能全胜而大功告成。

【原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www.xing528.com)

【译文】

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经过力战而胜,天下人都说好,也不算好中最好的。就像举起秋毫不算力大,看见太阳、月亮不算眼明,听见雷霆不算耳聪一样。古代所谓善于作战的人,总是取胜于容易战胜的敌人。因而,这些善战者的胜利,既没有智谋的名声,也没有勇武的功劳。他取得战争胜利的举措是不会有差错的,之所以没有差错,是因为他们的战斗举动是必胜的,是战胜那些已处于失败态势的敌人。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任何一个打败敌人的时机。因此,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条件,然后再去交战,而失败之师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总是注意修明政治,确保治军法度,所以能成为战争胜负的主宰。

【点睛之笔】

要想让自己一击成功,关键的一点是寻找软弱的对手;

把最容易战胜的对手作为首选目标,可确保代价最小而受益最大;

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得学会“欺软躲硬”;

要想夺取胜利,最高明的做法是先立足胜地,然后顺胜势而为,不需要特别的智慧和谋略,不需要特别艰苦的努力;

最有把握的胜利一定是向已经失败的对手进攻;而最危险的做法是向对手发动进攻之后才考虑如何求胜;

胜败的决定权就在于修治不败之道、确保必胜之法。

【原文】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译文】

用兵之法,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根据战地做出利用地形的正确判断,这就是“度”;根据地形判断、推断战地容量,这就是“量”;根据战地容量部署自己的兵力,这就是“数”;根据双方可能投入的兵力进行衡量比较,这就是“称”;根据双方力量对比预判战斗胜负,这就是“胜”。因此,胜利之师如同以镒对铢而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取胜于弱小的敌方;败亡之师如同以铢对镒而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是以弱小的军事实力对抗强大的敌方。高明的将帅指挥部队作战,就像决开千仞之高的积水一样,一泻万丈,势不可当。这就是强大的军事实力啊!

【点睛之笔】

孙武建立了一个了解外部世界并预判胜负的基本模型,每一个领导者都应当明察之,这个模型就是: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地”就是外部条件、环境、位置、时机等因素的总和;“度”就是忖度、判断;“量”就是大小、多少、规模;“数”就是自己可以掌控和支配的力量;“称”就是对外部力量和自身力量的衡量、比较;“胜”就是自己追求的结果。

寻求优势,把优势转换为胜势;

发现自身优点,把优点打造成致胜的核心竞争力;

占据绝对优势,顺势而为,取得胜利自不待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