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政应急法律实施机制,提升法律影响力

行政应急法律实施机制,提升法律影响力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法律被创制出来,仅是纸上的条文,如果包含在法律规则部分中的“应然”的内容仍停留在纸上却不对人的行为产生任何影响,那么法律只是一种神话,而非现实。[4]为进一步阐明法律实施的内涵,需要辨析几组概念。[5]法律实施是指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得以现实地施行,从而将法律条文从静态转化为动态,从抽象转化为具体,从应然转化为实然的过程。可见,法律实施的范围大于法律适用。

行政应急法律实施机制,提升法律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1]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重要的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而立法只是依法治国的第一步,其目标是要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但是,法律被创制出来,仅是纸上的条文,如果包含在法律规则部分中的“应然”的内容仍停留在纸上却不对人的行为产生任何影响,那么法律只是一种神话,而非现实。[2]徒法不足以自行,纸上的条文若要转换为行动中的规范,需要一个桥梁予以连接,这个桥梁就是法律实施。它是实现立法目的不可或缺的步骤,也是依法治国的第二步。从亚里士多德关于法治的名言[3]可以看出,完善的立法加上运行有效的法律实施,就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那么,到底何谓法律实施?法理学给出的定义是:法律实施(Enforcement of Law)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地施行或法在社会生活中运用和实现的过程。[4]为进一步阐明法律实施的内涵,需要辨析几组概念。

(一)法律实施与法律适用

有不少人望文生义,简单地将法律实施与法律适用(司法)相等同,这里存在重大误解。[5]法律实施是指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得以现实地施行,从而将法律条文从静态转化为动态,从抽象转化为具体,从应然转化为实然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体系,包含众多主体和机制;而法律适用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具体案件中运用法律规范的活动,其仅是法律实施中的一个环节,除了司法外,法律实施还包含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可见,法律实施的范围大于法律适用。

(二)法律实施与法律效果

法律效果(Effect of Law)是指法律实际施行所产生的现实结果对社会所发生的客观影响或效应,是法律实现其社会目的、价值和社会功能的程度。[6]法律规范是相对稳定的,但产生的法律效果却有天壤之别。不同的法律产生的效果不一样,即便同一部法律在不同地区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可见,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多个面向,在评价法律效果优良中差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影响法律实施,阻碍积极法律效果产生的因素,从而有的放矢,力争达至目标与效果相统一的理想状态。概言之,法律实施侧重于过程,而法律效果侧重于状态。(www.xing528.com)

(三)法律实施与法律实现

法律实现(Eealization of Law)是指法律规范的要求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达到了法律设定的权利义务的结果,即人们现实地享有了权利、履行了义务,是一种理想状态。[7]法律实施与法律实现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过程,后者强调结果;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但是,过程与结果之间、手段与目的之间并非总能保持一致,对此,我们就应当反思法律实施环节出了什么问题影响到了法律的实现。

梳理上文可以发现,立法者将法律目的寓于条文之中,以期公私主体通过法律实施来实现其立法目的,发挥法律作用,形成法律秩序,其动态路径为:法律创制—法律实施—法律效果—法律实现。然而,目的、行为、结果三者之间并非点对点的单一路径,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极易出现偏差,而法律实施作为衔接环节,在此间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