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十年战争史:瑞典与萨克森联盟

三十年战争史:瑞典与萨克森联盟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31年8月,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兵力已达四万。一直不愿同斐迪南二世为敌的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这次终于被激怒了,派特使火速赶往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那里,表达了无条件同他结盟的意愿。瑞典的士兵看上去像一群乌合之众,至少萨克森士兵是这样认为的。瑞典士兵对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的信心要胜过天主教联盟士兵对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的信心。

三十年战争史:瑞典与萨克森联盟

所有新教徒的内心都充满了极大的恐惧。之前对实施《教会土地归还敕令》表示抗议的南方城市奥格斯堡和纽伦堡也都沉默了。在北方,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选择了以暴制暴的方法。在柏林城墙下,他架起了大炮,迫使保持中立立场的内兄勃兰登堡选帝侯乔治·威廉加入了反对斐迪南二世的阵营。然而,武力胁迫之下的友谊不会持续太久,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也不是那么好争取的。黑森-卡塞尔伯爵威廉五世是第一位主动加入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阵营的神圣罗马帝国王侯。随后,萨克森-魏玛的伯恩纳德也加入了进来,虽然年轻,但作战经验丰富。先辈们为了保护萨克森新教利益而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一直在激励着他。但黑森-卡塞尔伯爵威廉五世和萨克森-魏玛的伯恩纳德除了自己的武器外什么也没带来。因此,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未敢轻举妄动,就在易北河和哈弗尔河交汇的韦尔本安下营来,精心设防,等待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来攻打。最后,他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但这样的胜利又有什么价值呢?恶劣的环境和可怕的疾病正慢慢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如果孤立无援的形势持续,那么末日即将来临。

不过,斐迪南二世的政治短视让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的处境出现了转机。《凯拉斯科和约》签署后,原先在意大利征战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全部开拔到了神圣罗马帝国北方地区。1631年8月,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兵力已达四万。斐迪南二世派来援军的同时,还传来了命令。他无法容忍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中立的态度,命令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必须强制约翰·乔治一世解散自己的军队,否则他就率部加入帝国军队,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1631年8月18日,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接到了斐迪南二世的命令。1631年8月24日,他就质问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凭什么可以违背帝国法律而保有自己的军队。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确实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但仍旧拒绝解散自己的武装

如果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只是孤立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内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但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只是在执行谕令,并没想其他对策,于是就率军攻入了萨克森境内。帕彭海姆伯爵帕戈特弗里德·海因里希迅速攻下了梅泽堡。在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的恐吓下,莱比锡为了免遭马格德堡那样的灾难,选择了缴械投降。一直不愿同斐迪南二世为敌的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这次终于被激怒了,派特使火速赶往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那里,表达了无条件同他结盟的意愿。

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毫不犹豫就同意了。他立刻和勃兰登堡选帝侯乔治·威廉率军开拔了。萨克森的指挥官汉斯·格奥尔格·冯·阿尼姆-博伊岑堡是一名路德教信徒,曾参加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的军队围攻施特拉尔松德的战役。《教会土地归还敕令》让他明白了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的理想——不分教派的德意志民族大一统,在斐迪南二世统治下是无法实现的。于是,他辞去了在帝国的官职,投靠了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他虽不具备指挥才能,但却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

汉斯·格奥尔格·冯·阿尼姆-博伊岑堡(1583—1641)(www.xing528.com)

萨克森的士兵穿着新军装,操着新武器,再加上为荣誉而战的斗志,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不过,他们尚未经过战争洗礼,就像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的军队于1625年刚进入哈尔伯斯塔特教区时那样,毫无战斗经验。

瑞典的士兵看上去像一群乌合之众,至少萨克森士兵是这样认为的。他们在军营里待了太长时间,军装破破烂烂、布满尘土,遭到了新盟友的肆意嘲笑。不过,这些身经百战的士兵对他们的统帅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信心十足,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也十分信任他们。

瑞典士兵对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的信心要胜过天主教联盟士兵对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的信心。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是一位西班牙老派风格的指挥官。他在战场上获胜全凭兵力占优。在每次战斗中,蒂利伯爵约翰·塞克拉斯大都采用人海战术。一队队密集排列的挥舞刀枪的方阵是他获胜的法宝。相较之下,与所有的杰出军事指挥官一样,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则是一位战术创新大师。面对兵力密集的敌人,他会选择轻巧灵活的打法。他的大炮便于移动,火枪易于操作。他擅长使用火枪队快速瓦解敌人的进攻,就像腓特烈大帝在莫尔维茨战役中使用拉杆枪或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1]在萨多瓦战役中使用撞针枪克敌制胜一样。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还有一套独特的队伍操练方法。他将军队分成三路纵队,便于快速精准调动,而这是帝国军队根本无法比拟的。

腓特烈大帝的普鲁士将士在莫尔维茨战役中使用拉杆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