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忠诚军人与冤屈父亲:施剑翘复仇案的公众同情影响

忠诚军人与冤屈父亲:施剑翘复仇案的公众同情影响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固然有些刻板、却极有感染力的对父亲正直品格的描述,并在叙述中策略性地点缀些动人的家庭琐事,施剑翘讲述了一个关于蒙冤受屈的父亲的极为感人的故事,并以此为她的刺杀行为辩护。比如,在她的《告国人书》里,施剑翘始终认定施从滨是一个好父亲。施从滨四千士兵被大肆屠杀,施本人也被投入监狱并于翌日在孙传芳的命令下枭首示众。这样一种极端的姿态意味着对父亲或丈夫最大的忠诚和对不公最激烈的反抗。

忠诚军人与冤屈父亲:施剑翘复仇案的公众同情影响

与极力玷污孙传芳的名声相比,施剑翘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用炫丽的词语称赞其父施从滨。对于许多人来说,尽管施从滨不如孙传芳有势力,但他仍然是一个北洋军阀。作为山东军务帮办并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担任张宗昌第二军军长的施从滨,在战争中被孙传芳俘获并杀死。然而,在施剑翘的叙述中,施从滨既不是战争的牺牲品,也不是一个小军阀,而是一个明白无误的受冤者。通过固然有些刻板、却极有感染力的对父亲正直品格的描述,并在叙述中策略性地点缀些动人的家庭琐事,施剑翘讲述了一个关于蒙冤受屈的父亲的极为感人的故事,并以此为她的刺杀行为辩护。

比如,在她的《告国人书》里,施剑翘始终认定施从滨是一个好父亲。她原文转述父亲教导几个子女的话:“汝等存心立志,须能爱民爱物,勿怠惰,勿骄奢,应克己而益群,毋损人而利己,勤劳俭朴,乃人生之美德,汝等其永记之。”这些话援引的是久享盛名的、关于修身做人的儒家标准。通过把这些溢美之词加诸其父,施剑翘暗示施从滨作为一个给儿女做好表率作用的父亲,自己身上就体现了这些美德并尽到了他的职责。她还将施从滨描述为一个模范的领导,在《告国人书》中,她提到了他在驻守蔡州时的事迹:“常先父镇守曹州时,该地民风强悍,失业者多流为盗寇,先父多方筹划,创设草帽工厂,收容失业者,授以工艺,使能自食其力,活人无算,盗贼之风顿息,至今该厂营业不衰。”最后,她盛赞施从滨的忠实和勇敢,指出1925年他不顾年迈决定遵照奉系部队的请求继续服役。她在新闻发布会上讲到:“以民众期望之殷,国家倚畀之重,亦不容辞。”[37]正是决心继续服役这个充满勇气的决定使得这一事件具有更强的悲剧性,相形之下,施从滨遭遇的不公就更加显而易见了。

图二 报道刺杀案的新闻中孙传芳(上)和施从滨(下)的照片,摘自天津大公报》,1935年11月14日。

施剑翘对父亲之死的讲述犹为动人。1925年10月3日,在率领着一个旅的铁甲军前往夺取山东固镇的途中,施从滨被孙传芳的部队包围并陷入绝境。施从滨四千士兵被大肆屠杀,施本人也被投入监狱并于翌日在孙传芳的命令下枭首示众。施剑翘用令人心碎的细节叙述了她的家庭如何从施从滨的一个忠诚勇毅的随从那里得知了事情的真相。“被害后仅一差人逃回家中,问以前方情形,惟伏椅而哭,已知消息不佳。”那个随从因为悲痛欲绝而哽咽难言,施的家人一直到去天津后才知道了施从滨死亡的来龙去脉。(www.xing528.com)

在施剑翘的复仇传奇中,配角阵容包括悲痛的寡妇和施从滨抛在身后的一大家子人。尽管没有什么迹象表明施的家人经受了任何经济上的危机,施剑翘还是坚持声称施从滨的死意味着一个可怜的寡妇和六个孩子——其中有四个尚未成年——得孤苦无依地自己照顾自己。因此孙传芳得为这一家的苦难负起直接责任。施剑翘对她母亲的描述是犹为重要的。在中国传统里,如果她们的父亲或丈夫被无辜枉杀,孝女和贞妇往往被期待着自尽殉节。这样一种极端的姿态意味着对父亲或丈夫最大的忠诚和对不公最激烈的反抗。但在20世纪,施剑翘没有自杀,她为自己选择继续活下去而辩护——她要活下去为她的母亲尽孝。她描述她的母亲是如何悲痛欲绝,并认为她应该代表她的母亲把父亲的冤屈一一昭雪。在她的《告国人书》里,施宣布道:“今日剑翘所以不死,徒以有老母在耳。”[38]在她的遗嘱里,她同样说道:“亲爱的母亲,女儿多年瞒着娘的事,现在不能瞒了,大仇不报,父亲是死不瞑目的。……为父报仇牺牲是应该的,以后有吾的弟弟妹妹侍奉,他们全是孝顺的。”[39]施剑翘的复仇将成为孝的最高表达,而她其余的兄弟姐妹将能够以世俗的方式侍奉他们年迈的母亲直至终老。

施在警察局提交遗嘱是一项聪明的决定。作为文献,遗嘱往往在名义上是私人性的,只有家庭成员才能看,然而她的遗嘱却在新闻界广为流传。因此,这份遗嘱表面上是在向普通公众流露她内心最真挚的感受,同时也是在向公众发表言论——这种发表方式使得公众觉得他们就是施剑翘家庭中的亲密成员。通过展示她在自己死后为照料家人而做出的种种嘱托,这个文献见证了她作为长女在家庭中的责任。在遗嘱里,施剑翘向她的兄弟姐妹以及她的丈夫和母亲解释了她的动机。她指示弟弟妹妹照顾母亲并安心供职求学。在对弟弟施则凡的特别叮嘱中,施剑翘解释了她为何决定单独行动,这样做是出于对家人的无私考虑而非为了一己之私。她说她独自行动是为了整个家庭着想。“本来父亲是我们六个人的,应共同进行,惟恐误了你们的前程,因为强国兴家你们负有重任,……故事先未告知,应该原谅姐姐的苦衷。”然后,她列出了一系列指令让他在她死后一一执行,包括照顾他们父亲的遗骸,为她写墓志铭,并告知她为她的儿子们留下了三千元的遗产。她最后写道:“最后并谓如与兄不能见面,可遵父教言努力前途,大丈夫应名垂千古,不虚此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