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建构与验证

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建构与验证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要充分理解信任态度与信任行为的关系,还要进一步厘清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也就是说,从信任态度去判定信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时,要更加在意社会的结构语境以及人们互动的情境。本研究提出的信任态度在某种意义上信任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属性。

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建构与验证

上文对信任行为特征的阐述,使我们知道信任以复杂的样态深深嵌构在社会经济乃至文化规范之中,而信任本身兼有态度与行为的双重维度,其社会性特征极为突出。因此,相比一般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无疑信任态度与信任行为关系中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将更为显著。但要通过信任态度去预测信任行为需要考虑到众多的复杂因素,其中情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点我们将在后文中详加阐述。如果简单地通过对信任态度的测量来预测信任行为,可能存在很大偏差,特别是信任本身具有其他现象所没有的复杂样态和形构。为此,笔者在态度与行为的综合理性行动模型的基础上,借鉴情感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信任态度与信任行为的关系模型(见图2-5)。

图2-5 信任态度与信任行为关系模型示意图

由模型图可知,对信任态度与信任行为的关系研究有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是:信任认知和评价—信任认知度—信任意向—信任行为;另一条路径是:情感状态—情感认知度—信任意向—信任行为。前一条路径通常是被心理学家所采用的研究线路,而后一条路径则逐渐被社会学家所接受。本研究正是借鉴这两条线路的研究成果来展开研究的。

对于这个模型,笔者要做三点说明:其一,这个信任态度与信任行为的模型主要的向度是从信任态度指向信任行为的。也就是说,我们通过信任态度预测信任行为发生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其二,影响信任态度与信任行为的诸种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更可能是这些因素以复杂的机制纠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合力场,影响着信任态度的信任行为意向,在一定的情境空间诱发或阻滞信任行为的发生。因此,要充分理解信任态度与信任行为的关系,还要进一步厘清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在这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而是直接将其看成是一个整体,忽略了这些因素本身存在相互作用的可能,从而消减了这个理论模型的洞察力;其三,需要强调的是,信任态度与信任行为作为一种特殊态度与行为的形式,其本身的社会性更为明显,因此在信任意向的形成的重要性方面,外在于信任主体的信任客体属性特征和信任文化规范占据着优势。也就是说,从信任态度去判定信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时,要更加在意社会的结构语境以及人们互动的情境。王飞雪、山岸俊男的研究结论很好地印证了这点说明。

【注释】

[1]普劳斯.决策与判断[M].施俊琦,王星,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3.

[2]普劳斯.决策与判断[M].施俊琦,王星,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4.

[3]普劳斯.决策与判断[M].施俊琦,王星,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4.

[4]普劳斯.决策与判断[M].施俊琦,王星,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5.

[5]普劳斯.决策与判断[M].施俊琦,王星,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5-56.

[6]普劳斯.决策与判断[M].施俊琦,王星,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6.

[7]普劳斯.决策与判断[M].施俊琦,王星,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6.

[8]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31.(www.xing528.com)

[9]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2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39.

[10]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31.

[1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2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1.

[12]霍夫兰.社会心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88.

[1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2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1.

[14]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信任在社会心理学家眼里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本研究提出的信任态度在某种意义上信任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属性。人们不仅自身有信任的心理状态,更有对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信任的基本态度。

[15]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2 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1.

[16]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0.

[17]董才生.信任本质与类型的社会学阐释[M].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42.

[18]郑也夫.信任:溯源与定义[J].北京社会科学,1999(4):123.

[19]董才生.信任本质与类型的社会学阐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42.

[20]向长江,陈平.信任问题研究文献综述[M].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0.

[2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1.

[22]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