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清日本战国史.4:引发血案的一百条鱼

高清日本战国史.4:引发血案的一百条鱼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着,稻叶纪通露出了一脸的惆怅。勘九郎口中的京极大人,指的是京极高广,他是京极高知的儿子,也就是浅井三姐妹中老二阿初夫人的侄子。就这样,稻叶纪通当天就修书一封然后让人送去了宫津藩,向京极高广讨要鰤鱼。数日后,一百条鰤鱼被从宫津藩送到了福知山藩。果然,当稻叶纪通一看到这一百条无头鱼之后,当场就怒了:“那帮混账,是想砍了我的脑袋么?”结果迎接他们的不是亲人的笑脸而是福知山藩的屠刀。

高清日本战国史.4:引发血案的一百条鱼

话说在这年冬天的一个下雪日,丹波国(京都府北部)福知山藩藩主稻叶纪通和家臣勘九郎在城中赏雪饮酒。

稻叶纪通是稻叶重通的孙子,所以论辈分,应该是春日局的侄子,稻叶正胜的堂兄弟。因为这层关系,所以他一直很受幕府器重,先是在伊势(三重县)的田丸藩当藩主,接着又转去了摄津的中岛藩,最后又到了现在的福知山藩,每回转封,领地都能涨不少。

君臣两人就这么一边喝一边聊,从幕府的政治聊到幕臣里谁最帅,再开始猜测大奥里哪个姑娘最漂亮身材最好,最后实在没的说了,便开始评论起他们的下酒菜。

“这菜真好。”勘九郎是被主公请来陪酒的家臣,当然不能说这菜真难吃之类的话。

“嗯,是不错。”稻叶纪通点点头, “勘九郎,你说这世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此乃设问句,因为没等勘九郎回答,纪通就自行把答案说了出来:“是寒鰤。”

所谓寒鰤,就是寒鰤鱼,一种很好吃也很讨口彩的鱼,在日本,成年的大鰤鱼还有一个非常响亮的花名,叫出世鱼,日本话里出世就是出人头地的意思。因为一般捕捞于冬天,所以也叫寒鰤。

顺便说一句,这鱼其实我吃过,但真心没觉得有多好吃,只是那稻叶纪通似乎特别偏爱,一边说着一边就开始咂巴起了嘴:“啧啧,那可真是人间美味啊。”

勘九郎只是默默地喝了一杯酒,摆出了一副继续聆听的样子。

“那时候我在田丸藩,正好靠海,所以在冬天就能吃到寒鰤,可现在是没机会了。唉,真想再吃一回啊。”说着,稻叶纪通露出了一脸的惆怅。

福知山藩位于山区,不靠海,故而自然是捞不着那玩意儿了。

话听到这里,一直不吭声的勘九郎突然脸色一亮: “大人,我有办法能弄来鰤鱼。”

“哦?此话当真?”一听有得吃了,稻叶纪通也两眼放光了。

“去找京极大人如何?”

勘九郎口中的京极大人,指的是京极高广,他是京极高知的儿子,也就是浅井三姐妹中老二阿初夫人的侄子。

京极高广当时担任了丹后宫津藩的藩主,地点位于京都府北部,靠海,而且还有着当时日本屈指可数的渔场——丹后渔场,弄几百条鰤鱼不成问题。

就这样,稻叶纪通当天就修书一封然后让人送去了宫津藩,向京极高广讨要鰤鱼。

再说那京极高广,其实也不是小气之人,在看完了信后,便相当大方地吩咐手下,说是既然稻叶大人喜欢鰤鱼,那就送他百八十条的,反正现在是冬天,正是捞鱼的好时节。

但有个家臣却劝道说,大人,做人最好别那么大方,有的事情不能不防。

京极高广有点奇怪,问道是何事。

“稻叶大人喜欢寒鰤,您先前就知道?”

高广连忙摇头,说自己跟他又不熟,他喜欢什么我怎么可能知道。

“那谁知道他要这鰤鱼做什么呢?如果真是像信上说的自己吃,那当然再好不过,可要是派做其他用途,大人,您不得不防啊。”

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这话到底什么意思,因为鰤鱼说穿了也就是鱼,除了吃之外也实在没什么其他的用,又不是河豚这种杀人灭口必备良器,拿在手里不吃还能用来干吗?等着烂掉么?

时为正保四年(1647)的冬天,江户幕府已经创立了将近半个世纪,在这半个世纪里,幕府的集权不断加强,不光是将军,就连德川家的重臣们也拥有着极大的权威,很多时候哪怕是家臣的一句话,都能决定一个外藩大名的生死贵贱。

所以在日本,大名要想混得好,就必须讨好幕府,而讨好幕府,则首先得从讨好那些幕臣开始。

至于讨好的方法,当然是送礼,不过这也有讲究,金银美女太俗,琴棋书画太装,而且人家也不缺这个,最好送一些别人没有的东西——比如特产。

日本这国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天南地北的物产其实很丰富,而且基本上每块地方都具备着每块地方所独有的特产,而这些独此一家的特产,正是送礼拍马的最佳物选。

那位宫津藩的家臣所担心的,就是稻叶纪通把鰤鱼拿回去不是为了吃,而是借花献佛地送给幕府,这样一来尤其能彰显自己的忠心——看,别人送给我的特产,我都舍不得吃,全拿来孝敬将军了。

要是真发生了这种事情,京极高广肯定会觉得很恶心的,要换了你你也会恶心,可别人都写信来要了,而且这人又是深受幕府宠信的春日局的侄子,真要翻脸说不给,似乎也不合适。

最后还是那位聪明的家臣给想出了一个主意: “大人,您不妨在那鱼上做些手脚,让它们变得只能吃却不中看,这不就行了?”

京极高广觉得言之有理,重重地点了点头。

数日后,一百条鰤鱼被从宫津藩送到了福知山藩。

鱼倒都是好鱼,无一不是养足了分量的出世鱼,唯一的缺陷就是它们全部都是没了脑袋的。(www.xing528.com)

这便是宫津藩的手脚,他们在送货之前把鱼头都给人为地切了下来,这样一弄,品相就坏了,你放在家里自己吃没问题,味道不会变,但要送人,便拿不出手。

凭良心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却是个非常糟糕的做法,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切鱼的尾巴而不是脑袋,因为切脑袋口彩不好,相当不吉利,就好比你逢年过节捧着一口钟当礼物给人拜年一样,哪怕这钟是瑞士产的限量版,也会被人给打出来。

果然,当稻叶纪通一看到这一百条无头鱼之后,当场就怒了: “那帮混账,是想砍了我的脑袋么?”

虽然手下的众臣们都很想上前去劝,可谁也不知该怎样开口,毕竟这种砍了鱼头再拿来送人的行为实在是太具有挑衅意味了。

越说越火大的纪通站起身子,走到了那些装着鰤鱼的箱子跟前,然后挨个把它们如数踹翻,再用脚一条条地把这些鱼都给踩了个稀烂,最后又命令手下,把那100条无头鱼全部丢掉。

于是在那几天里,整个福知山藩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鱼腥味。

然而稻叶纪通却是意犹未尽,接着又下了一道命令: “从今往后,但凡丹后国的人,只要敢到我丹波境内,一律杀无赦!”

这可真是要了命了。

丹波跟丹后的大致地理位置之前已经说过了,都在今天的京都府内,且偏北。不过具体说来的话,前者在后者的南面,并且两地相邻,同时,如果要想从京城出发去丹后,那么丹波则是必经之路。

京城你知道的,是当年日本的大都会,和江户大阪一起并称为日本三大都市。

在这个季节,很多丹后的商人都在京城里卖鰤鱼,等着卖完赚一票之后回家过年。

结果迎接他们的不是亲人的笑脸而是福知山藩的屠刀。

短短几天,就有二十多个丹后出身的鱼贩子被斩于福知山下,那稻叶纪通却是仍觉得不过瘾,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原本砍人之前还让人问个青红皂白,只杀丹后出身,其余不问,到了后来干脆是只要经过自己领地的,一律杀。

很多送快递的哥们儿(日语叫飞脚)因此就倒了八辈子的霉,辛辛苦苦跑到福知山,莫名其妙地就被五花大绑一扎然后押赴刑场引颈受戮。

而稻叶纪通却是杀得兴起,有时候自己也会来到国境线前,端着一门铁炮,看到可疑的入境者便一枪爆头。

京极高广吓坏了。他不明白这到底是要闹哪样,眼瞅着自己的领民家臣出不去而外面人也进不来弄得跟围城似的,而那稻叶纪通又整天耀武扬威地在那里拿着铁炮到处爆头。思前想后,只好向幕府求救,哭诉自己的遭遇。

在京极高广的求救信里,稻叶纪通基本上就被描绘成了一个拿着铁炮四处乱射的疯子,同时高广也希望中央政府赶紧想点辙,把这位爷的神通给收了去。

而幕府在刚收到消息之后着实是吃了一惊,经过查证,又吃了第二惊,因为堂堂一介诸侯,为了一口吃的,居然跟那恐怖分子似的成了没脸没皮的铁炮狂人,这不要说是不可思议,根本就是前所未闻。

但真相就是真相,不管你怎么不愿意去相信,它就摆在了你的眼前。

尽管是春日局的侄子,但如此无法无天,中央政府也不得不出手处理了。

庆安元年(1646)八月,经过上下缜密磋商,最终幕府向稻叶纪通公布了处分决定:淡路守(他官居淡路守)纪通,因过分的欲望而导致乱心,从而做出了不可饶恕的行为,故,以谋反论处,先没收全部领地,并限制自由,同时等着下一步的判决。

听完这个之后,稻叶纪通是真的疯了。

他当着几个幕府使者的面突然狂叫了一声,趁着对方一哆嗦的当儿,推开他们就冲出了屋子,然后一路小跑来到福知山城的天守阁,接着穿上了祖传的铠甲,拿过了一杆铁炮,又跑到了天守阁的最高层,摆好了射击的架势。

之后,他非常娴熟地瞄准城外,装弹,点火,开枪,再装弹,再点火,再开枪。

一阵漫无目的地乱射之后,子弹只剩下了一颗。

稻叶纪通调转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脑袋。

就听得“砰!”的一声,世界终于清静了。

话说我第一次听完这个故事之后头一个反应便是去查那位稻叶大人的生辰八字,不为别的,就为了看看哥们儿当年到底多大。

根据我的感觉,估计事发当时,不会超过25岁。

但我发现自己错了,那一年哥们儿都45了,这是一个在那个年代都能当爷爷的年纪了,结果却依然是那么不着四六。

这还真是没地儿说理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