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雨沧桑九百年:西安碑林珍藏版:解方保墓志

风雨沧桑九百年:西安碑林珍藏版:解方保墓志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方保墓志》刻于隋大业六年,1999年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县一带出土。墓志高50厘米,宽49.5厘米。志文标题“大隋殄寇将军奋武尉右屯卫步兵校尉解府君之墓志”。解方保墓志这方墓志的线刻纹饰也极为华美。《解方保墓志》中的十二生肖图案表现为写实手法。《解方保墓志》虽然没有留下志文的撰者、书者及刻工等重要信息,但无论从装饰纹饰还是志文书法来看,都堪称隋代墓志之精品。

风雨沧桑九百年:西安碑林珍藏版:解方保墓志

《解方保墓志》刻于隋大业六年(610),1999年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县(今长安区)一带出土。墓志高50厘米,宽49.5厘米。志文标题“大隋殄寇将军奋武尉右屯卫步兵校尉解府君之墓志”。志文19行,满行19字,楷书。无撰、书人姓名。

志文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解方保的生平历官,知其曾任殄寇将军、奋武尉、右屯卫步兵校尉,曾参与北齐西魏之间的战争及北周末年对王谦的讨伐战争。

统一后的隋朝书法艺术上也完成了南北融合。一方面,它摒弃了南朝贵族书风中的华而不实之态,同时保留并继承了其秀逸、清劲的风格;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吸收北朝书法的刚健、挺拔、朴茂、雄浑,使得书法向整齐化、技法化、功利化方向不断发展。

这篇志文通篇气脉相贯,结体平正宽博、婉丽清疏,用笔细劲挺拔。在风格上,上承六朝碑石之余意,追钟繇之遗风,下开唐楷之先声,窥欧阳询之清骨。在用笔上,汇南北笔法于一体,方圆结合,一洗北碑线条平直、简单的形式,出现了线条之间的粗细变化、节奏变化及曲线的美感。在章法上,由错落恣肆的状态而渐趋整齐有序,这是唯美主义书风的萌芽。这一书风对初唐书法劲瘦秀美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解方保墓志(www.xing528.com)

这方墓志的线刻纹饰也极为华美。志文四周环刻双排联珠纹与缠枝蔓草纹。这样的纹饰组合在同时代的其他墓志中极为少见,但在唐初的《李寿墓志》和《张士贵墓志》的志盖上却发现有这种图案,猜测三者之间应有些许关系。此外,在志石四侧还线刻有十二生肖动物原形图案,每侧三组生肖,分别置于壶门内,皆做奔走状,形象十分生动、逼真。十二生肖图案在隋代及唐初的墓志上多表现为写实手法,也就是刻成动物的原形,呈现出或静止或行走的状态,周围再配以花草图案作为衬托,突显出装饰的主次效果。到了唐中后期,以至五代、宋代,墓志中则多见神化的十二生肖图案。这种神化的动物为人身兽首,着长袍,执笏板,整体风格更加生活化。《解方保墓志》中的十二生肖图案表现为写实手法。就总体而言,其刻工极为严谨、精细,但是画面整体略显生硬,应属典型的隋代风格。

《解方保墓志》虽然没有留下志文的撰者、书者及刻工等重要信息,但无论从装饰纹饰还是志文书法来看,都堪称隋代墓志之精品。

解方保墓志拓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