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家织锦的工艺流程-服饰民俗成果速览

土家织锦的工艺流程-服饰民俗成果速览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家织锦使用传统的木质斜腰式织机,织机一般由机架、机杼、滚子、坐板等主要部件组成。土家织锦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手工操作。土家织锦用于被面或嫁妆的长度为传统尺寸5 尺。值得关注的是土家织锦用的梭子,梭子中间有一个凹槽,是用来装置纬线的,梭子凹槽的壁板中间前后均有一个小孔,纬线从中穿出,便于编织图案。上下斜主要用于挑织土家织锦彩色的斜纹花。织对斜也就是织土家织锦的平纹花纹。

土家织锦的工艺流程-服饰民俗成果速览

土家织锦使用传统的木质斜腰式织机,织机一般由机架、机杼、滚子、坐板等主要部件组成。织机机身长约5 尺,宽约2 尺,高约3 尺,其主要构件有滚板、综杆、踩棍、竹箱、梭罗、滚棒、篙筒、挑子、撑子、鱼儿以及绷带。综杆为一杠杆,杆上缠有均匀的提综线套,作用是反复提起经线;踩棍由“鱼儿”的杠杆作用连接综杆,双脚踏动,以完成经线的提升开口;梭罗主要用于穿纬线和打紧纬线。另外,挑子用于挑纬线而织成花样。土家锦的原料一般使用棉线、蚕丝。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织锦也使用含化学纤维的毛线。棉线一般用于经线和暗纬线(梭罗线),它采用两股或三股棉纱并捻。丝线一般多根合并一股,用于打纬。土家锦取之于土家族地区,用于土家族人民,其色彩颜料也多取材于土家族地区大山里生长的自然特产,如红花、蓝靛、五倍子。将蚕丝漂洗后再染色,加以明矾增加光泽,就可以染出各种各样的颜色,如红(红花)、黄(姜黄)、蓝(蓝靛)等颜色。

土家织锦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手工操作。织造时,经线的一端置于织机上,另一端系于织造者腰间,然后左右手并用挑织。织物分为三层,挑织纬线全从织物的背面完成。传统的土家织锦工艺复杂,其工艺流程分为12 步:纺线、染色、倒线、牵线、装箱、滚线、捡综、翻篙、捆杆上机、捡花、织布边和挑织。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自染自纺的几乎没有,而平时最常见到的就是挑织部分。挑织时,人坐在上高下低的织机的低端,将缠裹织锦经线的一端“滚棒”系于腰间,用挑子在经线上挑花,并按图案所需填入色彩斑斓的纬线,另外用梭罗引纬线和打紧纬线,连挑带织,织成西兰卡普。挑织时重要的就是拉紧经线,使经面平整,参照现成的图案或心里默数图案(一般要比较精于织锦),一般自己选颜色搭配,用挑子挑起经线,数纱夹色喂纬线,投梭穿梭罗线(暗线)。织造时,脚踏分经杆,一手提综,一手投梭,相互错综打纬线,如此循环。

土家织锦编织的一个特点是“通经断纬”,特指经线和纬线的运用特点,通经是指经线由一根整线构成,断纬是指纬线不是一根完整的线,是零星和散段的,其长短和颜色根据编织的图案所需来确定。这是因为,土家织锦图案完全是靠纬线来完成的,图案有形状特征和色彩差异,为了编织出复杂的图案,只能在纬线上面做文章,因此,纬线长短不一,数量不一,便于编织。如此,纬线边有了断纬的说法。织锦的经线数量一般为760 根到780 根之间,长度不限,但也不能太长,长度过长,线便打绕,造成编织不顺手,最长在15 米至20 米之间,宽度为50 厘米。土家织锦用于被面或嫁妆的长度为传统尺寸5 尺。

织机的坐板能活动,坐板与滚棍的距离根据织锦女的体型胖瘦向前或向后挪移,达到舒适为止。滚棍是专门用来滚卷已经织好了的织锦的一种器具;分层棍共有三根,起到分离(厘清)和梳理经线的作用,压棍是压住分离在上面的经线。鱼或雀造型如同鱼形或鸟形,中间打孔穿插一根轴承,可滚动,前段牵引一根线连接缯,尾端一根线牵引压棍,经过踩棍使鱼或雀上下滚动,关键是带动缯上面的经线上下分离开来,便于根据花样的形态对纬线进行编织。竹筘是分离经线器,竹筘上面的线有800 根左右,整宽50 厘米,缯上面梳理出来的经线一根根从竹筘的隔离线中穿过,每根隔离线穿一根经线。值得关注的是土家织锦用的梭子,梭子中间有一个凹槽,是用来装置纬线的,梭子凹槽的壁板中间前后均有一个小孔,纬线从中穿出,便于编织图案。篙筒的作用是为经线分层,在此机上分成三层。滚板与滚棍起到拉扯经线的作用,当滚棍收卷编织好的织锦时,滚板必须松棍相应的圈数,使经线保持编织时用的应有长度。挂线棍是为放置织锦用的彩色纬线用的,当编织的图案需要什么样的彩线时,彩线放置在挂线棍上,用时很方便。挑挑(或挑花尺)是挑经线用的工具,作用是根据编织图案经线为挑几或压及,挑挑便把挑几的经线挑出来,使经线分离,纬线从中穿过,依次反复,精美的图案便编织出来了。踩棍是脚踏鱼(或雀)的,鱼(或)雀前后穿插的线经过缯和压线棍,最终连接在踩棍上面,脚踏踩棍可使缯上面的经线上下分离。

土家织锦分为平纹素色织锦和斜纹彩色织锦两种类型。平纹素色织锦是以纬线挖花织在普通平纹布面上,受土家族民间“十字绣”“数纱绣”影响较大,一般用色不多,织出的锦比斜纹彩色织锦要薄,明暗对比强烈,起花部分凸突感强,主要产在湘西永顺县部分地方。斜纹彩色织锦由斜纹素色织锦发展而来,质地较平纹素色织锦稍厚实,纹样复杂,构图饱满。斜纹彩色织锦工艺较为复杂,主要产在龙山、保靖、古丈三县。织锦主要要掌握以下四个技巧。(www.xing528.com)

上下斜。上下斜主要用于挑织土家织锦彩色的斜纹花。斜纹花是由经线与纬线按斜线规律排列在交织点上,从而形成斜向纹路的花纹,由上斜、中斜和下斜组成。

对斜。织对斜也就是织土家织锦的平纹花纹。对斜要比上下斜简单一些,织造工艺与数纱绣(十字绣)较为相似。在具体操作时,按照图案需要,把经纬线平分成上下两层,把上一层经线按规律平分,运用中斜与下斜的织法,按照图案规律进行织锦。织纬线时,只要在有花纹的地方显线,不需要花纹的地方把纬线压入布底,使纬线与面料色调形成一体。

抠斜。抠斜一般与上下斜配合编织,主要运用在一些难度较大的斜纹彩色图案之中,是一种综合性的织造方法。这种方法突破了织锦精微结构的局限,使图案能在平纹图案和斜纹图案之间自由转换,从而制成自由、理想的图纹图案。

半格。半格织造技巧由抠斜工艺发展而来,抠斜是把基本单位的“格”横向分为一半进行编织,而“半格”是在它的基础上又将一半的横格再纵向分为一半进行编织。这样在半格中同时填入两种纬线的工艺,使图案的细节及色彩表现得更加细腻,特别是在织人物和文字图纹时,这种编织方式更具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