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评价书法教学效果

怎样评价书法教学效果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对教育结果的评价是总结性的。发展性评价成为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和指标,核心是基础与取得成效的关系,即进步幅度,也有的评价者称此为增值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尺度,是通过这个提高过程的判断,对学习者的潜能及发展方向、可能性做出评价。所以,在发展性评价中,基础、结果、潜力形成了一个从过去到现状到未来的评价链条。

怎样评价书法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育评价属于“秋后算账”派:只看收获,不看途径和方法;只看成果,不看过程和经历;只讲成效,不看动机、准备和努力程度。现代教育评价体系同样注重结果,结果是过程、主观动机不能替代的,但会把结果放到过程中去看,去复盘,把结果与动机、准备和努力程度联系起来看,更客观。所以,对教育结果的评价是总结性的。关注的点包括成效、收获、发展、体会、经验和模式。

一是成效。成效既包括了成果,也包括效果。成果是有形式的,可见可衡量的。如写好一幅字,一件作品;如参加了书法的考级,达到了某一级别;如参加了某一级别的展览或获奖;如参加书法类的考试,取得了一定的分数等。只要有形式的载体,我们就可以视为成果。但成效就不同的了。成效可以在过程之中,属于某个阶段的没有成果形式的收获。掌握了某一笔法,了解了某些学习内容,对书法学科有了某种体悟,包括认知水平的提高,都可以说有了教育成效,有了学习效果。进步了,开悟了,找到感觉了,兴趣提高了,都是效果。作为总结性评价,把过程、阶段性的成效纳入其中,是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之一。成效是终结性的,在传统评价中有形式依托,是成效评价的主体。

二是收获。书法教学中的收获,除了对技能、技艺的提高外,很多时候是感受性的,是学习者的自我感觉。作为总结,这种感受和感觉,可以以收获的形式作为终极结果呈现。

三是发展。发展指的是变化和提高。发展性评价成为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和指标,核心是基础与取得成效的关系,即进步幅度,也有的评价者称此为增值评价。由于学习者的基础不同,通过一段学习后发现,有的进步很大,进步速度、水平提高得很快,有的则相对而言不够大、不够快。参照基础评价结果,通过提高的速度和幅度认定成效,避免了因基础不同仅看终极结果而产生的评价偏差。发展性评价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尺度,是通过这个提高过程的判断,对学习者的潜能及发展方向、可能性做出评价。所以,在发展性评价中,基础、结果、潜力形成了一个从过去到现状到未来的评价链条。书法教育、教学是一个打基础的学科,教的作用是有限的,正是因此,为学生打下了什么样的基础,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在一个学段或全部学习过程结束时,多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四是体会。体会和收获的意思接近,体会是可以视为收获的。这里特别提及体会,与书法的学科特点直接相关。书法是讲悟的,开悟、入悟、悟得、悟出,说的都是通过实践体会方法、技巧、规律的过程。这里的体会专指体悟。体就是实践,是身体力行,是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而且反反复复,不是浅尝辄止,一蹴而就。悟就是获得,就是知识、方法、技巧向能力的转化,是体会到并化为自身的能力、技巧,有时是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在技能、技艺性教学中,那些没有体悟到的方法、技巧还不能视为转化成了能力。

五是经验。经验首先指人们的经历和实践,并强调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认识和体会、收获,也包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经验的意义在于为没有这些经历和实践的人提供认识的范本和借鉴。经验作为现代教育评价中终结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更加强调尝试和创新。在书法教学中,经验既包括做得正确、富有成效的尝试,也包括做得不够好的失败的教训。在总结评价时,那些做得好的经验,往往作为评价对象的工作特点加以总结和强调。

举例说明。在书法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全部笔画的书写技巧的前前后后,往往已经开始临帖,到讲解结构时,还要继续临帖。如果学生问老师为什么要临帖,不临帖可不可以,教师该如何作答呢?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有道理的。所有的笔画都学了,自己可以组合写字了,临帖的意义何在?当然,不同的老师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回答。

下面是一个教学实践中回答的实例。

笔画是材料,比如盖房子,有柱子、栋梁、檩子、椽子、门窗等,还有石头、砖。这些材料在学习了八类笔画、28种具体样式之后,材料备齐了,可以盖房子了。盖房子和搭积木是一种工作。我们写一个“皿”字,像是在地面上盖了三间房子,是平房。再写一个“目”字,同样是横横竖竖,也是三个空间,但这是三层楼房。还用这些材料写一个“西”字,在三间平房上加了一层,成了有屋顶的大阳台,还有房间。再看“面”字,三层楼,上加顶层,楼的两侧有挑空的大房间,楼顶阳台像个小广场,很像是一个体育馆了。这些字都基本是用横竖两种笔画组成的,但组成的字差距很大。为什么有这样的差距呢?图纸不一样。我们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图纸,按这个图纸盖屋,不能把房子盖得七扭八歪,更不能东摇西晃。所以找来许多图纸做参考,有颜真卿的、柳公权的、欧阳询的、赵孟的,还有汉代的、北魏的,你选了一个图纸,学着样子把笔画材料安装起来,就是临帖。(www.xing528.com)

临帖是什么?临帖是给没有图纸、图纸不好的人找来的样子。

临帖是什么?临帖是给新手一个标准。

临帖是什么?临帖是告诉人们怎么在组合、布局的时候修理笔画。

临帖是什么?临帖是人们在参照别人的图纸后,心里有了自己的想法时,画一张自己的图纸。

所以,笔画的意义是准备材料,结构的意义是盖房架屋。有的人心里有图纸,有的人尤其是新手心里没图纸,把别人盖房屋的图纸拿来给新手做样子,给新手使用,就是临摹。在结构中学笔画是临摹,这时修整笔画,是为了适应图纸的需要。根据自己准备好的笔画结构文字,用自己的图纸,是用自己的材料自己的图纸造自己的屋,这是创造,是表现。临摹的目的,是最终扔掉别人的图纸,用自己心中的图纸和自己的材料造自己的屋。

在书法教学中,许多内容并非能用几句话很简洁明了地都能说明白,人们会在教学实践中面对各种不同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以上讲解用了比喻。中国古人许多事在说不明白的时候,便会用比喻,以浅喻深,以简单喻复杂,以习见喻生僻,以生活喻书法。因此,总结性、终结性评价中,对经验的关注是必需的。越是有特点的、尝试性的、创新的经验、举措、方法、实例,越应给予充分的评价。

六是模式。模式是经验的升华。一种经验的反复适用,最终形成稳定的、固定的样子,可以在其他环境、场合、内容、过程中适用,便形成了模式。书法教学是有模式的。有些训练方式是模式化的;书法教学的不同课型是不同的模式;教师对内容的把握及重点的确定,教师的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都具有模式化的倾向。在书法教学尚未取得足够多的有效经验时,模式的总结具有引导性意义。而一旦模式形成,又会固化人们的思维,对创新起到限定的作用。但作为总结性评价,关注模式的形成与探索,对教学具有理论升华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