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后进生

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后进生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激发学习兴趣对提高学习效果是多么重要。若教师巧妙地设问,可以以问促学、以学促思,从而在质疑、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讨论活动激趣课堂上的讨论是思维的最好媒介。

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后进生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由此可见,激发学习兴趣对提高学习效果是多么重要。

(一)导入巧问激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巧妙的导入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需求。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巧设悬念导入——让学生出题考教师:5个7相加的和是多少?20个7相加呢?之后看到教师回答得又迅速又正确,学生非常惊讶。教师因势利导:“像这样的加法只要用乘法计算就非常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这样做,学生悬念顿生,兴味盎然,随即产生学习新课的欲望。

“学贵有疑”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疑问,学习才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学起来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地去解决问题。若教师巧妙地设问,可以以问促学、以学促思,从而在质疑、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观察例题后,围绕下述问题开展师生对话讨论:除数是小数怎么办?除数变成整数后,被除数变成整数后怎么办?在对话的基础上,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还有各抒己见的对话,教学气氛必然是生动的、充满情趣的。

(二)讨论活动激趣

课堂上的讨论是思维的最好媒介。它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可以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验独立思考的乐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例如,学习“圆面积的计算”后,让学生想办法计算校园老榕树树干的横截面积。有的学生说:“要砍倒大树才能测量半径,知道了半径,才能根据圆面积公式S=πr2求出横截面积。”另一些学生则提出反对意见:“砍树不是好办法,应该在不砍树的前提下讨论这个问题。”大家就此展开讨论并得出结果:先测量出树干的周长,变换圆周长公式C=2πr,便可求出树干的半径;再应用圆面积公式,就可求出树干的横截面积。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学到了新知识,还培养了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优化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果教师能够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抓住教材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如转换教师角色,让学生来当教师是一种好方法。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时,教师(边板书边提问):“你们仔细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学生:“是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相加。”(www.xing528.com)

教师:“对,我们以前学过没有?”

教师巡视,见学生睁着迷惑的双眼。

学生:“分母不同能直接相加吗?”

教师:“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同学们那么聪明,联系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开动脑筋想个办法,看谁想得最快,就让谁来当老师。”

学生在悄悄地笑,积极动脑,相继举手。

教师:“有的同学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我们请他们来当老师,大家要仔细听,看他们的方法能不能解决问题、有没有道理。”

学生甲:“因为分母不同,分数的单位就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我想要先通分,把两个分数的分母都变成相同的。”

学生乙:“对。那就变成刚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了。”

听完发言,许多学生就动手计算。师生一起研究,学生当小教师既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

(四)表扬与鼓励相结合,强化学习兴趣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有些学生往往感到某一方面很吃力,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候教师不能单纯地以“批评”论事,而应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以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形成敌对意识,产生逆反心理,加深厌学情绪;而应以“鼓励”为主,寻根问底,找出病源,对症下药。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其实,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吃力、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碰到困难时,得不到帮助和鼓励,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对于这一类学生,尤其应该在思想上给予鼓励,他们一有进步,教师就应及时表扬。要知道,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乃至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赞许和表彰都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认知程度加以正确引导和耐心辅导,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心情,从而强化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