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进生培养的意义和作用

后进生培养的意义和作用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意义赏识教育是从激励的角度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赏识教育对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挖掘孩子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但它不是没有批评的一味表扬。其次,赏识教育意味鼓励、信任和期待。最后,赏识教育要“两勤”。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后进生培养的意义和作用

(一)意义

赏识教育是从激励的角度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共性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俯首皆是。一个做饭的人会因有人夸赞自己的厨艺而致劳累于脑后,并且会不顾辛苦还能花样翻新;一个总经理会因董事长的几句赞许而竭尽全力为公司效力等。由此可见,赏识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

那么,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怎样积极的影响呢?

首先,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赏识教育对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挖掘孩子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但它不是没有批评的一味表扬。赏识和批评就像人的左膀右臂一样,缺一不可。有些教师、家长对赏识的认识和理解比较片面,出现了对孩子只表扬不批评的现象。也有些教师戴着“唯分是举”“为乖是举”的有色眼镜,对于学习优秀的乖孩子,笑脸赏识;对于学习差的顽皮的孩子,板脸批评;对学习中等的孩子,表情平淡,既不赏识也不批评。需知,这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作为教师,应该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该赏识则赏识,该批评就批评,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进入教室。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让人可以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让人可批评之处。作为家长或者任何一个从教者,我们都应该积极为孩子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策略地指出他们的缺点,赏罚分明,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挖掘他们多方面的潜能。

其次,赏识教育意味鼓励、信任和期待。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其实,这些孩子更期待鼓励和赞扬,更渴望上进。作为教师,我们忽略了这一点。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去鼓励他们,并给予他们极大的信任和期待,这样他们才会对自己更有自信。现实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况,有些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他们的人缘很好,或动手的能力非常好,或很有创意,或热爱集体、乐于帮助他人等,而且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往往都很强。只要我们充分地赏识他们,他们就会很乐意展示自己,上进的动力会更大,可塑的空间也更大。

最后,赏识教育要“两勤”。

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嘴勤”。只要孩子有一丁点儿的进步,就应该积极的给予肯定,如“你今天的表现真棒!”“你今天的作业完成及时,字真漂亮!”等,不要小觑这些简短的话语,它们可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其次,要“眼勤”。作为教育者,应该拥有一双善于洞察的慧眼,时时、事事去捕捉孩子的点滴变化,及时地指出对与错或给予鼓励,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去推掉身上自卑巨石,让他们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以长处克服和改正短处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成长。相反的,抱怨教育,只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坏。

总之,赏识是一种认识和欣赏,是一种理解和信任,更是一种激励。它是在差异和尊重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良性的教育方式。我们施教者需要能够真正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让孩子心灵的苗圃普照阳光,彰显个性,释放潜能,茁壮成长。(www.xing528.com)

(二)作用

1.赏识教育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赏识他,给他们信心。学生的自信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例如,我班的王华和刘星同学学习成绩不好,上语文课时他们不敢接触教师的目光,回答问题时细声细气,像蚊子叫。但经过我的观察,发现这两个学生的嗓音非常甜美,就及时鼓励他们说:“听你们朗读真是一种享受,如果能再大一点声就更好了。”果然,这二人一天天进步起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用心观察学生,我采取了每周给学生写心里话的方式,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作为赏识鼓励的话语。如李勇学习努力但成绩不理想,表现出厌学的想法。我在他的反馈本上写道:“如果我只知道用你的高分来安慰自己,那我只是个肤浅虚荣的教师;如果我只凭分数来论定你的成败,那我是个糊涂功利的教师。因为我分明看见,你正在挑灯夜战,那种不服输的精神,时时刻刻都在激励我,令我震撼。教师相信你行,你一定能成功。”从此,李勇没有了思想压力,在“我能”“我行”的自信心的驱动下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2.赏识教育能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基本相同,但他们最后的成就却会大相径庭。这说明我们教师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赏,不能对教育进行“一刀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肯定,帮助其发展,而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但有些教师在教育中往往会出现这种言语:“别做梦了,看你像这块料子吗?”“别异想天开,管好你的学习,考上大学才是正事。”也许教师的一句话就抹杀了一个伟大的创举。所以,教师要学会欣赏并正确引导,使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在我所任课的语文教学中,有一名叫李华的学生,学习十分出色。为了充分发挥他在这方面的特长,我就经常拿一些较难的题或值得探讨的问题与他共同研究、讨论,使他真正感受到自己这方面能力的存在和这种能力被教师欣赏的自豪。另外,我们班有一支足球队,并具有了一定的技术水平。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发展,我就经常鼓励他们去踢球。但作为初三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这种鼓励表示信任不足,同时他们知道教师对他们更多的要求是学习。为了改变他们这种想法,我亲自加入到这支足球队伍中去,并且实行能者为师,虚心听从他们的安排,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和欣赏,同时由于我的加盟,使他们能以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使水平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3.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耐挫力

由于赏识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所以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磨炼,给其勇气、鼓励,使其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顽强地站起来。这一次次的尝试在无形中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性、承受力,使学生能在失败中善于总结、分析,而不是在失败中倒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