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运用偶然发现法确定课题的条件和技巧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运用偶然发现法确定课题的条件和技巧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运用偶然发现法来确定课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偶然发现并不是碰运气,不是谁运气好,谁就能有所成就。偶然发现还需要研究人员善于思考,在思维方法上加以培养和训练。运用偶然发现法确定课题还离不开平时的精心观察和对问题的准确判断。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运用偶然发现法确定课题的条件和技巧

1.偶然发现法的意义

教育科研当然要研究教育中的必然性、规律性。不过,这种必然性又是寓于偶然性之中的。在研究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时,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发现往往源于对意外现象的探索。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些意外现象,对偶然出现的思想火花深入的研究,往往能够找到有价值的课题。

通过偶然发现法选题,有时是教育教学中得到的意外事件的启示使研究人员茅塞顿开,并找到研究的方向,确定课题;有时则是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自己研究领域以外的东西,构成了新的研究线索,并引发出更有意义的问题。很显然,偶然发现离不开一定的机遇。例如,教学时教师在提问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前后排学生对自己所教授的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样。对此,有的教师视而不见,有的则能及时抓住线索,深入思考并对此展开研究。结果证明,教室里学生位置排列不同对学生接受知识产生着很大的影响,由此又引发了关于位置排列的研究,提出了马蹄形、蜂窝形等排列方式。

2.运用偶然发现法的条件

应该说,在研究中,偶然机遇是经常出现的,但并不是每位研究人员都能捕捉得到的。因为受思维惯性的影响,许多事情都被认为是合乎情理的,因缺乏认识上的准备而导致难以发现。因此,运用偶然发现法来确定课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www.xing528.com)

(1)研究人员的知识积累。没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即使有价值的教育问题、现象就在你面前,也很难发现,更谈不上确定课题展开研究。偶然发现并不是碰运气,不是谁运气好,谁就能有所成就。那种认为牛顿是由于幸运中看到苹果落地,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看法显然是荒谬的。广博的知识是发现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才能培养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2)研究人员的思维方法。偶然发现还需要研究人员善于思考,在思维方法上加以培养和训练。不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机遇只会默默从你身边溜走,不会带给你意外发现的机会,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在别人没有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

(3)精心观察和准确判断。运用偶然发现法确定课题还离不开平时的精心观察和对问题的准确判断。教育科研需要有心人,正如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所说的,关于青霉素发现是“从一个偶然的观察中产生的,我的惟一功劳是没有忽视观察,还有我是作为细菌学者研究了这个问题”。在观察的时候,要善于把观察到的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分清哪些现象是有价值的,哪些现象没有什么研究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线索。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还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进行准确的判断,避免在选题上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4)创新的精神和一定的环境条件。用偶然发现法来确定课题还要求研究人员必须有创新的精神,不能墨守陈规,抱着一些条条框框不放。另外,还需要创设一些环境条件。具体说来,则包括教学设施、教学环境、研究条件等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