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工作2020成果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工作2020成果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批准立项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527项,社科普及项目43项。启动第十九届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工作,推荐出进入学科评审组评审的成果811项。截至2020年年末,全省社科工作者40余万人,其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8位、青年学者7位。全省获立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工作2020成果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四川省社科联团结带领全省社科界,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导,围绕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强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治蜀兴川战略实施、传承创新中华优秀文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等重大课题,开展工作、举办活动,产生了一批重要成果及代表人物,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全省共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87项,位居西部第一,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成果共有2项(《康藏史》《侵权公平责任论——我国侵权法上公平责任的适用与立法研究》)。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3项、二等奖31项。围绕边疆安全与发展问题向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交决策咨询成果80余篇,其中获得国家最高领导人批示5篇。《未雨绸缪 加快推进藏传佛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构建超大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的建议》等一批应用性研究成果形成,获中央领导和省委主要领导签批。批准立项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527项,社科普及项目43项。启动第十九届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工作,推荐出进入学科评审组评审的成果811项。截至2020年年末,全省社科工作者40余万人,其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8位、青年学者7位。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省社科联印发《四川省社科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四川省社科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的通知》《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组织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17” 重要讲话精神暨名家谈治学座谈会,组织引领全省社科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及方针政策学习宣传全覆盖,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及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全省获立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在省社科规划项目中设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 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研究阐释”专项,各20项。省社科联修订完善《四川省社科联网站信息安全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每月召开专题会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坚持加强对各类社科研究成果、社科组织、社科平台、社科刊物、社科活动的意识形态把关。省社科联加强社科类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成立“中共四川省社科联社会组织联合委员会。四川大学成立四川大学考古文学院,召开中国考古学前沿论坛暨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创建60周年纪念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二是为夺取“双胜利”贡献智慧与力量。省社科联按照省委省政府抗疫的工作部署,向全省社科界发出《倡议书》,发动社团组织和专家学者积极捐赠紧缺抗疫物资和资金,并在做好防疫知识普及和政策宣传的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等非直接接触方式,调查四川省疫情防控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对策建议。全省获立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项目4项,获立与疫情防控及应对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7项。省社科联以省社科规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课题研究专项,组织发动专家学者围绕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复工复产等方面开展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及时报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其中,提升一线疫情防控能力、有效应对疫情负面舆论、疫情后基层社会治理、保障就业等方面对策建议获中央、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省社科联组织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重大问题研讨会”,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课题的专家和2020年四川省社科规划四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重大专项课题研究项目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三是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贡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赋予川渝打造“一极两中心两地”的重大使命,擘画了川渝发展宏伟蓝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及省发展战略以来,全省社科界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论坛”在天府新区成功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智库联盟”成立。省社科联与重庆市社科联联合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首次共资助立项项目25项,“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成渝合作还需跨过几道坎”“双核引擎促进成渝经济圈协同发展”等成果获中央领导批示。

四是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全省社科界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四川省社科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民族地区和对口帮扶的贫困村调研、帮扶,及时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宣传“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推动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凝聚共识。全省社科理论界在四川省社科联组织引导下加强学术研究,总结四川实践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14项研究获立相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推出,“优化农民生产行为视角下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路径建议” 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批示。

五是奋力推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省社科联的组织引导下,全省社科界深刻把握新时代四川发展所处的新历史方位,着力研究解决四川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深化改革及要素市场化配置、高水平深度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农业基础稳固、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的平衡与充分发展、老少边区进一步发展、健康四川与生态四川建设等重大问题,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为推动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战略的融合,10月26日,四川省社科联、内江师范学院主办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为聚焦2020年省委省政府“开放发展”和“服务业发展”等重点工作,“2020年四川政资合作高峰论坛”“第六届西部油气论坛——后疫情时代:世界油气情势与中国方略”等学术研讨会先后举办。根据省人大、省委政法委、省统计局等的需求,四川省社科联特别设立“法治四川”“四川统计发展”等专项课题105项,筹集部门资金200余万元用于开展应用对策研究。(www.xing528.com)

六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文化。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四川省社科联带领四川社科界,开展四川历史名人文化研究重点基地建设工程、四川历史名人文化研究重大项目实施工程、四川历史名人文化研究社会团体培育建设工程、四川历史名人文化研究人才培养工程、四川历史名人文化普及品牌建设,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巴蜀文化的传承创新。召开四川历史名人研究工作推进会,推进第一批、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的宣传推广和研究。获立国家社科基金中华优秀文化项目6项、冷门绝学项目1项。在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中设立中华文化基本问题单列重大项目15项、中华传统文化专项研究项目29项。支持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等6家全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育和精品产出。与省图书馆、高校社科联、省级社科普及基地等社科机构联合举办 “三星堆历史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医药自信”等系列大型社科普及讲座,共计29场。开展四川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及开发利用,推动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弘扬。

七是组织及参与四川“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出发,四川省社科联牵头组织编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通过深入调研、座谈、设立专项课题研究等,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草案)》。该规划(草案)提出的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具有中国特色四川特点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基本形成,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到2025年基本建成社科强省。该规划(草案)提出的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实施“七项工程”,即实施马克思主义引领工程、实施学术研究特色精品工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实施研究平台提升工程、实施高水平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宣传普及应用工程。除牵头组织编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外,省社科联还广泛发动社科理论界积极为省委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编制“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推荐熟悉省情、专业造诣深的专家参加省委省政府主持召开的“十四五”规划编制座谈会。

八是开展项目规划、成果评奖、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全年全省共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87项,获资助金额7 115万元,居西部第一,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全年省社科规划项目年度项目共立项488项,四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重大研究课题30项,四川省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特别委托重大项目1项,中华传统文化基本问题研究重大项目15项,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65项,四川统计发展专项课题32项,法治四川专项课题29项,四川省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项目44项。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参评成果共9 290项,经资格审查、初评,推荐出811项成果进入学科组评审。本次评奖在保持总奖项数和奖项等级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一等奖、二等奖的奖项数量,增幅达50%。对《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2000年第142号)进行修订,并向省司法厅提交了立法项目申请书。2020年省社科联举办第三届“四川社科活动月”系列活动,集中开展高质量理论研讨、学术交流、社科普及等活动40余项。

九是强化人才队伍与学风建设。省社科联连续三年组织召开“社科名家谈治学”座谈会,2020年特别邀请刘诗白、曾康霖、谭继和、霍巍等社科名家,结合自身经历谈学术品德和治学之道,协助做好第十三批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社会科学界)、“天府万人计划” 天府社科菁英评选工作。以在媒体开设专栏、专报,及印制优秀成果汇编等方式,加强对我省社科突出贡献专家、社科名家优秀研究成果的宣传展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